是枝裕和
|
是枝裕和至今记得父亲的胡茬儿。
小时候,父亲盘腿坐在地上看电视,他坐在父亲怀里,父亲没刮干净的胡茬儿蹭到他的脸,硬扎扎的。后来,儿子长大了,和父亲没什么话讲。再后来,父亲过世。为父亲守夜时,吊唁的客人尽数散去,儿子坐在寺庙里,那是他与父亲最后的独处时光。他看到父亲微微张着嘴,想到这样举行告别仪式不够体面,便用毛巾卷起来,放在他颚下。当他的手触到父亲的胡茬儿,三十年前的记忆重新浮现,一直没掉眼泪的是枝裕和突然泪流满面,直至天明。
“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是枝裕和把这段往事写进《步履不停》。父亲的胡茬儿、母亲的背影、翩飞的黄蝴蝶、随风摆动的樱花树、橙黄色的午后阳光,在是枝裕和的镜头下缓缓流淌。这位被誉为“日本电影新浪潮”代表的导演,擅长勾连起日常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细节,化缺憾为静美、化创伤为悠缓。那些原本视而不见、见而无感的事,陡然鲜活。
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说:“诗并非讯息。讯息不过是刻意而为的东西,而诗是无意识的产物。”在是枝裕和看来,电影亦然,“如果作品中蕴含着称得上讯息的东西,那么必定不是创作者所为,而是读者和观众发现的”,是枝裕和宁愿将自己视作世界的一角,与美好和惊喜同时上演。
恰是因此,他不做道德评判,不涉及政治隐喻,甚至隐去时代的元素,只将镜头对准人世间一个个行走、坐卧、挣扎、苦闷的个体,然后试着给他们一个比现实更明亮、更温暖的出口。在他的镜头下、文字中,日常之味、人情之美像一颗颗沉淀于水底的珍珠,他将它们从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打捞起来,捧在手心,然后展示给观众看。
细碎、柔软、没用的小事,看似无关紧要,说不定能抵御伤害的侵蚀,滋养爱与善,为生命预留一份暖。
详见B02-B04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