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不同的关切,常常指向相同的价值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近年来备受争议的广场舞。 视觉中国
《洛丽塔》
作者:(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主万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5月
《男权的神话》
作者:(美)沃伦·法雷尔
版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9月
《纽约客漫画全集》
作者:(美)罗伯特·曼考夫
译者:邓楚阳
版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年6月
《冷血》
作者:(美)杜鲁门·卡波特
译者:夏杪
版本:南海出版公司 2013年10月
扫一扫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

  女性与男性的权利,常常被人为对立起来。实际上,这两种不同的关切,却指向相同的价值: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在性别刻板印象之外,有更加丰富灵活的生命。

  不止两性问题,走到更广阔的世界之上,我们也常常发现,对不同问题的关切,背后常常指向相同的价值。如何去找到共同的价值?用思考,用实践,用阅读。

  热点

  广场舞列入全运会竞赛项目惹争议

  最近,“广场舞被列入全运会竞赛项目”的新闻被广泛报道和转载。果不其然,广场舞的“转正”引发了群嘲。这条新闻里被“转正”项目有十九个之多,但为何唯独只有广场舞成为热点新闻?

  随着广场舞红遍大江南北,扰民、争夺地盘等新闻,也掀起对广场舞的嘲讽和抨击。这篇推送文章关注的是广场舞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为何在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筑起一道嘲讽与互不理解的鸿沟。文章认为,对广场舞的污名化包含着歧视与霸权。不管你是否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但至少,比嘲讽更值得做的,是思考和讨论。

  关于恋童癖我们知道的少之又少

  7月16日,豆瓣网友发帖《怎么能想到我喜欢的微博大V段子手竟然是恋童癖》揭露微博认证为90后作家的许某,涉嫌经营恋童网站,并且提供众多其个人微博、ins、B站账号的截图显示他所关注的和发布的内容涉及恋童倾向。

  目前事件已进入司法程序,由于在法律上并未有实际受害人,并且传播的内容也在打相关法律的擦边球,这场名誉诉讼的结果基本已定。但是它揭露的恋童癖问题却不容忽视。这篇文章为大家从精神、文化意义上溯源恋童癖的“前世今生”。

  经由著名作家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一书,“洛丽塔”成为一种特定少女风格、幼齿审美的代名词。这本书讲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和12岁少女洛丽塔之间的禁忌爱恋关系。该书的出版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震动以及关于道德伦理的讨论。但在“洛丽塔”逐渐被风格化消费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警惕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危险和残酷。行动不仅需要我们打量孩子生活的环境,更多时候,审视人性的本能、恐惧和羞耻,也格外重要。承认它们,是改善它们的第一步。

  观察

  有种暴力叫“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为什么就不知道感恩呢?”“只要你幸福,我怎么样都可以。”“听不听由你,可我都是为了你好。”这些话是不是似曾相识?它们可能伴随过你的成长,可能是你最亲近的人的口头禅,也可能已经成为你自己的语言习惯。

  但在不知不觉中,这些语言却可能对最亲近的人造成情感暴力。这篇文章关注亲密关系中不易察觉的情感暴力。这些暴力的源头常常通过道德或情感压制(以“爱”为名)的方式,对对方施以“情感暴力”,以达到控制和支配对方的目的。

  在如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许衣食无忧,看起来孝顺、懂事、让家人骄傲。但他们却总感觉自己被什么捆缚住,无法自由自主地生活,没办法和人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甚至很难感觉到快乐和轻松。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这种高压型控制在亲密关系,如亲子关系中极为常见。

  呼吁女权的时代听听“男权”的声音

  如果有人进行女权主义演讲,人们会鼓掌;如果有黑人集体示威,他们的声音会通过传媒被扩到最大。然而,如果有一群男人站上街头,手举标语,发表一场“男权主义”的演说,结果会怎么样?没有人愿意听他们讲话,甚至他们会遭到谩骂与指责。这篇文章也引起了读者们关于“男权”与“女权”的大讨论。

  女性一直被认作是两性中较为弱势的一方。女权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但却鲜少有人注意到男性在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中同样深受其害。男性被更多地要求承受赚钱养家的职责,男性更多地从事危险工作,甚至他们战时死亡率和非战时自杀率,都高于女性。实际上,“男权”与“女权”并非是对立的。对女性的压迫与束缚:柔弱、回归家庭等刻板印象,也意味着将“强硬、功成名就”等刻板印象强加到男性身上。在这个意义上,女性的解放与男性的解放是一回事。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跳出性别的框架,在性别角色之外拥有更加丰富、鲜活的生命。

  书事

  《纽约客》漫画80年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让这句犹太谚语被中国人熟知。不是只有上帝才会发笑,人类这种最善于自嘲的动物,一笑起来也不得了。幽默感,也许是上帝赐予人类最好的礼物,而漫画,是幽默的精华。这篇文章梳理了《纽约客》历史上熠熠生辉的2000多幅漫画。这是一份93岁高龄的文化杂志,这些漫画搞笑、智慧、讽刺、辛辣,不是鸡汤,所以不腻。

  我们的梳理基于《纽约客》80岁时,给自己的祝寿礼物:一本厚达655页(中文版更达到710页)的《纽约客漫画全集》。《纽约客》里的这些令人捧腹的漫画,是最适合人们阅读的一部记录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不过,别说两千幅,你能翻完百分之一,就不亏。这篇文章,自然是快速享受这些风趣漫画的捷径。

  “新新闻主义”书单

  我们试图用新闻记录时代的足迹,当时代在加速,对新闻的遗忘却也在加速。每个时代总有敏感的记录者,渴望做更有价值的深度报道,让文字成为独立的生命体。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是20世纪60-8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新新闻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将文学写作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活动,并且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这种主张将新闻与文学联姻,对传统新闻报道所谓的客观性提出了挑战。

  这是一份精心准备的“新新闻主义”书单。其中既有《冷血》这样大名鼎鼎的文学与纪实融合的写作范本,也有《被仰望与被遗忘的》这样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如果你想了解“新新闻主义”的前世今生,这份书单不容错过。

  栏目

  FUN声(逢周二推送)

  悲伤比喜悦更有力

  本期FUN声的声音来自读者漫漫,她为大家分享的是2017年7月9日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推送的《辛弃疾:如猛虎细嗅蔷薇》(撰文:江弱水)。漫漫说:“我喜欢悲凉的古诗词,觉得悲伤要比喜悦更有力量。辛弃疾词中的落魄、失意、惆怅和感慨,无一不穿过漫长的时间,撞到心头。”

  霉土豆(逢周四推送)

  “实用书”并不实用

  各位爱读书的小伙伴,肯定都有读到一本书,感到不满意甚至很失望的时候。我们本期吐槽的这几本书:《刻意练习》、《黄小厨的美好日常》、《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都主打实用、可具操作性。但这几位读者读后觉得噱头大于干货,很难实操。

  我有嘉宾(逢周五推送)

  六神磊磊谈“通俗”

  六神磊磊的语言是简练的,也是通俗的。他一直愿意直面争议。“我有嘉宾”第7期,他对读者提出的很多犀利问题做了真诚回答。在六神磊磊看来,“通俗”是一种极其不容易的事。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文学,文学形式的创新永不停息,那些提倡辞赋,写古文、古诗,“土得很”。他自然不是否定这样的写作形式,但或许“提倡”跟个人偏爱原本就是两回事,你觉得呢?

  本期新媒体观察/新京报记者 张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