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危在旦夕

2017年07月3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扫描二维码 微信看“新京报评论”
扫描二维码 微信看“沸腾”

  犀赵牛渚

  金融是英国的立国之本,如果伦敦因为脱欧而丢掉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那么大英帝国仅存的一丝气息也就彻底没有了。

  近日,美国银行董事长布莱恩·莫伊尼汉宣布,为了应对英国脱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将美银的欧洲业务中心从英国伦敦迁到爱尔兰的都柏林。虽然他没有具体透露美银在伦敦现有的4500名员工有多少需要调配至都柏林,但作为一家在全球金融市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际性银行,美银的迁址无疑是对特蕾莎·梅要在脱欧之后打造一个“全球化英国”计划的一次打击,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正在受到严峻挑战。

  其实早在美银宣布迁址计划之前,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就已经纷纷启动了其“脱欧应急预案”:巴克莱银行和摩根大通选择了都柏林,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高盛、花旗和日本的野村银行则选择了法兰克福。安永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6月底,在英国的222家银行、保险、投行等领域的大型金融机构中,有59家宣布了要将其在英国的人员和业务迁到外国的计划,大部分选址在法兰克福、都柏林以及卢森堡。

  金融机构纷纷逃离伦敦

  这些金融机构“逃离”伦敦是有现实需求的。在2019年3月底英国正式脱欧之后,在伦敦的金融机构如果想继续向欧盟27个成员国境内的客户销售金融产品和提供金融服务,需要重新申请欧盟金融经营许可证,整个程序最长需要等待18个月。这对于奉行“时间就是金钱”的金融业而言,成本是巨大的。何况,这些在伦敦的金融机构的大量业务与欧元有关,它们离不开欧盟大市场。

  此外,英国44%的出口市场是欧盟国家,还有18%出口市场是与欧盟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脱欧之后,英国的对外贸易是否还能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上,是一个巨大的问号,而金融业务与对外贸易又是息息相关。金融机构“出走”伦敦,多少有一点“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意味。

  从长远来看,随着马克龙的上台,德法轴心在逐渐恢复动力,默克尔在与马克龙会面时表示,可以考虑修改欧盟条约。这意味着,欧盟财政一体化很可能在今年德国大选之后真正启动,除了建立欧元区的共同预算外,今后不排除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的可能性,这对金融机构而言是一块绝不能错过的巨大蛋糕。

  金融业曾是英国立国之本

  金融是英国的立国之本,承载着大英帝国的历史荣耀。正因为有着欧洲一流的金融管理能力,19世纪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才会最终战胜法国。当时,英国国债的平均利率为3.7%,而法国信用最好的债务的利率也达到了6.1%。战争的背后是财政,这意味着在与英国的战争中,法国要付出的成本远高于英国,英国在融资能力上占据明显优势。

  由于英国金融业的良好信誉,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大量的资金流入英国。1801年法国居民拥有的英国国债为15万英镑,到1810年增至172万英镑。这相当于法国人出钱资助英国与法国作战。此外,由英格兰银行管理的荷兰、西班牙、德国的资产,也达到了1454万英镑。从金融的角度看,拿破仑的失败并非偶然,英国更胜一筹的金融能力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如今,金融业为英国每年贡献了2160亿欧元的税收,占英国经济总量的12%,如果伦敦因为脱欧而丢掉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那么大英帝国仅存的一丝气息也就彻底没有了。

  □赵柯(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