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科尔森·怀特黑德与《地下铁道》

不再虚妄的逃亡 终将抵达的北方

2017年08月0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高俊夫

  这是47岁的科尔森·怀特黑德第一次来中国。

  过去一年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超出了这位美国黑人小说家的想象。他的小说《地下铁道》,未经面市就被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看中,迫不及待要在自己读书俱乐部中分享;时任总统奥巴马也将这部长篇列入五本私人夏季阅读书单,希望在玛莎葡萄园消暑的假期里读完。

  这些突如其来的嘉奖和关注“好像一场疯狂的梦”,让怀特黑德得以“梦想成真”。此后不过半年时间,这本讲述黑奴少女科拉北上逃亡故事的作品,将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小说奖双双收入囊中,连续数周雄踞各大畅销榜榜首,在全美乃至全球掀起“地下铁路”热浪。

  首印200000册,翻译成40种语言,怀特黑德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就在世界巡回的旅途中没有停下。5月底在澳大利亚,6月去了法国,7月底在中国,8月他还会去苏格兰、挪威、丹麦和瑞典。一个背包,一杆拉箱,就是这个新晋空中飞人的全部家当。

  如果不是因为《地下铁道》的持续走红,这个喜欢独处、嗜好睡觉的写作者恐怕并不太情愿离开自己在纽约的家。“生活确实变得不一样了”,上海四天,北京三天,活动两场。怀特黑德在中国一周的日程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即便如此,他还是给自己挤出大半天时间,选择乘高铁从沪到京,体验了一把极具中国特色的“地上铁路”。

  历史上的“地下铁道”,其实是19世纪上半叶美国废奴主义者帮助黑奴逃亡北方的秘密网络,但在怀特黑德的笔下,原本隐喻的逃亡地图被化作一条真实的铁路穿越地下,一路护送科拉逃往她从未到过的北方。普利策奖的颁奖辞中写到,《地下铁道》“巧妙地把现实和寓言融为一体,把奴隶制的暴虐和逃跑的戏剧性结合在一个神话里,同当代美国对话。”

  这个火热的神话终究应该献给美国的当下,这个奴隶制已经废除了150余年的当下,这个反复强调“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当下。在大洋此岸的我们,无论如何用力,似乎都只能做到隔岸观“火”。或许我们应该正视这种疏离,它非但不会否认彼此的价值,还会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认清自己:我们的身份和经历,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立场。

  当所有的评论都指向科拉奋不顾身地奔向自由时,我却在与怀特黑德的对话中,发现了另一个隐秘的方向,“唯一支持科拉的信仰,是找到一个让她觉得安全的地方”。对于逃跑之前从未踏出过种植园半步的科拉来说,谈自由更像一场虚妄;她渴望的,大概只是一张柔软的床。无论过去有多苦,走了多远的路,科拉和我们一样,如此不顾一切,只为抵达那个安全的地方。

  详见B02-B05版·主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