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中国新闻·时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9:中国新闻·时事
上一篇

塞罕坝“输氧”京津每年55万吨

112万亩人工林构筑京津生态屏障,年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

2017年08月0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塞罕坝机械林场百万亩林海,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塞罕坝。

  在中国森林分布图上,相对于全国2亿多公顷的森林面积,这112万亩的人工林似乎有些微不足道。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地处风沙前缘的这一弯绿色,却显得弥足珍贵。

  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塞罕坝创造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守卫京津 为多条河流涵养水源

  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以现有的林木蓄积量,塞罕坝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供近200万人呼吸一年。

  曾经的皇家狩猎场,成为今天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塞罕坝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大型真菌179种。

  在华北地区降水量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当地年降水量反而增加60多毫米,为辽河、滦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

  周边区域小气候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天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

  为北京挡风沙 功不可没

  中国林科院评估显示,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专家沈国舫评价说:“从造林、护林到用林,塞罕坝将绿色理念贯穿始终,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均沙尘天数为56.2天,如今已下降到10.1天。2016年,北京沙尘天仅有5天。巨变背后,塞罕坝的绿色贡献功不可没。

  到2030年,塞罕坝森林面积达到120万亩,生态功能将显著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林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