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将全部通过“网联”,分析称或对大支付机构造成冲击,对小支付机构利好
支付的战场上将再迎来一位新的“大总管”,银行卡支付业务归银联,非银行支付机构(俗称“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归“网联”。
8月4日,央行下发《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要求,从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支付平台”处理。
2017年的支付圈足够热闹。一边是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巨头围绕场景发力,带动“无现金”的话题持续走热;另一边,推出标准二维码后的银联也通过支付补贴、牵头银行与支付机构合作等方式,于移动支付领域加紧布局。
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财付通“两家独大”的格局渐渐成型之时,“网联”的逐渐落地,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业内人士认为,这份通知给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带来一场巨震,新的支付战争将打响,新的支付格局或将重塑。
即将来临的“网联”会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何种影响?加紧“跑马圈地”的银联怎么办?用户会因此受益吗?
网联
对消费者影响不明显
在一个饥肠辘辘的中午,没有现金的你去一家餐馆用餐,饭后你可以用微信扫二维码或支付宝扫二维码支付。
如果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入“网联”之后,你还是可以照常使用上述支付方式,在使用体验上几乎无差别。
那么,什么是网联?网联实行后,真正的差别在哪里呢?
根据央行支付结算司的定义,“网联”的全称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指要为支付宝、财付通这类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搭建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受央行监管。
据财新报道,2017年《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显示,网联清算股份有限公司第1期股东出资比例中,央行下属7家机构共计持股37%,成为第一大股东。支付宝、财付通等合计持有63%,其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均持有9.61%的股份。网联建成后将一头对接115家持牌非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一头对接近300家商业银行。
据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介绍,目前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支付宝账户系统内结算,绕开银联。因此,其客户支付信息等数据,商业银行和央行等均不掌握,这就产生了一定的风险,比如洗钱等。因此,央行推出网联,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入网联清算系统,央行便可以掌握客户账户信息等。
在黄嵩看来,央行推出网联,主要有三种原因:首先,因银联早在2004年初主动拒绝与马云合作,此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崛起,绕开银联这一清算机构,并占据市场很大的份额,客户资金存在安全隐患;第二,央行无法掌控用户真实的交易信息等,不利于洗钱等监管;第三,不同的支付机构和银行合作,模式和标准也有所不同,情况比较复杂。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网联的存在感比较低,从现有使用形式上不受影响。”黄嵩说。
黄嵩认为,“网联”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算平台,就像银行卡之间的结算通过银联一样。在普通消费者几乎感觉无差别时,其原来支付的客户备付金的存管地点发生了变化。在网联之前,备付金主要躺在支付宝账户上,而网联实行之后,则有望(全部)划归央行存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则说,“普通消费者关心这个干吗?其实几乎与普通消费者无关,你管它背后谁在清算呢”。
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支付清算时是否存在速度变慢、体验变差的可能?
黄嵩称,因为清算环节多了一层,完全有可能,尤其是双11、或春节红包等支付高峰时期,或许到账慢一些。尽管网联要求支付机构派员参与筹建技术系统,但是未必做到最优,或许会造成行业支付成本的上升。
据网联平台有关负责人在支付清算协会有关会议上介绍,网联的目标容量是每秒处理12万笔的平稳运行能力,峰值期的目标是每秒18万笔。由于采取的是分布式技术,网联未来的容量还具备水平扩展能力,以解决不断增长的在线支付吞吐量。
董希淼认为,按照网联设计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每秒最快18万笔。自从去年8月份批准筹建到现在,进展比较快。今年10月15日之前做好接入准备,如果发现问题还可以继续修改与完善。
黄嵩表示,网联的作用有利于第三方支付统一清算,更有利于规范和监管。然而,让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入网联,未必是最优方案。未来,第三方支付的创新受到限制,消费者体验或将变差一些。
银联
业务有重叠,“蛋糕”被动了?
有人指出,考虑到网联做的业务与银联能做的存在交集,“网联”的推出动了银联的“蛋糕”,真的是这样吗?
对此,一位接近网联的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此前在开会的时候,有关领导对二者的定位明晰。8月4日,央行在文件中明确指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黄嵩认为,网联的成立并没有动银联的奶酪。因为,银联主要是银行卡的线下支付清算平台,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本来也没有接入银联。但是,银联失去了在银行卡清算基础上也做互联网支付清算的机会,这块业务拿不到了。
薛洪言则表示,双方业务范围的确有重叠,目前清算牌照开放在即,清算机构间适当的竞争是难免的,应是政策鼓励的。“网联上线正式终结了银行直连,银行直连终结形成的市场缺口,网联和银联均有机会填补。对银联来讲,也算新的市场机会,需要持续进行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抢占新市场并应对即将到来的竞争。”
董希淼认为,网联与银联是互补关系,因此,网联的成立对于银联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原来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是通过银联来完成的,现在这一部分业务不知道是否接到网联,如果接到网联,那么,可以说稍微有一点影响。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数据,2016年非银行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达到54.25万亿元,移动支付方面非银行机构完成51.01万亿元,增幅均超过120%。而中国银联最新发布的2016年支付数据显示,2016年银联网络转接交易金额72.9万亿元,同比增长35.2%。
昨日,中国银联方面表示,对网联不做评论。
据记者观察,网联逐渐成型,银联今年也动作不断,加紧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布局。
今年5月,中国银联联合中农工建交等40余家商业银行,共同推出标准二维码产品“云闪付二维码”,以此实现转账支付。除了40余家银行系金融机构接入标准二维码外,京东金融也加入。据介绍,银联标准二维码是基于卡组织的“四方模式”,银联实际上扮演连接者的角色,通过为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商户与用户搭建金融基础设施,使银联体系内的各支付机构实现联网通用。6月初开始银联方面又开展了大规模的活动力度,如银联62节,旨在撼动目前支付宝和财付通在移动支付市场的格局。
记者通过对崇文门附近走访发现,多位已经使用支付宝和财付通二维码的个体商家提出,只有在费率优惠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银联系的二维码,但消费者则对此表示普遍欢迎。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拥有多家商业银行作为合作伙伴和股东,无疑是银联与互联网巨头掰手腕的最大资本,而银联在业内也一直被看做“央行系”。
在移动支付大潮的发展下,“银行系”也在奋起直追。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在近期都推出了移动支付的新型产品;而事实上,银行系们依靠的新型场景,包括APPLE PAY、三星PAY支付在内,走的均为银联平台。
大支付机构
优势抹平,利益受冲击
2017年3月底,“网联”启动试运行,外界对这个类似银行卡支付领域银联的角色有了模糊印象。彼时,首批接入部分银行和支付机构,其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百度钱包及京东金融旗下的网银在线等。
在筹建之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绕开银联、直连银行的模式颇受争议。有分析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创造银行直连模式的初衷是为了省去7:2:1模式下的银联分成,以节约支付成本,但“直连”渐成行业标配,也衍生一些潜在问题。
首批机构接入之后,随着6月份大中型支付机构业务切量启动,“网联”成型的脚步逐渐拉近。新京报记者8月8日从百度方面获悉,百度钱包(百付宝)已经完全接入了网联系统,目前正在切流量阶段。昨日蚂蚁金服方面表示,已于8月7日正式向网联平台切量,并一直在按照央行和筹备组的工作要求和安排,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工作。
腾讯此前发布消息称,6月30日“网联”启动切量,财付通是首家参与切量的支付机构,已将旗下部分支付业务切至网联平台。
对于网联的到来,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认为,“网联平台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形成统一的规则、提高市场效率、规范清算市场,平衡整个支付生态系统当中各方的利益及维护金融安全,帮助支付机构规避支付风险漏洞。也将促进市场上的支付机构回归支付本业,集中精力拓展场景,优化用户支付体验。”
百度钱包相关负责人认为,“非银行支付交易规模日益庞大,网联平台对于提高清算效率、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都是极为有利的。”
对于“网联”的诞生,分析普遍认为会对支付巨头和中小型支付机构带来不同的影响。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曾向记者表示,与银行直连模式相比,网联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和提高清算信息透明度的同时,也彻底废除了第三方支付龙头多渠道(指银行直连数量)、低费率的护城河,将行业的竞争重新拉回到支付场景拓展和客户体验提升上来。
“大型支付机构多已建立完善的银行直连体系,且支付成本较低,迁移至网联平台后,之前的优势便抹平了。”他表示。
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相对大型的支付机构的利益可能会受到部分冲击,但由于此前支付机构对用户支付习惯的培养,网联的出现对各巨头利益能产生多少实际影响尚难判断。
黄嵩表示,目前支付宝可以做清算,但是,网联推出后,就断了支付宝、财付通等大型支付机构成为visa、万事达卡、银联这样的机会。
在董希淼看来,对于大型支付机构来说,在备付金利息收入方面减少。按照目前的政策,今年4月开始,第三方支付机构20%的备付金需转存央行,那么,接入网联之后,客户备付金将全部接入央行存管,因此,减少了这部分资金沉淀带来的利息收入。
但是,他认为,网联的推出不会明显冲击现有支付格局,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利好。以前标准不一,重复建设等问题存在,网联推出后,交易数据更加清晰,监管更加到位,客户备付金能得到更好的保障,这样的清算模式更直接更清晰更高效。
董希淼表示,作为一个金融服务机构,不可能由一家商业机构来主导,必须由央行的机构来主导,这样更安全。
中小型机构
节省成本,更多是利好
网联的诞生给中小支付公司带来的主要为积极影响。
据媒体报道,分析人士指出,与支付宝、财付通拥有大型的存款和客户资源不同,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机构此前在对接银行时,与银行的议价能力有限,而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在前期,按照市场“共建、共有、共享”的建设思路,网联不会给第三方机构增加负担。
“网联的成立打通了所有支付公司和银行之间的连接,可为支付公司及社会节省大量成本。”汇付天下高级副总裁穆海洁告诉新京报记者。
黄嵩同样认为,网联的推出对于中小机构是好事,只要联上网联,等于把所有的银行都联上了。以前大机构已经跟所有的银行签署协议,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中小机构是没有这样优势的。
薛洪言认为,迁移至网联平台后,节约了新增直连银行的成本,且抹平了与巨头的支付体验差异,更多的是利好。
陈永伟也表示,“网联”为中小型支付机构崛起提供了窗口期。“网联不仅省去中小型支付机构与各银行建立连接的成本,大型支付机构的优势削弱,也意味着中小支付机构在竞争中能够获得更平等的位置。”
“在清算方面,中小机构跟大机构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是利好”。董希淼如是说。
昨日,一家小型支付机构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过去与银行谈合作时,往往处于劣势,有的银行会区别对待小机构与大机构,小机构的支付成本更高,甚至有的银行拒绝与小机构合作。如今,网联推出后,小机构与大机构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了赶超的机会,带来了发展新机遇。
根据艾瑞咨询的《2017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市场规模报告》,在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上,支付宝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4.0%,财付通市场份额达到了40.0%,其他众多支付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为6.0%。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机构选择了在央行明确收紧牌照发放的情况下,在价格高点“卖身”给互联网巨头,包括美团收购钱袋宝、国美收购银盈通等案例。
市场份额难以实现大突破,新技术却层出不穷,目前也有更多的支付机构把目光落到了“聚合支付”(一个二维码集合支付宝、财付通等通道)上。谁会成为“市场第三”有待观察。
新京报记者 金彧 陈鹏 宓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