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书情

书情

2017年08月1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主打

  《未知大学》

  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范晔/杨玲

  版本: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

  从智利圣地亚哥到墨西哥城,再从墨西哥城沿陆路南下回到智利,继而流浪至西班牙,波拉尼奥(1953-2003)的一生大都是在诗歌与流浪中度过的,与之相伴随的是长期的贫困。波拉尼奥被称为“第一个真正突破拉美文学大爆炸的作家”,他摆脱了马尔克斯、略萨和上世纪60年代令全世界惊艳的拉美文学的长长身影,发出了自己的独特声响。

  短短五十年的人生,他留下了十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和三部诗集。虽然他的小说《荒野侦探》《2666》闻名于世,但他认为相比于小说家,自己是一个更好的诗人,如他自己所说:“通过拿起自己的诗集和小说哪个让我更脸红来判断,诗集让我脸红得少一点”。

  《荒野侦探》中有这么一句话,“写诗是任何一个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世界上能做到的最美好的事情。”他一直以诗人自居,非常珍视自己的诗作,在1993年得知自己病重后,他将全部诗稿整理了一遍。这本中文版诗集《未知大学》,涵盖其1978至1994年间创作的几乎全部诗歌。性、死亡、政治、侦探、犯罪、堕落、加泰罗尼亚、毁灭与漠视、折刀和驼背小人……这些主题充斥于其作品中。

  在“未知大学”里,年轻的诗人们超凡脱俗,另辟蹊径抵达真实,但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文学

  《深入北方的小路》

  作者:理查德·弗兰纳根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理查德·弗兰纳根生于塔斯马尼亚岛,是当今澳大利亚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14年凭《深入北方的小路》获得布克奖,成为西方媒体追崇的宠儿。

  这本历时12年完成的爱与战争的史诗,根据其父亲身经历改编。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在二战中被日军俘虏,进入修建泰缅铁路的日军战俘营。作为医生,他每天的工作除了治疗生病、残疾的战俘,还要负责从战俘中挑选出日军规定的人数,去修建泰缅铁路。他要想办法营救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战友,同时也在盼望着人生中的爱情。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用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和小林一茶的俳句为题,如“一只蜜蜂/步履蹒跚地爬出/牡丹花”“暮色/从沙滩上那个女人/涌出,覆盖晚潮”“这个露水的世界/每颗露珠都是/一个挣扎的世界”,书中文字也如俳句般细腻而充满诗意,读来让人一唱三叹。

  新知

  《海洋中的爱与性》

  作者:玛拉·J.哈尔特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8月

  只看书的标题,你也许就开始想入非非了。这本貌似不那么“正经”的书,是美国亚马逊2016年度最佳图书,写的是在广阔海洋中发生的性行为。作者哈尔特用极具幽默的风格,描述了海洋中各种动物不可思议的求爱历程,有的生活为了求爱,要在茫茫深海中孤独寻求几个月,有的鱼类聚集在一起进行狂欢。

  这么一本书,为什么能获得美国读者的认可?除了作者写作的风格,将鱼类拟人化的故事讲述,更重要的还是其严谨的科学态度。作者亲自考察并研究了很多海底生物的繁殖过程,作为本书的写作依据。此外,作者还对人类捕猎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进行了科学阐述,宣扬着被不断重复、却又值得被重复的主题:保护海洋生物。

  历史

  《征服西伯利亚》

  作者:M.И.齐保鲁哈

  版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6月

  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迄太平洋、北临北冰洋的广袤地带,如今泛称“西伯利亚”,这个名字源于蒙古人对它的命名“西波尔”,指泥泞的地方。当然,西伯利亚远不止泥泞,还有常年积雪、冻土、荒原、猛兽。在极端的自然条件下,西伯利亚诞生了众多强悍的民族,比如匈奴、鲜卑、突厥、鞑靼、蒙古及女真。西伯利亚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流刑地,流放至此,如入绝境。

  本书作者系俄罗斯历史学家,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他与母亲一同被疏散至西伯利亚。他在书中,从考古、地域、人文等方面展现了西伯利亚的历史演变,重点描述了俄国哥萨克越过乌拉尔山向东进发,征服和殖民西伯利亚的历史。作为俄罗斯学者,他的论述不可避免地带有俄罗斯本位主义,未免全然客观,但提供了一个了解西伯利亚历史的窗口。

  非虚构

  《头版》

  作者:戴维·福尔肯弗里克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纽约时报》曾被美国新新闻主义之父盖伊·特立斯誉为“地球存在的必要见证”,那是美国报纸风起云涌的上世纪60年代。半世纪后的今天,《纽约时报》依然是世界新闻行业的标杆,即便纸媒被普遍唱衰,它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全球目光。

  几年前,电影制片人安德鲁·罗西获得极大特权,深入《纽约时报》内部,目睹了这份杰出的报纸与经济大背景、自身财务问题和新闻本身的搏斗,并拍下影片《头版:〈纽约时报〉生命中的一年》。这部著作便以该影片为出发点,揭秘了《纽约时报》的新闻生产方式、采访背后的运作、媒体资金的获取渠道、与其他新媒体的合作模式。对全世界的传统媒体而言,《纽约时报》应对困境的方式都颇具示范意义。

  经济

  《突围集》

  作者:周其仁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6月

  这是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最新的文集,名曰“突围”,是对中国经济如何走出当下困境的再思考。改革开放走到今天,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将尽,国有企业改革遇挫,实体经济面临危局,这些“新常态”需要靠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突出重围。

  作为对中国经济政策有重大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周其仁认为,改革是全球潮流,大国改革更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大国层次多、发展不平衡,形成改革共识不易,贯彻改革决定也更困难。但一旦改革决定得到落实,改革红利亦极为可观。他在书中,从产权的改革、城市化的下一步发展、体制成本的变化影响经济的前景、创新如何助力未来等不同角度,探寻了中国经济突围的方向和路径。

  传记

  《米歇尔·福柯传》

  作者:迪迪埃·埃里蓬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6月

  米歇尔·福柯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除学术外,加诸其身的还有很多标签,比如左派、抑郁症患者、同性恋者……

  福柯早年求学于盛产思想家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受到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思潮的影响,但他过得并不愉快,患有严重抑郁症,因而接触了心理学。毕业后,他讲学于瑞典、波兰、德国、突尼斯、巴西、日本、美国,足迹遍布世界,其著述同样广阔无边,涉及哲学、社会学、史学、文学、政治学、法学和艺术等领域,成为被引用最多的人文学者之一,对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是福柯众多传记中的杰出代表,原因大概在于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同样是法国重要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其研究领域同样涉及同性恋、精神分析、道德伦理等话题,因而能与福柯产生诸多精神共鸣。全书有条不紊地追溯了福柯的生命足迹,揭开了围绕这位辉煌哲学家的许多神话和谣言。

  本期书情主持:新京报记者 徐学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