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D02版)
转变
从旅游“工具”到产品生产者
目前,不少当地向导平台都以“向导”为名而非“导游”。在进驻平台的向导群体中,不仅包括正统意义上的执证导游,还有当地达人、留学生、华人华侨等等。向导类型的增加也意味着每个人能力存在不同,有长处也有短板。例如留学生,便很难像专业导游一样提供机票、酒店代订等服务,也很难组建专业向导团队。那么对于平台而言,对向导的责任又在哪里?
眼下,平台对导游的支持还多停留在基础阶段。例如携程会不定期组织线下分享会,对向导进行集中培训;对不方便前往现场的向导,平台也将进行全程直播。8只小猪会与供应商合作,为当地向导提供酒店、保险等硬件资源,保证服务。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向导平台更进一步的意义应该在于对导游行业内核的改变。
“我们要把导游变成一个产品经理,一个生产者,这才是我们改变导游队伍最关键的地方。”高宏久表示,“以前行业把导游当工具,没有办法体现导游的价值。现在要把导游定位为商品,商品就可以定价了,应该由消费者来判断这个价格符不符合它的价值。”
高宏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自己学习日语出身,对日本非常熟悉。若某一日在平台上推出“跟老高去看不一样的樱花”产品,那么对身边人的吸引力显而易见。
“经过长时间积淀后,导游会对自己的产品有深刻体验。旅行社产品经理可能没有去过所有地方,但导游对一个地方可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导游可以把某些产品赋予自己的认识,把它做成产品。像大学老师,教书同时也是科研工作者,二者道理是一样的。我们要给导游更宽、更广的路去走,这样导游最后靠不靠旅行社已经无所谓了。”高宏久表示。
尴尬
冷门推荐对接不上
然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新京报记者在调查时发现,询问部分向导推荐暑期北京旅游旺季内人相对较少的景点时,得到的答案往往不约而同的是慕田峪长城,或者“没有”。而部分推荐了冷门景点如戒台寺等地的向导,在询问能否提供相应景点的讲解服务时,也遭到了拒绝。
“游客的消费习惯已经从传统的自然风光,逐渐变成自然风光跟人文并重的理念,不再是只关注标注性建筑物,而是文化习俗跟当地人交流。”黄卓生表示,“对于达人,在设计旅游产品和整个服务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人文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在当地生活的达人,熟悉当地是他们的强项,应该发挥他们的长处。”
毋庸置疑的是,向导的“抱团”给予了行业更多想象空间。“这是一个好现象,把志同道合、水平相当的一些人结合起来。当然,这还有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未来能否站得住,关键是靠口碑。”旅游专家王兴斌表示,“团队与单人起步期间有差距很正常,尤其是部分平台掌握的导游几乎都是旅行社的骨干导游,但我相信未来也会发现一批值得推荐的个人向导,一切还是取决于市场。”
观点
平台不能靠政府给牌子
●王兴斌,旅游专家
认为导游应该和律师一样,靠技能和服务求生存,去行政化。导游自发地结合起来组成工作室、形成团队,不同的客人由不同的人去服务,这是一个好的开头。这件事本身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关键是靠口碑。市场淘汰、顾客对服务者的相互选择,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一个高质量的自由执业队伍,可能比单干要好一些。
届时,平台之间肯定要争夺人才,谁手里服务好的导游多谁就能站住。所以未来会在自然竞争中形成专门服务导游的平台,慢慢形成IP、品牌。这个过程是春秋战国,经过一段混战后,最后会形成几家大头。这个平台不能依靠政府来给牌子,还是要让市场来承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