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个展亮相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1987年以来创作的十余组/件作品
| ||
| ||
| ||
|
熊猫艺术之后会是什么?近日一场以赵半狄30年创作为主角的个展正在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上演。曾得到过学术界和市场双重认可的早期作品、以“熊猫”为创作符号而展开的一系列跨界艺术以影像、时装等方式来了一次大聚会。
这是赵半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展览,也是他在中国的首个机构个展,展出了艺术家1987年以来创作的十余组/件作品,媒介横跨时装、影像、电影、行为与绘画等。
赵半狄在接受采访时称,此次展览就是希望给外界以及自己一个观看其创作完整脉络的机会,也许能给其未来的创作指明一些方向。而就目前而言,他不想将自己放弃熊猫艺术之后简单地归于“重归绘画”,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的创作肯定不会追逐艺术的潮流”。据悉,该展将展至10月22日。
熊猫时装秀
尘封库房8年,30米T台再现
步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厅,观众立刻会被展厅正中的30米T台所吸引。这个巨型T台上呈现的正是赵半狄此前被称为“熊猫人”时代的代表作品之一——《熊猫时装秀》。
入口处也是赵半狄各种以熊猫为符号的跨界作品,包括1999年的灯箱作品《赵半狄和熊猫》涉及了戒烟、环保、动物保护等社会议题。
赵半狄说,决定做这次大型个展源于年初跟UCCA馆长田霏宇的一次交流。“田霏宇对2007年在北京举办的熊猫时装秀印象深刻,认为这件作品引起了各个层面的反馈,而不仅仅是艺术界:这些角色今天看起来依然很鲜活,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今年是熊猫时装秀的10周年,也是UCCA的10周年,大家就决定举办一场相关的展览。”
为此,赵半狄花了近3个月在自己工作室整理出了熊猫时装秀的全部服装。1999年放弃绘画以后,赵半狄开始运用熊猫作为其艺术创作符号,他称自己是结束了古典时代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熊猫时代”。2007年在北京T台上演的赵半狄熊猫时装秀是其认可的代表作之一,两年后他将时装秀搬到了巴黎。
在这场时装秀中,赵半狄用熊猫符号演绎了中国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角色,包括了民工、追星族、网络红人等33套时装。不过时装秀引起的争议也是空前的。
在完成两场时装秀后,赵半狄将这一作品所涉及的33套时装全都封存在其工作室内,“做熊猫时装秀时,我根本没想过是否有一天会在美术馆展出,那不是我热衷的事情。此次有这个契机在UCCA展出,我也想正好有机会让观众,让我自己看看我的创作脉络到底是什么?但愿也能为我未来找到一点方向。”
再次看到这些时装呈现在展厅时,赵半狄还是非常有感觉,“30米长的时装T台,就像巨型的时装雕塑,我感觉有点像罗丹的《加莱义民》。”
早期油画
30年后首次再见自己的创作
走过灰白相间的展厅后,在紫色墙面上呈现的则是赵半狄的油画作品,数量不多却让另一个赵半狄出现,那就是画家赵半狄。
1988年,赵半狄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古典画室,凭借扎实的造型功底及细腻的画风很快就赢得业内的认可。荷兰策展人戴汉志则认为其作品非常有说服力地表达了个体真切的感受,而这一点是中国艺术稀缺的品质。当时创作的为数不多的油画很快就被藏家收藏,此后在拍卖场中释出时不少已是千万价位。此次展览是这些油画作品近30年的首度聚会,包括《涂口红的女孩》《小张》《在那个早晨》等,它们将个体经验与历史元素独特而鲜活地结合起来。
其中《涂口红的女孩》是赵半狄1987年的作品,如今已是泰康集团的收藏品。此次是赵半狄30年后首次再见自己的创作,他说,创作此幅作品是大学三年级的暑假,借住在北京后海附近的小四合院,与女友暑期生活懒散惬意,一周后他决定画一幅画记录两人的小生活,“这是一幅写生之作,画作中,室内的陈设没有任何更改,包括墙上的挂历。这张大概画了整整一个暑假,是有关我青春记忆的油画。”
而在《小张》中,赵半狄呈现的是独特的构图法,将画布斜起来,这一构图也一直被艺术界津津乐道其创作的前卫性。赵半狄指出,当时进行这样的构图是觉得四平八稳的传统画面太庄重了,就让画布斜了起来,“画布斜起来以后,我创作起来就有了感觉。画中的人物是我第一个朋友,他也问过我为什么画成斜的,我说我们都生活不定啊,前途未卜,摇摇摆摆。”
新作
还未展出就被藏家收藏
展览虽因赵半狄熊猫时装秀十周年为契机,不过却以其新作来命名。赵半狄说,最初设想的仅是展出熊猫艺术,不过在田霏宇看来赵半狄的创作中,油画创作和熊猫艺术两者必不可分,“不管何种媒介的创作,它们跟社会、跟现实都有一种奇妙的关系”。
田霏宇对赵半狄艺术的解读得到了艺术家本人的认可,“我创作的整个线索就是社会,是我与整个社会的感受,当年我创作的时装秀就是party,”赵半狄补充说。
这也可以说是赵半狄近两年创作的主调,最初亮相在公众面前则要追溯到2015年的油画《中国湖C》。去年,在成都名为“中国party·肖邦”艺术派对上,赵半狄在少女的肖邦音乐声中,于水中寻找创作灵感,这一艺术活动带有行为&表演的性质。赵半狄曾说,这一艺术活动是为创作寻找灵感,但是否会有最终的作品呈现则是未知数。
不过在此次个展中,这个未知数有了答案,它就是如今赵半狄创作生涯中最大尺幅的作品《中国Party》。7月29日《中国Party》刚完成,需要搬运到展厅,由于尺幅巨大,赵半狄只好将工作室的窗户拆除,并于当天下午在工作室举行了“破墙而出”的仪式。
这幅画于8月3日“赵半狄的中国Party”举行VIP预展之前也完成了其收藏。中国当代艺术著名藏家希克于瑞士当地时间早上6点打电话给赵半狄,明确提出想要收藏这幅作品,希克十多天前才看过这幅画,尽管那时还在最后的创作阶段。在亮相公众时,《中国Party》已经成了希克的藏品。
赵半狄指出,最初希望以灰绿色为画作的色调,但画着画着就让许多颜色都“飞”走了,“原来我想画一张明媚的画,当时选古典钢琴就刻意选了褐色,最初我想的色调是灰绿,想画得比较洋溢,但不断调整过程中,很多色彩都消失了,越来越少。整个创作过程是没有预设的,创作的魅力就在这儿,它是在发展中、在生长中的。”
Q & A
没找到艺术方向之前,我会躲避潮流
Q:通过此次展览,你的创作脉络完整呈现在你和观众面前,看到自己过去这些创作,你为未来找到方向了吗?
赵半狄:方向还不是特别明确,但有一点,我有点明白了,我肯定不会追逐艺术的潮流。在没有找到方向之前,我起码知道我会躲着什么,比如说最流行的当代艺术形式,我肯定要躲着。现在流行多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浸入式艺术,这些似乎是潮流,观众也喜闻乐见,但我一定要远离。其实辨别艺术的含量对谁来说都是件困难的事,对观众是困难的,对创作者也是困难的。
Q:展览中油画部分不仅有你早期创作,也包括了近期从2015年至2017年的作品,近作与你过去油画的异同分别在哪?
赵半狄:两者的相同之处是画法都是挺古典,是现实但也有浪漫之处。我关注现实,但不是现实主义画家。现实主义画家是在现实中塑造典型人物。浪漫主义是还有想象空间,而我的画还是有想象空间的。
前后两个时期的创作中,我的手法还是有接近,都有我的构图法在里面,构图是我的,色彩是我的。不同的则是情绪上明显有变化。现在我在创作中,对现实更抽离,我就是在观望,把社会当Party来看。我们每个人都身处水中,谁也无法身处世外。Party就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的象征,是此时此刻我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感知、感受,虽然我远离地看待,也是有一种感受。现在我的作品不光是优雅和戏谑,也是温度与冷漠。
Q:虽然你不愿意外界将你近期的艺术表现归为重归绘画,但通过这个展览我们确实也看到你2015年至2017年的多幅油画作品,能否说油画会在你第三个阶段中占据很大的比重?
赵半狄:没有这个规划,还是没有方向感。这些近作都是自然而然诞生的,目前我的创作方式与过去也不一样。原来是写生,有场景在。但目前我的创作是有个设想,类似《中国Party》,我是设想好有个下沉的音乐会,然后让好友品垚帮我实现,在举行这个音乐会时最终是否有画作呈现都是未知数。
C04-C05版采写李健亚
图片由UCCA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