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书评周刊·天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9:书评周刊·天下

没人知道未来的样子,我们将何去何从?

2017年08月1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从左至右:国际哲学与人文理事会秘书长Luiz Oosterbeek(路易兹·奥斯特毕克),国际哲学与人文理事会主席朝戈金,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科处处长John Crowley(约翰·克劳利)。
《功利教育批判》
作者:玛莎·努斯鲍姆
版本:新华出版社2017年5月
当代著名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借此书,从根本上批判了将教育作为经济增长服务的工具。

  8月8日晚,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公众号发布了由机器人用时25秒自动编写的消息,介绍了速报参数、震中地形、人口热力、周边村镇、历史地震等内容,数据精准、发布速度远超过记者的报道。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无人工厂……将“无人时代”引入大众视野,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或威胁人类的某些工作岗位。

  几年时间之内,人工智能不仅屡屡创造从前我们无法想象的“奇迹”,并且正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时而让人惊叹,时而惹人焦虑。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这样写道:“现代生活,就是在一个没有意义的宇宙里,不断追求更多的力量。现代文化的力量是历史上最强的力量,而且还在不停研究、发现与增长。同时现代文化也比以往任何文化,感受到了更大的存在性焦虑。”

  如何解决人工智能、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文化焦虑和个体的存在焦虑?如何在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转型中更好地迎接全新的挑战?当技术革新改变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连接方式,我们如何正视其潜在的问题?当这些问题无法单纯依靠技术解决,人文又应当扮演何种角色?

  8月中旬,2017年“世界人文大会——全球转变下的挑战与责任”在比利时列日召开。此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和比利时列日市政府共同举办,旨在以跨文化的视角推动人文科学在当前日益全球化世界中的地位。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艺术界与传媒界人士,以及国际组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代表,针对人与环境、文化多样性、边界与移民、文化遗产、历史记忆与政治、人文发展的新语境六大议题,共同探讨了人文科学在当今社会的地位、遇到的困难、机遇与挑战。

  黑暗中的烛光 人文科学为我们照亮走过的路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朝戈金在致辞中表示,令人文学者担忧的现象至今仍在蔓延,如人文学科师生人数减少、经费压缩,科学主义和唯技术论盛行,人文精神缺失、工具理性泛滥等。“人文学者并不拒斥科学技术,而是希望与之携手”,因为“人类不仅需要了解外部世界,也需要了解人类自身”。

  朝戈金说,互联网在全球瞬间传递思想和代码,极大地刺激了不同领域之间前所未有的广泛合作,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与互补,必将有利于人类的长久福祉。他引用苹果公司CEO提姆·库克的话作结:“如果说自然科学是在黑暗中探索,那么人文科学就是黑暗中的烛光,为我们照亮走过的路,指明前方的危险。”

  早在2015年底,在京举办的“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第32届大会”上,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与人文科学部助理干事长的阿勒-纳西夫·纳达即表示,“人文学科在公众讨论中需要扮演这样的角色:富有启发但又不颐指气使,严谨细致但又不超然物外,密切相关但又不刻意迎合。”她说:“人文学科应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描述这个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人文学科没有牺牲自己的尊严或严密性,而是在实现自己的重要性。”

  数字内容产业爆发式增长 如何创造出真正能流传后世的精品力作?

  自2017年3月26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中国经济年鉴社与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创意者经济:“互联网+文创”创新的新时代》研究报告出炉,“创意者经济”的概念走入人们视野。在这个被澳大利亚科学研究委员会约翰·哈特利教授称作的“社会网络市场”之中,由产业控制的封闭的“价值链”系统变成开放系统,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积极的“创意公民”,而其他一切要素都成为服务于创意者的手段。

  此次人文大会上,在由腾讯集团主办的“数字时代下的青年、创意者新生态与传统文化活化”为主题的分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张晓明指出了数字内容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为文创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化文化内容的创造者正在发生从传统的小规模专业作者向新兴的大规模业余作者迁移。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于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得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闯入’以前遥不可及的‘文化内容创造’这个需要长期专业训练、因此只限于有限人群的‘专业’领域。这种前所未有的内容增长引起了一系列产业变迁,并推动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以数字创意产业为主体的发展新阶段。”

  以腾讯集团为例,截至2016年6月,腾讯QQ活跃账户数8.99亿,微信活跃账户8.06亿,据估计有十分之一积极参与内容创意。腾讯旗下阅文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正版中文内容提供商,有6亿注册用户,日活跃用户3000万人,有400多万名创作者,拥有1000万部以上作品储备。张晓明表示:“个人的确具有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触任何文化’的机会,但是怎样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创造出真正能够流传后世的精品力作?”

  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创意需求的前提下,如何做到让生产的内容更有品质,成为当下互联网公司需要应对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称:“腾讯的自我定位是一个互联网开放平台,希望把创造者和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大幅缩短变现链条,提升产业活力。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尊重市场机制和用户选择,做好内容平台的连接和承载作用,同时加以适度的引导、支持和扶持。”

  用科技与创意 让传统文化重回现代人的日常

  程武在开幕式上指出,新的连接方式改变了很多事情,通过连接,一种新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正在生成,它打破了用户与创意者之间的界限,一种由“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份合成的“产消者”(prosumer)正在成为新兴文化经济无处不在的主人。但互联网并没有让世界变得更和谐,一些新问题的产生不是纯技术可以解决的,如何在时代变迁的关键时刻,和人文共享连接的力量,正是腾讯与此次大会“牵手”的原因。

  在新兴的文化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生态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最前沿的科技创新连接起来,成为腾讯坚持了六年的项目——“青年创新大赛Next Idea”(后文简称“NI”)关注的核心。腾讯市场与公关部副总经理李明在接受采访时称:“NI所要做的,是聚合科技与文化中新的、美的元素,与最有创造力的青年群体结合起来,不断孵化更好的创意,也让这种创新和创意点亮我们的生活。”

  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品牌总监杨凯在论坛的演讲中称:“去年,腾讯与举世闻名的故宫博物院展开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NI与故宫合作的赛事涵盖了年轻人最喜欢的热门互联网领域、移动游戏以及emoji(表情)。”基于《韩熙载夜宴图》创作的一套表情在一个月内超过4000万次使用。而基于故宫的建筑来创作的独立移动游戏大赛,“创造了超过200支独立游戏团队参赛的国内纪录”。

  据悉,腾讯集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合作创建了“开放的传统游戏数字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收集、保护、传承“传统游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题为《让互联网站在人类思想的长河上》的演讲中,程武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科技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迎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剧烈变革。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也处在普遍的严重焦虑之中。”

  “没人知道未来的样子,但我相信连接的力量,也相信文化的力量。我们所热爱的那些打动人心的故事、优秀的艺术、千百年来为人类共同推崇的价值观,将使人类有能力把控自己的命运。”程武强调。

  本期天下版主持、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