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书情

极端贫困中的极端贫困,是想象力的匮乏

2017年08月1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麦卡勒斯作品系列
作者:卡森·麦卡勒斯
译者:李文俊等
版本:九久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保罗·策兰诗全集》
作者:保罗·策兰
译者:孟明等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李长声自选集——《雪地茫茫呀》《况且况且况》《反正都能飞》
作者:李长声
版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天命与剑》
作者:张明扬
版本:东方出版中心
2017年7月
《饥饿》
作者:马丁·卡帕罗斯
版本:九久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6月
《腹地的构建》
作者:彭慕兰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作者:江晓原
版本:中华书局
2017年8月

  主打

  卡森·麦卡勒斯,美国南方女作家,也许是世界上孤独感最深的作家。她永远是那个偏执的孩子,沉迷在“人的孤独”、“爱的无能”这样的命题,淡漠地、疯狂地,写出她眼中绝对的孤独。2017年,麦卡勒斯诞辰100周年,逝世50周年,是的,这位传奇小说家只活了50岁,一生被人与人之间“爱和被爱的不可能性”折磨。

  在这位文学偶像百年诞辰之际,九久读书人与人文社合作出版了六部麦卡勒斯的经典作品,这是当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其作品之后,国内规模最大的麦卡勒斯集中出版活动。1940年,23岁的麦卡勒斯发表长篇小说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近60年后,在美国现代文库结合众多名家意见评出的“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文小说”榜单中,这部小说依然高居第17位。除《心是孤独的猎手》外,麦卡勒斯还著有《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金色眼睛的映像》等。她的作品植根于美国南方哥特文学传统,多以戏剧化的场面描写南方偏远小镇畸零之人的生活境况,孤独和疏离始终贯穿其中。

  写美国的小镇生活,除了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外,也许麦卡勒斯笔力最入骨。她写南方小镇八月漫长的下午,写午夜咖啡馆里喝着冰啤酒、绝望却又一往无前的人,写怀抱自由之心却隐忍而痛苦的黑人……孤独到极致,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这是标准的麦卡勒斯式的主题。

  诗歌

  “谁敢用眼睛直视美,谁就被托付给死神。”19世纪德国诗人普拉腾的这句诗,简直就是德语诗人保罗·策兰的写照。作为二战以来影响最大的德语诗人,保罗·策兰1952年的成名作《死亡赋格曲》震撼了德国。1970年4月的一个深夜,他在巴黎投水自尽。

  保罗·策兰的诗歌有一种神奇的抒情格调,像沐浴了法国诗歌的光辉,又像感染了巴尔干半岛忧郁的调子。在这套全集中,特别推荐第八卷《暗蚀》,这是诗人在巴黎圣安娜精神病院治疗期间完成的诗集,交织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希伯来文化的预言传统。策兰意欲探测人性深不可测的深渊,这些在精神治疗的痛苦中形成的诗作,对自我的探究格外用力,背后有着阅读莎士比亚、卡夫卡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书籍的影子。也许在精神领域里被视作“疾病”的东西,一旦降临在诗人身上,诗歌也将成为超验的暗夜体验。

  文化

  近些年,“知日”渐成潮流,然而对于日本,我们几乎只从一个位置、一种角度去品评这个复杂的邻居。旅日华人作家李长声,也许是真正的“知日”者,他长期深入观察日本社会,能谈芥川龙之介女人一样的长睫毛,也能侃桃太郎和卡哇伊,在解读日本这一弥漫烟雾的文化场域中,李长声是多面手,或文化、或文学、或历史、或风俗。

  这套李长声三卷本自选集,涵盖生活与审美、文学与出版、文化与历史三个面向。或以散步之姿行走在日本文化长廊,从夏目漱石到村上春树,从岩波书店到角川商法,由远及近,由作家至出版,勾画日本现代文明的表里;或以清谈之态大谈寿司和清酒,行文之间“知日”而不“哈日”;或者四两拨千斤,从细节处阐释日本和中国文化的历史勾连,给予深刻的自我反思。“日本最容易引起中国人喟叹或扼腕,写起来往往带有使命感,主题先行。寻寻觅觅,总在找他山之石,或者浇自家胸中块垒,对日本说好说坏就免不了偏激。似乎小日本任谁都可以随意‘敲打’,我也敲打了不少。”

  历史

  这两年通俗历史题材图书在市面上高烧不退,以《明朝那些事儿》为代表,虽然中华帝制已在现实终结,却没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消失。关于皇帝老儿和大臣将军的那些事,中国人提起来总是津津乐道。

  纵观中华帝制两千年,从秦始皇的“五德终始说”,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直至乾隆的“贬金拥宋”,历朝为了帝制的“合法性”问题可谓出尽奇招。本书走的是专业史学研究和传统通俗历史写作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用扎实但不失趣味的方式,专注于帝制时代的合法性问题,通过20多篇主题集中但又独立的札记,拆解中国帝制的“合法性焦虑”。

  非虚构

  饥饿感,不只是个人的问题,更是世界的问题。对于肉体层面的饥饿,地球上60亿人中的大多数已不再敏感,也几乎没人会去自发关注离我们几千公里之外、死于饥饿的那些人——你甚至很难想象,事实上,全球每天有9亿人在饿肚子。

  阿根廷作家马丁·卡帕罗斯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拒绝成为坐在书桌前的作家,为了讲述饥饿的故事,他走遍印度、尼日尔、南苏丹、马达加斯加、美国和西班牙等地,进行了严谨的田野调查,也记录和分析导致饥饿的原因:极端贫穷、战争动乱、投机经济……然而最令他触目惊心的问题是:原来,极端贫困中的极端贫困,是想象力的匮乏。穷怕了的老百姓,只在原地被动等待死亡的降临,如果让他们试着想象去改变未来的生活,他们会说:“哦,不,神会帮助我的。”

  社科

  为什么蓬勃的经济增长总发生在沿海核心地区,而内陆一直维持着贫困的面貌?美国历史学会会长彭慕兰在这本成名作里,对清末民初1853-1937年间,中国北方区域的“经济之死”做了意义重大的研究,描绘了华北内陆地区,尤其是河南、山东等一带当时的社会情形,包括对当地的金融、农作、交通、税收情况等都进行了全面描述。

  彭慕兰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华北内陆生态群像,更分析了此地衰败的原因。他认为中国内陆腹地并非“先天不足”。后天“落后”的局面,更多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和时局造成的。本书学术性强,读来略显晦涩,但不失为考察近代中国华北地区“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优良范本。

  新知

  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科学?这个问题并没有肯定的答案。科技史学者江晓原在数十年对中外科技史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天文地理和医学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技术文化重新作出新的系统性思考和阐释,对古代伟大的技术文化进行精细的考辩,力求去伪存真。

  《周髀算经》中为什么会蕴藏着惊人的宇宙学说?是谁告诉了中国人寒暑五带的知识?究竟是谁将骑士阶层炸得粉碎?古代中国到底有没有地圆学说?周武王伐纣时有没有见过哈雷彗星?这些古怪但背后深藏科学专业知识的问题,将带领我们走进中国古代技术文化的另一扇大门。如果换一种思路看待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或会产生崭新的认知。

  本期书情主持:新京报记者 柏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