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车位缺口129万 五环内无车位充足区

北京市停车资源普查报告发布,城镇地区停车位总量382万;夜间居住车位不足、公建车位富余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昨日,朝阳区百子湾家园北侧百子湾路,道路中间和两侧停满车辆。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新京报讯 (见习记者裴剑飞)历时近两年,由市交通委牵头组织的北京市停车资源普查报告近日发布。北京市城镇地区停车位总量382万,夜间停车需求384万,总体来看夜间停车供需总量相当,但停车位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居住车位失衡缺口达129万。其中三环内严重缺位区占比达84%,五环内没有车位充足区。

  全市夜间停车需求为384万辆

  本次普查将16个区下辖的331个街、乡、镇划分为2006个普查小区。截至2016年底,全市城镇地区最终核定车位总数为382万个,其中居住类车位219万个,农村地区最终核定车位总数为45万个,全市车位总数为427万个。

  按夜间22:00后的实际停车情况,普查得出全市城镇地区夜间停车总数为384万辆,其中居住区及周边道路停车总数为320万辆,与车位总量382万相比,停车供需总量相当。然而,全市城镇地区居住停车缺口总量达到129万,夜间停车供需矛盾突出。

  需要指出的是,129万的缺口不是由居住区夜间停车需求总量320万与居住区内车位数219万直接相减得到的,而是按照不跨区域共享的原则,计算每一个居住区及周边道路上夜间停车数量与居住区车位之差,再累加而成。

  在空间分布上,停车位资源也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停车位资源主要集中在五环内,共有车位205万个,约占全市车位总数的54%。

  从类型来看,车位主要集中在居住区,占57%;公建类车位147万个,占39%。这两类之和占比超过总量的95%。

  鼓励居住区立体化停车改造

  报告指出,在部分看似已经毫无停车位空间的居住小区内部,具有巨大的可挖潜停车资源。

  目前,城六区及郊区新城居住区内部占用空地以及内部道路(不影响消防)随意停放的车辆总和63万辆。普查报告建议,可对现有居住区内停车场所进行适当规范,并在此基础上,鼓励通过平改立、利用居住区内部剩余空地、功能疏解腾退土地等方式建设集约化的立体停车设施,通过一定增量缓解居住停车矛盾。同时,部分居住区内存在停车位夜间利用率不高的情况。

  据北京市交通委停车管理处处长穆屹介绍,通过综合内部挖潜和车位共享两种手段,近期均按照20%测算,可提供车位约32万个;中期均按照50%测算,可提供车位约80万个。

  焦点1

  三环内严重缺位区占84%

  就北京市停车资源调查结果,北京市交通委停车处处长穆屹表示,目前停车难问题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总量不够,而是空间、类型上停车位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和部分停车位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本次停车普查将小区按供需矛盾严重程度分为五类区域,包括严重缺位区(缺口密度大于600个/平方公里)、缺位区(缺口密度在200-600个/平方公里之间)、基本平衡区(缺口密度在200个/平方公里以下)、充足区(无居住车位缺口的普查小区)和非居住区域(区域内以绿地、水系、公园、公共建筑等非居住区为主的普查小区)。

  结果显示,车位充足区占比5%,基本平衡区占比21%,缺位区占比16%,严重缺位区占比41%,非居住区占比17%。

  然而,五环内车位充足区占比0%,严重缺位区占比65%。停车位供需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在三环内更为明显,车位充足区占比同样为0%,严重缺位区占比高达84%。

  焦点2

  公共建筑夜间有60%空车位

  普查结果显示,车位与停车需求从全市及按不同环路区分的供需关系上看似总量相当,而实际情况是基本停车位与出行停车位总比例失衡,且居住类、公建类以及路侧占道三种主要类型的供需关系各异。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介绍,本次调查从数据方面反映出居住车位和公建车位严重失衡。停车位中有219万个在居住类区域,147万个在非居住类的公建区域,其余是路侧停车位等。夜间停车时,居住车位不够,公建车位富余。因此,其中有近100万辆机动车只能在小区外路侧停放。此外,还有80万辆车在小区内处于“乱停”状态。

  调查显示,全市公共建筑车位总量为147万个,夜间停车总量为58万辆,约有停车资源90万个,约占60%可供使用。

  穆屹表示,公建区域拥有巨大的分时停车共享潜力。据统计,城六区及郊区新城,公共建筑夜间闲置停车位约81万个,若与本普查小区内的居住区按照近期20%的共享率进行共享,可提供车位约16万个;按照中期50%的共享率进行错时共享,可提供停车位约41万个。

  焦点3

  医院商场公园高峰期难停车

  与2010年数据相比,7年间北京市新增了约100万个停车位。周正宇表示,停车问题是近年来交通领域里矛盾积累最深、解决难度最大的问题,“小区和公建是增长的主体,这些年通过挖潜等手段又增加了约十几万个停车位,总的车位资源量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好一些。”

  按照通行标准,机动车数量与出行车位数量比值应为1:0.2,本次普查结果为1:0.42。虽然出行停车位总量超出指标要求,但局部供需矛盾突出。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出行需求集中地区如医院、商业区、旅游景区等,高峰时段停车供需矛盾突出,车辆外溢占道问题比较严重,同仁、安贞、积水潭及北大人民医院,翠微大厦、西单商业区,玉渊潭、香山公园等日间车位利用率均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

  ■ 规划

  将立法保障公建停车位共享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透露,北京市将通过立法让公建区域停车位实现开放共享,并引导其价格下降到市民可接受范围。

  据悉,北京市即将出台社会投资建设停车设施的配套政策。目前,北京市建机械式停车位手续已简化很多。未来,全市还将实现对停车位的统一编码管理,并借助立法途径让公建区域停车位实现开放共享。

  周正宇表示,“立法会明确规定,所有公共建筑和单位的停车都是公共资源,应当共享。通过立法,充分释放既有资源。把既有资源利用好,也是未来的主要出路。未来5到10年,北京市的停车位问题会得到较好的缓解。”

  “目前,绝大多数商场、写字楼的车位在夜间都是开放的,然而问题是收费价格偏高。”周正宇表示,后续应该协调街道办等属地政府,与提供错时停车的单位进行协商,将夜间停车费维持在一个市民能够接受的范围。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