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开拓南南合作新平台,已成现实之需。
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在厦门举行。在金砖国家迈向第二个10年之际,厦门金砖峰会将怎样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金砖国家智慧,也备受关注。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渐去,但引发危机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依旧存在,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错位问题仍在;有些国家用“量化宽松政策”搞刺激,导致全球范围流动性继续膨胀。
鉴于此,金砖成员需要加紧研讨建立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交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经验;以新发展银行为载体推进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积累参与国际金融合作的经验;以G20为载体,携手推进布雷顿森林体系革新,提出新的治理主张,增强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
揆诸现实,金砖国家经济合作最大的障碍是政治互信赤字,最大的“短板”是决策执行机制“软约束”。而此次厦门金砖峰会,也是消除障碍的良机:各成员国若能借此摆脱“临时性政治俱乐部”状态,稳步推进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关系,善莫大焉。
这类经济合作,可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强化产业合作,制定和实施协商一致的产业合作规制,相互消除市场进入壁垒,着力推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如协调产业政策,充分发挥高层政治决策作用,以相互投资为龙头,以大项目合作为动力,以产业合作为框架,建立与完善经贸合作机制,形成相互牵引的发展机制。如加强发展观和治理观领域对话与合作,携手培植相向而行的发展观。
还有推进经济合作体制创新,有效参与并组织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相互借鉴城市化经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谋求经济后发优势。
后金融危机时期,金砖国家也需与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对跨国公司生产经营的监管。有评论说得好,现行经济全球化仍是一个没有具体交通法规的“交通体系”。中国与伙伴国家也不妨通过“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经济紧密合作机制,实践对跨国公司的监管。
在互联网时代,经济合作还得跟科技合作“共振”。要解决合作生产资源“错配”,提升产业合作发展的技术含量,金砖国家需要加快商建产业技术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成员国科研院所合作攻关;积极推动成熟产业技术在成员国和发展中国家推广活动,协作打破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垄断局面;合作培养信息和网络技术人员,定期组织金砖国家工业技术和商品展览会等。
而这些,也需要落脚于南南合作新平台的开拓。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一度生机蓬勃,但如今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
此次峰会需要探索新合作发展模式:以人文合作为拿手,以各自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生产要素对接为平台,以经济紧密合作为核心,以产业合作和项目合作为载体,把金砖合作打造成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为南南乃至南北合作提供“金砖方案”。
□刘友法(中国驻印度孟买前总领事,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