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关注

公共文化设施 你身边有近7000个

平均覆盖率达98%;朝阳东城跻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2017年09月0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8月4日晚,朝阳区力推的基层文化展演“森林演出季”在朝阳公园开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讯 (记者倪伟)登录“文化@海淀——海淀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全区615家图书馆、书店、剧院、电影院等文化场所的文化活动一览无余,市民可以线上参与活动报名、场馆预约、现场直播、文化讲堂等活动。

  在东城区,17个街道全部建有文体中心,128个社区全部建成文化社区;全区还有90个室外文化广场、41个博物馆、29个剧场、18个电影院、146家对外开放文体活动的单位,初步构建了“10分钟文化服务圈”。

  在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整体布局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占据重要地位。市、区、街乡、社村的一系列扶持措施,使得文化在老百姓身边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独拥两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是北京市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点抓手。

  8月18日上午,北京市召开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市委书记、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蔡奇在会上强调,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重点抓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

  何为“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一核,即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一城,即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三带,即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抓手;两区,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建设。

  其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作为“两区”之一,已经在北京取得阶段性成果。朝阳区、东城区已经分别入选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海淀区正在创建第三批示范区。朝阳区建立“3+1”模式、突出“统筹、共享、均等、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被媒体树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先进典型。

  7500余名基层文化组织员实现全覆盖

  北京市文化局介绍,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北京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文化局牵头,19个委办局参加。16个区也都建立了区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北京市文化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市、区、街乡、社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共有6815个,平均覆盖率达98%。全市共有6863个社区村,村(社区)综合文化室达到6585个,建有率达95.2%,市级公共文化服务和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几乎实现全覆盖。

  同时,全市街乡综合文化中心已有基层文化人才2299人、社区村群众文化组织员7583人,基本实现基层文化组织员全覆盖。这些基层文化组织员经过培训,要达到“六会标准”:会做群众工作、会组织活动、会指挥、会乐器、会编舞、会电脑。

  ■ 亮点

  五年投资上亿扶持实体书店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介绍,实体书店资金扶持工作已纳入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预计5年资金总投入过亿元。2017年,70个至75个申报项目将获得资金扶持,总额为1800万元。

  2016年,共有71家书店获得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项目的资金扶持。王府井书店等5家大型国有书店,分别获得100万元的资金扶持。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单向街书店等24家专精特新书店,获得几万元至几十万元的资金支持,中信书店等一批区域类书店也获得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还有20家农村郊区书店也获得金额不等的资金扶持。

  每年提供一万多场免费演出

  8月19日,一场高水平的民乐专场演出在首都图书馆剧场举行。现场观看的市民,全都没有买票,他们通过在网上预约免费欣赏演出。这是“首都市民音乐厅”2017年系列演出季的第一场演出,该活动今年预计举办15场免费演出。近年来,北京每年举办超过一万场公益演出,受益观众达400余万人次。这些演出整合了在京央属、部队、市属和民营文艺院团演出资源,以“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周末场演出计划”“百姓周末大舞台”等品牌为依托,向全市送去公益演出服务。

  ■ 个案

  朝阳30处工业厂房变身文创园

  建成唯一国家文创实验区,共培育160家上市文创企业

  密集丰富的免费表演、老厂房变身文化产业园、地区文化中心将探索支持青年文化创业和就业……近年来,朝阳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居民,成为北京首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

  首创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森林演出季、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新舞蹈国际艺术节,刚刚过去的8月,朝阳区文化馆“张罗”了三个全部免费的演出活动,每个持续半个月,给公园里纳凉的居民、戏剧和舞蹈观众提供了一场文化大餐。

  作为北京首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朝阳区致力于为居民提供丰富的、触手可及的文化服务。

  5年前,垡头地区文化中心开放,这座地上六层地下三层的建筑,设有舞台、剧场、阅览室、图书馆、咖啡厅、排练室、议事厅、电影院等。

  这座通体黢黑的建筑被居民称作“黑钻”。正是它,开启了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由三级到四级的先河。这里办起了颇有名气的五乡一街艺术节,成立北京市第一个地区级艺术团,试点出了“文化居委会”这种介入社区治理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眼下,香河园地区文化中心也已经建成,正在为开放做最后的准备。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说,将在这里探索“文艺工号”,为青年人创业和就业提供服务,“只要你给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中心就给你提供工位和各种资源。”

  数十处老厂房变身文创园

  与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相匹配的,是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

  朝阳区是昔日北京的机械、纺织、电子、化工、汽车等五大工业基地所在地,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老厂房。近年来,朝阳区一直在探索文化产业更新城市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旧厂房建设文创园的新模式。

  “在不新增一分产业用地指标的情况下,既疏解了非首都功能、提升了环境品质,也加快了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朝阳区已有30处工业厂房转型为798艺术区、751时尚设计广场、朝阳规划艺术馆、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懋隆文化产业园、郎园文化产业园等文创园,改造建筑规模总面积达到193.30万平方米。目前,该区还有正在改造的老旧工业厂房7家,待改造的17家。

  多年来,朝阳区全力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发展。

  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到2017年,通过实施产业高端化和梯次发展战略,全区文化创意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占据价值高端,辖区内培育了万达院线、宣亚国际、掌阅科技、创业黑马等160家上市文创企业(含新三板挂牌企业147家),区域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全国首个国家版权创新基地所在地,截至2017年8月底,朝阳区登记注册文创企业达8.2万家。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实习生 陈泽群

  ■ 活动预告

  今年文博会朝阳将开辟21个分会场

  第十二届北京文博会将于本月11日至13日举行,朝阳区今年将采取“1+21”模式参加本届文博会系列展览展示活动,即1个主展区+21个分会场。其中,主展区设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4号馆,以“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为主题,以“文化+”产业融合、全新互动体验为特色,百余个精品文创项目、品牌企业将精彩亮相,全面展示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和亮点。

  除主展区外,朝阳区域内的21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设立分会场,精心策划了百余场文化创意主题活动,面向市民开放,市民就近开心过“创意节”。包括2017年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北京欢乐谷第五届酷玩粉丝节、柏莱特影视文创全产业链平台创新日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