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在沸腾中爱这个世界

2017年09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2013年1月,“云知道”(熊培云、许知远、梁文道)携手宣传三人的新作。
《青年杂志》创刊号。
《羞涩与社交焦虑》
作者:(加拿大)马丁·M.安东尼
(加拿大)理查德·P.斯文森
译者:王鹏飞,李桃
版本: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
《嘻哈这门生意》
作者:(美)丹·查纳斯
译者:金晓宇
版本: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年6月
扫一扫关注
新京报书评周刊

  世界永不停止它的演变,但有的“变”如斗转星移让人猝不及防。过去这些年,从微博到微信,我们的苦恼、困惑和挣扎终于得到了宣泄之地。但遗憾的是,理性、真实,以及那多元的讨论,在这些立场和情绪中被抛弃了。公共讨论及其空间高度萎缩。单从技术层面望去,新媒体已改变了我们。

  同时,这也是一个沸腾的时代。喊着“丧”“中年危机”的年轻人正在被焦虑围困。《中国有嘻哈》终于落幕了,流行的潮流一波换了一波。我们守着这个时代并观察它。因为跟你一样,我们都爱着这个世界。

  

  时代

  “10w+”时代的“云知道”

  丧文化、鄙视链、中产焦虑,所有这些都像一部话题制造机器,生产着一篇又一篇的“10w+”。这就是我们所在的时代,一个看似崭新、却同样毁誉参半的时代。过去这些年,从微博到微信,我们的苦恼、困惑和挣扎终于得到了宣泄之地。我们身上有自己的生活苦恼,需要旗帜鲜明的立场,一针见血的情绪。但遗憾的是,理性、真实,还有多元的讨论,就在这些立场和情绪中被抛弃了。

  你可能早已注意到,前段时间围绕“许知远与马东对话”有一场接一场的网络热议,至今硝烟不熄。许知远说的“精致”与十万加的时代格格不入。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黑许知远已成一种网络狂欢。

  然而,就在四年前,一个叫“云知道”的“文艺青年偶像组合”还在中国文化公共空间被热捧。他们是熊培云、许知远和梁文道,名字中各取一字组成“云知道”。短短数年,中国的文化生态已发生了一种微妙转变。单从技术层面望去,我们时代的阅读需求已变,过程是微妙的,结局是面目全非的。但新技术从来不是末日。

  提前“衰老”的年轻人

  我们时代的年轻人正在被焦虑围困。我们困惑、迷茫,我们感叹大半生已定型,害怕日复一日再无改变。生活不易,我们甚至把父母辈说的“中年危机”拿来作为一种修饰外衣,声称自己也遭遇了这种危机,以叙述和表达内心的慌张。

  100多年前的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立,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出《敬告青年》一文。杂志次年改名《新青年》,以“德先生”、“赛先生”和新文学为提倡内容。年轻在彼时被认为是一种革新的能量。

  百年间,一辈辈年轻人,他们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数经变迁。有时,被赋予过于沉重的革新标签,有时,被推至波澜前方负重。而今,年轻人有了更多的自主,崇爱个性和自由,然而,生活让我们变得焦虑不安。到底什么是青年?什么是青春?这是我们逃避不了的问题。

  观察

  你的名字里,藏着你的出身

  微博上有个关于“怪名字”的热搜引起了很多网友吐槽:黄埔军校、黄青橙紫、王者荣耀……如今父母给孩子起名越来越复杂,花样翻新的四字名越来越多,平凡普通的两字名则越来越罕见。在起名这件事儿上,父母们大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何以如此?

  名字,堪称拥有跟脸一样的自我认同功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有自己的来历。一个小小的名字,成为人们自我讲述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暗示着一个人的来路和去向。

  怕见陌生人的“社交恐惧症”是病吗?

  同样是需要与人沟通这样一件事情,你更倾向于电话交流?当面交流?还是微信文字交流,或者电子邮件?看起来当面或者电话是更好的方式,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自内心地觉得——最好不要!

  很多人表示自己已经有了“电话恐惧症”,最怕电话铃声突然响起。而涵盖更为广泛的“社交恐惧症”也正在流行,“患者”们在网络上用包括段子、漫画在内的五花八门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有多么不愿意和人打交道,自称“社恐”。

  这些标签化的表达有蔓延开的趋势,所以,“社恐”是人群中一个性格偏内向的群体吗?还是真的需要治疗和干预的心理疾病?在网上自我倾吐的“社恐”患者们是在表达痛苦,还是一种不无诙谐的自嘲?《怕见陌生人,怕各种聚会,“社交恐惧症”是病吗?》用观察和采访提供了一种答案。

  流行

  如何看待当下流行的diss文化?

  热播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落下帷幕。随着节目的热播,“diss”这个词也走出嘻哈圈,成为大众文化中的流行语。比如,如果今天老板在公司找你麻烦,你可以说“今天被老板diss了”;又或者你看不惯某人的作为,你可以说“当时我就diss他了”……diss受到大家的热切欢迎,契合着年轻人的精神内核:反叛与不服从。

  这是个讲究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满腔的不同意见要发表,活出自己是最大的正义。或许正因为如此,《中国有嘻哈》才能在这个夏天横空出世,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嘻哈乐手们代表了diss文化的要义。

  栏目

  正确认识抑郁症

  9月12日是中国香港演员张国荣61岁生日。提起张国荣,除了电影屏幕上那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角色,最令人心痛的是他离世的方式:被抑郁症长久困扰的他一跃而下选择自杀。关于抑郁症:并不是心情不好,想开一点就可以解决的暂时性情绪化。正确认识抑郁症,不仅对于我们自身,对于那些我们关心的人来说,也十分重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最快速的手段,而尊重、接纳与爱,是作为身边人的我们更应该做的。

  发现艺术之美

  近年来,中国艺术欣赏市场日趋“火爆”,比如“此前‘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参观者摩肩接踵,展览的最后一天,闭馆时间已过去多时,在工作人员的极力催促下,观众仍流连忘返。”

  艺术的吸引力可见一斑。然而,怎样才更可能完成一次艺术鉴赏,探索其中的美?景区艺术被高度商业化的当下,又该如何穿透迷雾而直抵艺术本身呢?我们邀请美学学者朱良志,做客第13期“我有嘉宾”,为你提供他的回答。

  认清战争的真相

  《敦刻尔克》正在热映。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对战争的所有认识几乎都来自于书籍和影视作品。所以,惨痛、利益、屈辱、谋略、感动、气节、无奈……书本或影像中的哪些故事和场面,奠定了你对战争的认识?给了你最多的冲击?你对战争的认识,发生过变化吗?本期的话题似乎有些严酷,但是,也许在严酷中我们反而最能认清这个世界,甚至也最懂得珍爱那些宝贵之物。

  本期新媒体观察/新京报记者 罗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