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书情

书情

2017年09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废墟的花朵》
作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译者:胡小跃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8月
《奇点遗民》
作者:刘宇昆
译者:耿辉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9月
《洪宪帝制外交》
作者:唐启华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8月
《火与烬:政治中的成与败》
作者:叶礼庭
译者:黄天磊
版本: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9月
《生命的力量》
作者:林强
版本: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J.M.库切传》
作者:J.C.坎尼米耶
译者:王敬慧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为什么我们会上瘾》
作者:迈克尔·库赫
译者:王斐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文学

  《废墟的花朵》

  作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译者:胡小跃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8月

  自201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作品越来越多地被引入中国,这本《废墟的花朵》写于上世纪90年代初,带有莫氏作品常有的侦探意味和怀旧情愫。

  故事背景设定在1933年的法国巴黎,一对年轻夫妇在租借的公寓内死去,死因扑朔迷离。当天晚上,这对平时生活规矩的小夫妻,突发兴致去了酒吧和舞厅,过程中遇到四个陌生男女,并将他们带回家中,结果凌晨两人相继“自杀”,并留下“遗书”。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警察调查无果。直到30年后,一位年轻人得知此案,决定重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也勾起他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和回忆。

  显然,类似的破案是侦探小说惯有的情节,莫迪亚诺也坦承,自己一直有写侦探小说的欲望,但他的作品又迥异于一般的侦探小说。他更注重的是在破案过程中,寻找到自己迷失的身份,重返被遗忘的谜一般的过去,城市的景象和人情的温暖穿插于侦探叙事当中,而是否真的能破案并非他所关心的。因而,许多看似与破案主线无关的“闲笔”,反倒成为莫氏作品的主体,“侦探”不过是他诉说衷肠的外壳。

  科幻

  《奇点遗民》

  作者:刘宇昆

  译者:耿辉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9月

  随着刘慈欣与郝景芳相继获得世界科幻“雨果奖”,科幻文学在国内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潮。作为《三体》和《北京折叠》的译者,刘宇昆的名字也被媒体无数次提及。这位曾凭同一部小说,一举拿下“雨果奖”、“星云奖”和“世界奇幻奖”三项大奖的华裔作家,虽早已在科幻界名满天下,却甘愿做着“为人作嫁”的译介工作。他行事低调,不事张扬,不喜抛头露面,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这本《奇点遗民》精选了刘宇昆的22篇科幻佳作,探讨着数字化生命、影像化记忆、人工智能、外星访客等命题。当“奇点”来临,虚拟数据控制一切,世间万物皆归为一种算法,人类的生活将如何继续?能抵挡抛弃肉身去做数字永生人的诱惑吗?当人工智能主宰人类生活,普通人是去适应新的生态环境的变化,还是会发起一场对人工智能的战争?这些问题在此书中得到专业有趣的探讨,且充满诗意和人文关怀。

  历史

  《洪宪帝制外交》

  作者:唐启华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8月

  唐启华是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他博士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史专业,他的研究一直集中于晚清民国的外交史。相较于文化、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领域,对外交史的研究似乎有更高的专业门槛,非科班出身,难入其门。

  与许多用“温情”方式解读历史的学者不同,唐启华的研究严肃而克制,用扎实的史料作为支撑,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他此前的《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1912-1928)》等作品之所以获得学界认可,也主要因其考据的翔实、细致、全面。

  《洪宪帝制外交》以袁世凯政府短暂的洪宪帝制运动期间的外交为主题,主要使用中、英、日三方史料,讨论帝制期间三国之间的外交,兼及美、法、俄、德等国。袁世凯复辟帝制,在国内掀起反抗运动,需在国外寻求承认和支持,然而,袁虽有娴熟的外交技巧,却终未获得各国承认,并最终导致中日关系恶化,一场闹剧在各方声讨中戛然而止。

  社科

  《火与烬:政治中的成与败》

  作者:叶礼庭

  译者:黄天磊

  版本: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9月

  叶礼庭是俄裔加拿大人,出身名门望族,他的许多祖先都是俄罗斯和加拿大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的曾祖父是沙俄外交家,1860年签署《中俄北京条约》时俄方代表之一;他的祖父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最后一任教育部大臣,也是唯一未在十月革命中被枪决的沙俄末朝大臣;他的父亲则成为加拿大联邦政府的外交官。

  叶礼庭似乎走了一条不同于先辈的学术道路,他曾任教于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是加拿大广有影响力的学者和作家,他也关注人权、民主、公共安全、国际事务,曾获乔治·奥威尔奖、汉娜·阿伦特奖。但2005年后,这位著名学者逐渐走上从政之路,直至当选加拿大自由党党魁。这本《火与烬:政治中的成与败》,是叶礼庭的从政自述,他的政坛浮沉记,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对民主制度的反思。

  非虚构

  《生命的力量》

  作者:林强

  版本: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四川凉山似乎是一片被上帝遗弃的土地,艾滋病、麻风病、孤儿、吸毒、赌博……每一个外在标签后面,都有一长串说不完的悲凉故事。但外界对它的关注总是肤浅而短暂的,在消费完一个个悲剧故事,哀声长叹之后,人们转瞬遗忘。然而,摄影师林强没有。

  15年前,他因一次拍摄任务来到凉山,接触了一批麻风病人。这些麻风病人为了家人、村里人甚至陌生人离开家,独自前往山林中生活,主动隔绝于人世,外界对他们避之犹恐不及,鲜有人过问他们的生活。然而,15年间,林强走遍了凉山州大大小小的麻风康复村,与他们同吃同住,结为朋友,听他们讲述自己几十年的经历。在林强眼里,每位麻风病人都有讲不完的动人故事,他们虽身有疾患,却有常人的思想情感,他希望讲述这些故事,能够揭开凉山州麻风村的一角。

  传记

  《J.M.库切传》

  作者:J.C.坎尼米耶

  译者:王敬慧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库切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即便在众多诺奖得主之中,他也可以排在前列。今年上半年,《用人生写作的J.M.库切》和《库切文学评论集》相继出版,前者是英国学者大卫·阿特维尔对他的作品的解读,后者是他对别人文学作品的评论,但要系统了解库切的人生,恐怕还要细读这本《J.M.库切传》。

  这是库切唯一正式授权的传记,讲述了他人生70余年的经历,许多被歪曲的事实、被隐秘的历史都是首次公开。众所周知,J.M.库切极少抛头露面,不愿接受媒体采访,也几乎从不公开谈论自己,面对他人的提问,他总是用几个字或者几句话“搪塞”,外界对他的想象,大多来自他小说中勾勒出的亦实亦虚的“约翰”形象,但库切曾说“约翰”完全不是自己。谜一样的库切,终于把自己的人生故事交给了他所信任的传记作家坎尼米耶。然而不幸的是,在递交了《J.M.库切传》完整稿后不久,坎尼米耶便突发中风离开人世。

  新知

  《为什么我们会上瘾》

  作者:迈克尔·库赫

  译者:王斐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世间有无数种成瘾,烟酒、咖啡、药物、毒品、茶、性、赌博,还有暴饮暴食,频繁地看手机、没完没了地煲剧、永不停歇地买买买……成瘾现象如此普遍,又如此“迷人”,让人难以自控。在物质基础极大丰富的今天,可供成瘾的事物空前繁荣。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成瘾呢?这是一种心理欲求,还是一种生理本能?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操纵人类大脑成瘾的元凶”,在库赫这位世界知名神经科学家看来,“所谓成瘾,不关乎道德,而是大脑在作祟”,成瘾所产生的那种异乎寻常的快感,以及头脑中那个虚幻又真实的世界,是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成瘾是一种必须被正视的、慢性的、复发性的脑部疾病,它会让人经历吸引、诱惑、强迫和痛苦等一系列阶段,具有巨大的破坏力。读懂这本书,或许能有效戒除和矫正某些不良之瘾。

  本期书情主持:新京报记者徐学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