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来信

2017年09月18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叫停“家长签字”为何引发共鸣

  据媒体报道,这两天,浙江金华人的朋友圈中都被这样一条消息给刷屏了: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不再让家长为孩子作业签字。原来近日金东区实验小学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里面提到说“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

  这则消息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共鸣,很多人“奔走相告”,有人甚至表示已经感动得“泪眼汪汪”。

  批改作业,是老师的基本职责,不是家长的事,学校叫停“家长签字”,是教育责任的回归。其实学校都应找准自身的教育角色定位,明确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分工,避免责任混淆,堵住责任漏洞,杜绝让家长越俎代庖的现象。

  □李英锋(律师)

  “自助体检”的困难不在技术

  据媒体报道,不用到大医院排队,掏出微信扫一扫就可以检测尿样;无需老中医把脉,对准眼球拍个照就能诊断体质……随着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基层全科诊所,一幕幕令人耳目一新的就医场景不断涌现,或将彻底改变国人的就医体验。

  多年前,一些体检项目只能通过人工来完成,在显微镜下数细胞,成为检验科医生最常见的工作方式。如今,这种现象被彻底改变,自动检测成为常态。在最近两年,这类检验设备又实现了体积小型化,很多基层医疗机构都有能力购买这类检验和检查设备。

  但技术只是“自助体检”能否成为现实的一个因素,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些结果很难得到认可。当前,即使是同级别的医院,检查结果也很难得到互认,大医院更是不想接受小医院的检查结果。

  连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都难以实现互认,要想医院认可一个简单设备的检查结果,更是困难重重。

  由此看来,“自助体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共同认可的标准和体系。

  □罗志华(医生)

  “择校费被骗”家长也要反思

  据媒体报道,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小学,数十位家长交了近百万元“择校费”,结果却是一场空。近日,湖北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中心花园小区内,家长们将一名男子堵在屋内,要求他退还费用。已失去耐心的家长们,最终选择了报警。

  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往往会想方设法“择校”。在制度化、规范化路径走不通的情况下,一些人便想方设法地寻找那些有门路、有关系的“能量人士”来帮忙。这些“能量人士”向家长收取不菲的酬劳,声称用来打通关系,以帮助孩子可以上好学校,这些酬劳就是所谓的“择校费”。

  其实这些交了“择校费”家长并不是责怪骗子收钱,而是责怪他“收钱不办事”。倘若“花钱上名校”如愿以偿,这些家长不仅不会觉得这样做不对,反而会觉得应该如此。由此可见,正是对规则缺乏认同,他们才让骗子们有机可乘。所以该反思的不仅是骗子,还有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家长。

  □杨朝清(教师)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shepingbj@vip.163.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