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知识分子在互联网时代赚钱,还是要遵循互联网时代的法则。
最近,一篇关于北大薛兆丰老师的文章火了。文章称,从2010年起,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每年都在北大讲授《经济学原理》和《法律经济学》两门课。而如今,借助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薛兆丰的课程已有17万人订阅,以订阅价199元计算,进账估计超过3000万。
在小鲜肉动辄几千万的片酬面前,终于有一位教授证明了知识的价值,很多人感到解气。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几个听过薛老师课的小伙伴私下说,薛老师年轻时候的颜值,其实一点都不输小鲜肉,用那张盛世美颜去演戏,估计也能进账超过3000万。这当然是玩笑。
不过,薛兆丰老师赚到3000万,就证明了知识的价值?就证明其他教授也能赚到这个钱?恐怕下这样的结论为时尚早。
薛兆丰课程的火爆,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
首先,从学术素养来看,薛兆丰受过专业的经济学教育,足够支撑他的节目不断出产高质量的内容,将节目做下去。另外,薛兆丰本身就是留美博士,口才极好,时而夹杂一点点标准美语,声音富有磁性,讲的又是听众喜欢的经济学常识,他火起来并不意外。而且他还营销有术。千万别看扁“营销”,这其实并不是贬义词;而是说,薛老师找到了一套“经营”自己的方法。
当然,有些可能不是他自己主动来做的,而是随着他声名鹊起,有人发现了其价值,主动来为其包装,树立品牌效应。比如说,“老罗”罗振宇,经年累月地在他的节目中宣传薛老师,用自己节目的品牌与信誉给薛老师背书,也的确给薛老师圈了不少粉。
薛兆丰的火爆,似乎让人们看到了知识付费的美好前景。其实,对知识付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千万别以为,一个教授赚了3000万,其他教授都可以赚3000万;也不要以为一些教授赚了3000万,其他赚不到3000万的教授就挺无能。
现实中,有些教授注定是做不了知识付费的。陈寅恪先生名声倒是大,可如果把他拉到知识付费的平台,让他讲课,估计没几个听众。不消说那一口晦涩难懂的普通话,就看看他研究的那些历史,那些繁复的考据,估计也没几个人会续费。但你不能说,陈寅恪不是个好教授。
有人说,知识越来越贵,知识分子越来越值钱,知识付费是门好生意,这恐怕有点过于乐观。知识分子在互联网时代赚钱,还是要遵循互联网时代的法则。比如说,要懂得经营自己;比如说,要将产品细分,做到消费者的心坎里;还比如说,要有点颜值,颜值也自带流量。
□二号少女(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