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上一篇

全国137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

北大清华等42所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北京交通大学等95所高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王俊)昨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下称“双一流”)名单公布,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三所非“985”高校入选“双一流”

  记者注意到,一流大学建设的42所高校分A、B两类,A类有36所,B类有6所。北京共有8所高校入选A类名单,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此外,上海地区也有复旦大学等4所高校入选A类名单。

  B类6所高校为: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与此前39所“985高校”相比,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三所非“985”高校跻身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95所,北京地区共有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25所高校入选。

  “双一流”建设高校实现31省份全覆盖

  记者注意到,根据名单,“双一流”建设高校实现31个省市自治区全覆盖。

  “双一流”建设自2015年拉开序幕,2015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方案》中提到,多年来,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重点建设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

  随后,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加快“双一流”建设。

  今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指出,“双一流”建设“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 焦点

  1

  与“985”、“211”高校有何不同?

  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教育部在答记者问中表示,“‘211工程’‘985工程’将作为基础,发挥‘双一流’建设对区域、行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为何“双一流”中一流大学建设分A、B两类?教育部表示,这样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在6所B类高校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此前就在“985”高校名单中,而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三所高校此前非“985”高校,这次跻身42所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2

  如何从近3000所高校选出“双一流”?

  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

  据教育部官网,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在近3000所学校中,这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怎么进入专家委员会的“慧眼”?

  遴选认定过程分四步

  教育部表示,“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遴选认定过程分四步:

  第一步,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具体承担遴选认定和审核建设方案的有关工作。

  第二步,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

  第三步,确定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拟建设高校编制论证建设方案,经所属省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三部委。

  第四步,三部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采用认定方式遴选

  整个遴选过程中,专家委员会、高校都经历了什么?

  “不申报、不评审、杜绝不正常的人情来往”,教育部这样回应认定遴选过程。

  记者了解到,此次遴选认定采用认定方式遴选,依托第三方评价。

  认定方式遴选即先定标准,再遴选拟建设高校。其间,不组织高校申报,无需主管部门推荐,在确定一流学科建设范围时,专家委员会不对具体高校或学科进行评审,而是先论证确定认定标准,再根据认定标准遴选。

  专家不直接对某一高校是否纳入“双一流”建设范围做出评判。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表示:“专家委员会的结论都经过讨论、记名投票,且不允许委托投票。”认定标准对所有高校一视同仁,不区分中央高校、地方高校。

  此外,此次认定遴选依托第三方评价。确保认定遴选不与各类头衔的人才数量、各类基地平台条件等挂钩,纠正高校数人头、拼硬件、铺摊子等恶性竞争、短期行为。

  3

  入选名单就“一劳永逸”了吗?

  最大突破即打破终身制,建设若达不到成效,会予以调整

  记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建设”两字不可或缺,即“双一流”是一个动态建设过程,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

  教育部也表示,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双一流”建设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刘海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双一流”相较于之前的“985”、“211”来说,最大的突破就是打破终身制。“双一流”是滚动建设,5年一周期,过了一个周期,取得成效,才能进入下一个周期,如果达不到成效,会予以调整。

  “‘双一流’不是固化的身份,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进入‘双一流’的学校有了这个资格,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更快。当然已经进入‘双一流’的学校需要更持续的建设,不能放松”,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对新京报记者说。

  ■ 表态

  中山大学校长:一流大学要提供一流待遇

  “‘双一流’名单公布,你的大学入选了吗?”,名单一出,朋友圈就被刷屏。不过,入选只是第一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如何建设,学科方向如何凝练,建设方案如何编制,则是入选高校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北大校长林建华昨日在谈到一流学科建设时表示要加强跨学科建设。“一般地说,学校的学科是相对固定的,但我们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学科的最前沿常常是跨学科的。如果只针对技术问题、只在传统学科方向内打转转,是无法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和技术原创成果。北大将在队伍建设、学科布局调整、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管理机制体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学科综合性建设。”林建华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中大不仅要有一流的学科、教师等,也要提供一流的条件、一流的环境和一流的待遇。中大将在“三校区五校园”新建300万平方米校舍,已经投入大量经费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提供一流的条件。提高教职员工的薪酬标准,两年来员工薪酬有较大增长,今年也将适度增加。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

  A类高校(36所)

  北京(8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天津(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辽宁(1所):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1所):吉林大学

  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4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山东(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湖北(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2所):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广东(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1所):重庆大学

  陕西(2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B类高校(6所)

  辽宁(1所):东北大学

  河南(1所):郑州大学

  湖南(1所):湖南大学

  云南(1所):云南大学

  陕西(1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疆(1所):新疆大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外交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南昌大学

  河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西藏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石河子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宁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