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中国人民大学校庆纪念特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8:中国人民大学校庆纪念特刊

程天权 学生可靠好用是最高褒奖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程天权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2001年至2013年)。1946年生,1965年进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读本科,1980年至1983年进入复旦大学法律系攻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同济大学党委书记。2001年2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主要从事中国法制史、中国当代政治、中国高等教育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代表著作《中国民法史》。

  2001年2月至2013年4月,12载时光,是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程天权在人大工作的时间。这位在人大耕耘了12年的老书记,谈及人大校训时,无不自豪地说,“如果没有‘实事求是’,那老师们都去赶热闹、拿课题了,但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研究”、“不能虚头巴脑、不能看领导脸色”、“校训是人民大学的灵魂”。对即将来临的人民大学80岁生日,程天权笑称自己写了几句“歪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中国即我姓,人民是我名,教学齐努力,报答我国民”。

  刚来看到人大的艰苦条件曾流泪

  新京报:你担任人民大学党委书记12年,这12年间人大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人大的校训是“实事求是”,你也曾说自己是个“务实派”,你是怎么治学治校的?

  程天权:进入21世纪,人民大学发展特别快,社会上都评论这是一个黄金阶段,我想这个话是不夸张的。

  第一,本科评估达到了优,教育质量很好的。学科建设上,社科类三分之一都是全国第一。不管在北京还是在全国,人大都是稳固在第一方阵里面。

  二是咨政育人方面。人大学生不管是在党中央还是国务院,在各级政府里也有很多。

  三是不光是软件,硬件也是快速发展。这段时间,地上地下搞了大规模的建设,现在看到的很多建筑都是那段时间完成的。十几年里的建筑,超过之前50年盖的总面积。面积大,建筑质量也好,看了很提气。地下搞了60公里的管线铺设,人大校园不大,但管线就铺了60公里,因此下大雨学校不会积水。

  我来时,老师连办公室都没有,一个教研室能有一间办公室就算好的,老师中午休息要到马路对面的当代商场去,逛商店,我看了非常难受,都流眼泪了。上海一个中学的条件都比这好。现在,教授都有一间办公室,副教授两人一间办公室。

  当时,从校长到老师没有一个人住宿是达标的,后来搞校园腾退,把校园里面的家属宿舍搬到外边,外边的学生搬到校内,进行土地置换。搬出3000多家,搬出去的教师都极大地改善了住房条件。

  没有“实事求是”,老师就都去赶热闹了

  新京报:校训是一个学校精神的凝练表达,你觉得人大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校训的精神?

  程天权:风是看不见的,气是看不见的,但风气是实实在在的。学校文化包括校训、校史、学风、教风,我把这些都看成一种文化,都是一种校训。

  我们的校训是“实事求是”,这个词太熟悉了。1941年5月,毛主席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办大学就是培养人才,就是根据中国情况解决中国问题,不能虚头巴脑、不能看领导脸色。

  我们的学生敢于在计划经济时候讲要搞市场经济,敢于在江青如日中天的时候批评江青,张志新姐妹俩就是我们学校的,她不畏权威,敢于提出批判,对学弟学妹来说,这是一种底蕴,是为了真理死都不怕(的精神)。

  我们有一个老师没拿过一个课题(经费),10年时间,每天拿着茶缸第一个到图书馆,最后一个出图书馆,他叫方立天,是研究宗教哲学的。10年来,他写出两本哲学书,一出来就是“大家”。我们有很多这样的老师,如果没有实事求是,他们就去赶热闹了,他们拿课题很容易,但他们不去追潮流、凑热闹。

  “实事求是”是校训也是人民大学的灵魂,人大的人站在体制内、主流上,与党同心同德,但并不是说放弃自己的研究,不讲学术、不讲科学、不讲真理,而是要努力去探寻事物本身的规律,努力去找到全球化下中国怎么走健康的道路。

  人大学生可靠、好用是最高褒奖

  新京报:这种校训对人大学生的影响是什么?

  程天权:我经常讲,“三个校”我特别关注。一个是校园,这是老师学生教学相长的场所;第二个是校史馆,回顾学校历史,使你感到荣耀,很来劲,第三个就是校友,我们的“产品”,他们出去了很优秀,被社会好评。

  社会上对人大学生的评价是好用、可靠,一开始我觉得这个评价有点低,但后来想了想,这是最高的评价,可靠就是忠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不可靠再有本事也不行,德行非常重要。所以,可靠、好用就是最高的褒奖,而这些就是从校训、学风、教风里来的。

  不要去比官大小,问心无愧最好

  新京报:人大建校80周年了,有什么话想对人大说?

  程天权:人大迎来80周年,我写了几句“歪诗”,“中国即我姓,人民是我名,教学齐努力,报答我国民”。人大的师生对校史、校训非常清楚,对校风、学风尊重,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兢兢业业做着高等教育。我对学校发展,很有信心。

  新京报:有什么想对人大学子说的?

  程天权:跟过去比,他们条件非常优越。他们在人生最好的阶段,身强力壮、记忆力好、理解力快、没有思想包袱、勇敢、没有条条框框,应该努力去学习,努力去了解社会,努力了解老百姓真正想要什么。

  将来不管做什么工作,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人生价值就实现了。不要去比官大小,问心无愧,这是最好的。

  学校文化包括校训、校史、学风、教风,我把这些都看成一种文化,都是一种校训。办大学就是培养人才,就是根据中国情况解决中国问题,不能虚头巴脑、不能看领导脸色。——程天权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俊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朱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