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德国大选,极右翼何以崛起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德国政治是非政治化的,没有根本对立的政治观念和思想的对撞,只有具体政策的分歧。

  德国大选曾被认为是最没有悬念的一次大选,甚至有些沉闷。但是结果出来时,很多媒体还是用到了“历史性的失败”的措辞。原因何在?

  不在意料之中的是,德国的政党格局出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大的变化,极右翼的选择党不仅过了5%的门槛,而且成为联邦议会的第三大党。选择党“登堂入室”,才是这次大选最大的新闻,德国的政治气候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曾经被认定为政治不正确的观念,从理论数据上来说,已经变成了10%以上的德国人的观念。

  选举结果出来之后,默克尔不再是焦点,虽然她依然可以开启自己的第四个任期。但这个任期里,她需要处理德国政治体系中的一个漏洞,即如何将极右翼思想从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中排除出去。

  而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极右翼思想与默克尔的政策是相杀相生的,谁要为极右翼政党的崛起负责任呢?默克尔!

  极右翼政党的底色还是德国的民族主义,在战后相当长时间里,民族主义在德国是政治不正确。所以从1945年以来,极端主义思潮为主体的政党,从来没有在议会中拿到一个席位,而这一次,不仅拿到了席位,而且成为第三大党。那么,何以至此呢?

  极端主义思想以反伊斯兰、反移民作为包装。在选择党的竞选海报中,曾经出现这么一个画面:一个怀孕的白人女性说,制造新德国人?还是我们自己做吧。这是选择党崛起的背景。默克尔接收了100万难民,其中90万都不是合法的。再进一步说,战后德国吸纳了大量的穆斯林移民,多元主义移民政策之下,移民二代、三代并没有融入到德国主流社会文化之中。

  排外思想,在之前很容易被贴上“新纳粹”的标签,但在难民影响德国人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加上出现恐怖主义袭击事件,排外思想就被很多人接受了。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选择党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来自东德地区的支持,有些选区五分之一的选民投给了选择党。东西德合并之后,两德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但是没有消失,在外来移民和文化的冲击之下,“德国人”的身份再次被激活。

  著名银行家、企业家、英国汇丰控股集团主席斯蒂芬·葛霖在新书《不情愿的大师》中直言,“新德国清楚地表明,德国土地上古老而强大的地域特征,依然是德国身份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来源,它承载着真正的政治意义。”

  这次选举意味着德国政治方向已经悄然转变,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德国政治是非政治化的,没有根本对立的政治观念和思想的对撞,只有具体政策的分歧。而现在,选择党的崛起代表着德国民族主义身份政治的崛起。

  默克尔,一个来自东德的科学家,成为新德国的总理,但是现在她面临的是如何真正消弭东西德之间的身份隔阂,这一任务应该是默克尔从政几十年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孙兴杰(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