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证了人民大学哲学系继1956年成立以来走过的风雨历程,陈先达表示对这里的一切都“感情很深”。自1953年作为北上知识分子的一员,步入这座以培养新中国建设人才为己任的校园,陈先达的一生从此和人民大学的历史交织在一起。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这不仅是八十年来人大学子始终谨记的校训精神,更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创新和教学科研中始终如一的求索和实践。
为学
去人大结缘马克思主义
“那时是北方的干部南下,南方的知识分子北上,几乎是个对流的形势。”1953年,提前一年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的陈先达,和一火车华东各大高校的毕业生一道,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北上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23岁的陈先达当时并不知道什么叫哲学,只是被分配到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班哲学分班读研究生,才从此与人民大学和哲学结缘。此后三年时间里,教学课程主要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外加四门政治课、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及部分自然科学。
1956年,正逢人民大学哲学系刚刚成立,陈先达毕业后直接留校当教员。直到1964年,人民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陈先达被调到所里工作。1970年人民大学因为动乱被解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一度并入北京大学,直到1978年人民大学复校,才又重回母校怀抱。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工作期间,除了带学生,陈先达更多把经历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研究上,其间合著《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是国内第一部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整个理论包括它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整体综合叙述的专著;完成《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被称作“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学术进展和学术成就的最重要影响的哲学论著之一”。
为师
哲学系发展需形成合力
1987年,陈先达被调回哲学系当系主任,连任两届,一共十年。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处在文化思想热潮,人文社会科学相对活跃的阶段,“哲学系历来是人民大学的一个大系,我们最高的时候有150多位教员。那个时候学习氛围很好,哲学在当时还是比较热的,冷落是后来市场经济冲击。”
彼时哲学系学科建设“还没有太大的变化”,教研室已经增多,但都远不及现在这般规模,陈先达回忆,“当时主要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主要的。还有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逻辑学,美学……科学哲学还没有独立,伦理学已经开始有了,但都比较小,没有现在这么大。”
陈先达曾在《光明日报》刊发的《哲学的困境与中国哲学的前景》中写道,“当代中国,哲学系已经是一个哲学大家族……这个变化是哲学学科的进步和发展,但也容易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各个二级科学筑垒自守、彼此隔绝。”问及对哲学系的展望,陈先达表示,“我就希望哲学系,能真正落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问题,各个学科之间不应该是分裂的,应该相互支撑。”
为民
“要能回答中国问题”
“离开国情,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很多问题是分析不清楚的。”陈先达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学术的面向,“马克思主义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不要把它单纯看成一个政治。”
近年来,陈先达越来越关注社会文化议题,希望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文化问题,对现实问题做出回应,《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相继刊发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引发学界热议和强烈反响,“文章一定要面对现实,能够回答中国问题。”
这种“面对现实”的态度与中国人民大学八十年来“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也相互印证。“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适合我们自己国家需要的,这是最重要的。我们输送的人才也应该是有利于我们自己国家的建设。”陈先达强调中国人民大学与其他高校相比所独有的任务和定位,“人民大学,因为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国内的地位和在世界的地位是不一样。从哲学社会科学来说,它在国内的地位,那应该来说还是在前列的。”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继续在人文社科领域保有影响力,提升国际地位的同时,在陈先达看来,只有认清自身使命,回应社会与时代的需求,才能让大学重回立学之基,治学之本。
■ 对话
哲学与生活 “用它就有用,不用就没用”
新京报:怎么看待哲学和生活的联结?
陈先达:人们对哲学的用途体会不深,主要是不知道哲学的看法。哲学的特点就是,作为一种智慧之学,它提供你看问题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我写过一篇文章,就说如果你不懂哲学,化验单可能都看不懂。我就碰见个人,他肺部透视,化验单上面写“未见异常”。他就说,你得告诉我究竟有没有问题。医生说,我不能说没有问题啊,只能说我没看到问题。这就是不同的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客体的存在和主体存在的反映。但他没有这个概念,所以看不懂。
你对医生的误诊,用哲学的观点来看就可以理解。医生的认识也有局限,而且思维发展是个过程,病灶也是发展过程,所以,你说哲学,哪里不需要吗?哲学,不用它,就没有用;用它,就有用。从生老病死到治国方略,到处都有这个问题。但要说它实用,就难说了。因为它不是一种技术性的东西。
哲学与社会 没有历史的观点不能理解当代中国
新京报:如何用哲学的观点理解当下社会?
陈先达:那时我在北京上研究生,要回一趟老家非常困难,起码得六天。到武汉得停,没有长江大桥,等坐船到武昌,再上火车,到长沙,又得住一晚。所以我老跟学生说,你看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没有历史的观点,就不能理解变化有多大,就不能理解当代中国。
现在很多人以为中国从来就是这样的,它不是这样的。因为很多社会建设,不像设计一个建筑物:造房子有蓝图,按蓝图做。社会不可能完全是建构性的。它是实践性的,它是边走边摸索,边看边调整。现在我们很多人享受了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红利而不自觉,认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不是。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需要有生活经验,要有经历、有阅历,才能懂。要不然,全是教条。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佳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