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文娱新闻·少数派报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文娱新闻·少数派报告

香港金牌音乐人凭借《伊莎贝拉》《如果·爱》等影片拿下八座金像奖,接受新京报专访分享幕后故事

金培达 戏不好,配乐也拯救不了

2017年09月2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金培达近年来投入到了舞台剧、歌剧方面。

受访者供图
金培达电影配乐作品(从左至右):《如果·爱》《忘不了》《星愿》《武侠》《伊莎贝拉》《七月与安生》。 图片来自网络

  他是一位电影配乐大师,《七月与安生》《寒战》《如果·爱》等风格迥异的电影配乐均出自其手,并先后为他拿下了八座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奖;

  他在华语流行歌坛留下过重要足迹,在郭富城、张柏芝、周笔畅、陈小春等多位歌手的专辑内页里,都可以看到他的名字;

  近年来,他更转战音乐剧、歌剧领域,在今年合作歌剧《林徽因》时,就连导演田沁鑫都坦言,她一直“无条件的投降式”服从于他。

  他就是出生于香港的金牌音乐人——金培达。前不久,金培达接受了新京报专访,日常生活中笑容可掬的他,在切换到工作状态时,一秒变得严肃认真起来。当提及缘何具有如此旺盛的创作力,金培达分享了自己的秘诀,那就是面对音乐、面对创作时,要永葆敬畏和好奇,“任何时候,都不要太快地进入不以为然的状态。”

  1 母亲曾建议他去当律师自小喜爱邓丽君卡朋特

  在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酒吧、夜店里的乐队演奏文化已经十分成熟,金培达的父亲,就是一位昼伏夜出的乐队键盘手。“不过,你可以从一些香港电影、话剧里看出,在夜总会里弹钢琴,在当时并不是一个高等的职业。所以我母亲总告诉我,你那张嘴既然那么能说,就去当律师吧。”金培达说,“所以即使家里有钢琴,也从来没人教给我。”

  14岁的时候,金培达前往美国就读中学。虽然家里人并没有刻意培养他的音乐天赋,但从小听邓丽君、卡朋特长大的他,有一天还是对音乐动了心思,“我学的第一个乐器是萨克斯,学了一年多。”后来,他考入旧金山州立大学,开始面临所有大学生都要经历的第一道难题:选专业。“当时很多人都要念工程师之类的专业,而我最初也没有想要选音乐,因为觉得肯定不行啊,人家还有八岁钢琴神童直接升上来念书的,我听歌呢,都是听流行歌,这不搭边。”不过,金培达最终还是选择了作曲系,“因为我当时看到学校那本介绍课程的书,我就发现,好像什么都能学啊,还有课程叫家政,原来这个都能拿学位。所以后来就决定说,我还是要读自己喜欢的。”

  进入作曲系之后,喜欢流行音乐的金培达接触到了另一个世界,“刚开始,老师说你们要写二十世纪音乐,我还心里想,现在不就是二十世纪吗,当然写二十世纪音乐了。后来才知道,他说的二十世纪音乐是二十世纪的学院派音乐、学术性音乐。”后来,金培达开始频繁出没图书馆,认真研究古典音乐,“然后我就觉得,这个领域真是创意无穷,自己也非常喜欢。所以我的学习过程是很混杂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在做现在的工作时,不会对任何音乐产生偏见。”

  2 《E.T.外星人》看了三遍曾三天就写完一部配乐

  1995年左右,正是《星球大战》风靡全世界的黄金时期,这部系列电影的配乐专辑,在全球卖出了上亿元。当金培达在美国完成学业,回到香港后,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也开始接触到了彼时相当热门的电影配乐工作。“其实我一直非常喜欢电影音乐,像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我看了三遍,每一遍都非常触动我。不过在回香港之前,我自己一部配乐也没做过。”

  在金培达刚入行的时候,正好是数码与胶片摄像交接的年代,“当时导演就会去午夜场看观众的反应,有些观众可能很喜欢,也有些观众可能张口就骂了。导演回去之后,就根据这些民意反应再继续剪辑,‘音乐不行,重复太多了,要改一下’我们就用午夜场来判断。”也许是天赋使然,金培达的第一部配乐作品《孽恋》就受到了好评,后来,他又陆续为陈可辛导演的《嫲嫲帆帆》,以及邓衍成《狂野三千响》担任配乐,“《狂野三千响》讲的是一对劫匪的故事,那应该是我最短时间内做出来的作品,大概只有三天。那三天里我就疯狂地工作,基本上就是不睡了,但是后来还是根据午夜场,改动了一点点。”

  如今,金培达已经凭《星愿》《如果·爱》《伊莎贝拉》《十月围城》《寒战》《七月与安生》等电影八次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其中,《伊莎贝拉》还一举拿下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使金培达成为第一位问鼎该奖项的华人。

  【关键词】

  感性

  从事创作的人,大多比较感性,金培达自言也是如此,“当然我不是容易大哭的,只是相对容易触动,对情感比较敏锐。我不会刻意要压制它,但是也不会泛滥。”如今的他,依然保持着常看电影、看书的习惯,“我很喜欢看美剧,最近最爱的是《冰血暴》。不过现在尽量多学人家要放假,因为我很容易投入工作,工作起来,就吃饭睡觉啥都忘了。”

  流行音乐

  在电影配乐里徜徉多年,金培达的笔下也诞生了不少优秀的电影歌曲——张柏芝的代表作《星语心愿》,周笔畅的《号码》等,都是他妙手得之的作品。除此之外,金培达还为陈奕迅、陈小春、张学友、陈冠希等人创作、监制过歌曲。不过,他谦虚地表示,在流行音乐领域,自己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

  舞台剧歌剧

  近几年来,他把电影配乐之外的更多心思,投入到了舞台剧、歌剧方面,从《天龙八部》开始,金培达已经为《妈妈再爱我一次》《爱上邓丽君》(2014年版)《啊!鼓岭》《犹太人在上海》等多部舞台剧担纲音乐部分,今年,他更是首次挑战歌剧,与导演田沁鑫、编剧庄一合作的歌剧《林徽因》,也激发了他别样的音乐灵感。

  配乐

  对于音乐在影视、戏剧里面的作用,金培达认为,更多还是要取决于故事本身,“很多人可能会说,音乐救了这个电影、这个戏剧,但其实这个是假的,没有这样的事。因为那个戏啊,如果本身真的不好的话,音乐是救不了的。比方说一百分满分,一部戏拍出来只有五十分,配乐方面我可能帮他加个十分,已经算很厉害了,那这样也就变六十了;但是如果你有本事拍一个八十分的戏,那我好好地做再加十分,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