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学科结构决定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及水平,学校管理上的改革也往往与之相适应。在高校改革的过程中,学科改革往往成为“龙头”或“抓手”。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烽火中诞生的中国人民大学,其建设与发展历程始终与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也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学科特色。
8月24日中午,忙完手头的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急忙赶赴机场,他要为即将在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举行的一场开学典礼做准备。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的联合培养硕士课程将迎来第23届新生。在香港回归之前,两所法学院的院长已意识到回归后需要一批了解内地法律的人才,该项目于是在1995年应运而生,迄今为止已培养千余名熟悉内地和香港法律制度的高层次法律人才,“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袁国强也曾是这个项目的学员。”
这只是中国人民大学发挥其影响力、为国家服务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养,都一直贴近时代需求,自觉地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服务。
人文社科的一面旗帜
6月30日,国内首个党史党建研究院落户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最早便是在人民大学开设,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高校中招生历史最悠久、教学研究体系最完整、人才培养层次最齐全,以中共党史命名的专门学科体系。
长久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一直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经常在学术、思想和教学研究上担当“先锋”的角色。我国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哲学、经济、管理、法律、新闻、党史、外交、政治、信息管理等学科或专业,不少是人民大学最先设立,然后走向全国。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曾著文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由具体学科专业所组成的有机系统,构成了一定科学领域知识的总体框架,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发展的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中国人民大学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和特色著称,在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多个学科的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发挥着先导和示范作用。
1953年10月4日,时任人民大学校长的吴玉章在总结三年成就时说道:中央交给中国人民大学的任务是,第一为国家培养建设骨干;第二改造旧的高等教育,树立一个新型大学的典型。
“上世纪50年代初,以八大系为基础的学科设置决定了之后人民大学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今天的办学特色与学科发展特点。”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认为。
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大学也走过了一段风雨历程。1978年复校时,全校共有15个系24个本科专业,并率先在国内建立经济信息系,首先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相结合,培养信息处理现代化专门人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还创造了许多“第一”,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是新中国第一个人口学研究基地;劳动人事学院是由国家劳动人事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创办的首个专门学院;1990年,首批在全国招收与培养中国自己的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26个博士点也是在全国率先设置。
如今,人民大学已发展成一个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3年初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人民大学共有9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排名第一的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经世济民的治学情怀
人民大学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旗帜地位正是学校学者和校友“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精神的外在体现。
李立国说,诞生于战火中的中国人民大学,在创办时就把为革命培养人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作为办学方针,人大的老师、学生也都继承了这种“以天下为己任”和“经世致用”的传统。
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因为思路开阔、富有开拓性而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人民大学也成“智库”之一。以法学为例,从1986年“中南海讲法第一人”孙国华教授为领导人讲授《法的性能和作用的几点认识》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开启了教授为中央领导同志讲课的历史。王轶说,人大法学院的教师参加了新中国宪法和所有重要法律的起草、修订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参与了所有重要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论证、起草、修订等工作。
与此同时,人民大学在80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20多万名共和国优秀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也成为刻在他们身上的烙印。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原主任、现京东集团副总裁孙志祥在1992年考入人大社会学系。他回忆说,社会学系老师在授课时都会注重将基本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关注实践,大三时学校组织社会调查,让包括他在内的社会系学生们有机会到全国不同省市,了解真实的社会,“我去了四川,去街道、乡镇、银行做问卷调查,锻炼很大,收获也很多。”这段求学经历对他所从事的社会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对中国改革开放影响最大的两篇重要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方风来满眼春》皆出自人大校友之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胡福明曾在回忆母校的文章中写道,“我认为,我在人民大学学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两点,一是真信,也就是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科学的理论体系,二是真学,就是学马克思主义,是把它作为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来学的,不是作为吃饭的饭碗,谋利的工具来学的。这是我在人大读书期间悟出来的。”
与时俱进的学科变革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成为中国大学的发展目标。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和“进入一流前列”的要求,也明确了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
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刚刚印发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中国人民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14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对人民大学而言,未来几年也将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冲刺阶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有‘形’更要有‘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曾在《人民日报》上刊文提出,中国大学在建设“双一流”的进程中,必须寻求和确立自己的“魂”,把“中国特色”注入大学建设的“魂”之中,体现中国一流大学的学术自觉和文化自觉。
按照人民大学的“十三五”规划,作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鲜明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在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击的过程中,人民大学将继续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为学科布局,不断提高学科发展水平。
回顾以往,李立国说,在不同时期,人民大学的学科结构经历过多次变革,都是从实际出发、贴近当时的时代需求,为时代演进而服务。
建校伊始,中国人民大学首期开设的大学本科8个系,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借贷系、贸易系、合作社系、工厂管理系、法律系与外交系,全都是为了培养新中国急需的财经、政法、外交人才而设立的。
上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人民大学也加快了专业改造与调整步伐。1993年学科调整中,人民大学原有的51个专业(相当于二级学科)中,有17个专业在当年暂停招生或停办,同时新建14个专业于当年招生,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做了相应变动。
李立国在收集史料时发现一篇刊登在1993年1月29日《人民日报》上的报道,详细报道了人大的此次学科调整,“消息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而且还专门为此配发了评论,可见当时人民大学的学科调整力度之大。”
进入新世纪,人民大学最突出的变化就是鲜明地提出要建设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按照新的学科思路,人民大学陆续组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和统计学院等。与此同时,对人民大学而言,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合理的学科结构始终是追求目标。在强化原有人文社会学科优势的同时,对信息学院、环境学院和数学系等理工学科的改造和重组也陆续展开。
正如靳诺所说,“一流学科建设并不代表只发展优势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的各个学科类似有机关联的生态系统,既有乔木,也有灌木,它们相互支持,共同生长,科学研究就是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发展的。拿人民大学来说,以9个排名全国第一的学科为龙头,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建立了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 对话
课程改革未曾停歇
●王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发展规划处处长
Q: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人民大学又将如何提升国际影响力?
王轶: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的主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不仅人民大学如此,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学科也是如此。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如果不能跟国家的发展战略、民族的命运相联系,它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对人大法学院而言,一方面,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参与到重要的立法进程中,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域外的法律,同时还要把我们对法律的理解和看法介绍给域外的国家和地区。我相信,将来,超国家形式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现实存在,我们要在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Q:你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王轶:让学生成为他们想成为且适合成为的人。这要求学校能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课程模块。我们一直在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培养模式,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的改革和调整也一直未有停歇。目前,人大法学院正在力推的是课程体系改革。
Q:科技革命将对未来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带来哪些影响?
王轶: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创新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这也是全世界法律法学工作者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的法学院也首次有机会跟世界其他顶尖法学院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谁能率先给出具有解释力的回应,谁就在法学研究中处于引领地位。
就问题而言,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思想资源和分析框架,从根本上回应新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制度层面的问题就更多了,比如无人驾驶机动车的时代,如交通肇事致人损害如何进行责任承担、隐私保护、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无法律边界等。
■ 校友故事
大牛(Daniel Newham)
英国人,北京无休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国际部总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级中国法全日制硕士生。
英籍人大毕业硕士大牛:学法律得到“无形收获”
“和谁我都争,谁争我都不怕;我热爱正义,其次是法律;双手烤着人大之火取暖;毕业了,我也准备出发了。”2016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2016届法学院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上,作为毕业生代表的大牛把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生与死》改编成了“人大法律人版”。
“我,一个英国的人大研究生代表同学们发言,是破天荒头一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大牛依旧很激动,在他看来,这“说明了人大海纳百川的胸怀,说明了人大的国际视野。”
重回“母校”学法律
身为演员、主持人的大牛已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说起为何在2014年突然跑到人民大学读硕士,大牛笑称自己有“母校情结”。原来,大牛此前曾在人大学习过中国文学,因为从小对法律感兴趣,决定重回高校学习,人大开设的全日制英文授课的法律硕士项目便成为他的首选。
从2014年至今,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许多和中国每个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法律和修正案,其中包括:环境保护法、行政诉讼法、食品安全法、广告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反家庭暴力法、反恐怖主义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慈善法,等等。
“人大法学院的教授们用流利的英文,给我们来自海外十几个不同国家的学生讲中国法,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大牛说,教授们在教学中引入大量案例,一遍一遍地讲解,“哈佛大学毕业的郭锐老师常组织课堂讨论,会介绍一些特别有意思的案例。有些老师还参与其中一些法律的制定,他们也会在课上讲述自己的方案。”
正是在一门门课程一个个案例的讨论中,大牛和同学们逐步了解中国政治、了解依法治国在中国的含义,“同学来自不同的国家,有普通法系也有大陆法系,他们可以从比较法的角度研究中国法律。而我本科虽然没有法学背景,但也不会有死的概念,可以提出不同的声音。”
更多是无形的收获
大牛说,就读期间,他还有幸参与了2015年的“VisMoot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辩论赛”,这次经历让他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相关机构以及判例研究有了更深刻认识,“要提前做很多准备,了解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熟悉公约、相关条款的过往案例等等。也会有很多大律所过来观战。”
如今,大牛依旧从事喜爱的传媒行业,在他看来,学法律不一定要成为律师,更多的是无形的收获,“更关注中国的法律和政策,看一些简单的法律文件,马上找出潜在的风险。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觉得自己是法律人,思维更具逻辑性。比如在参加《一虎一席谈》时,我习惯性地先考虑观点是否有事实依据。”
双一流
日前,《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中国人民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共14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国家级
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
教育部
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
北京市
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
基地
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示范
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排名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3年初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学科排名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排名第一的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