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张创作专辑《Kids Only》发行,接受新京报专访,谈创作及日常
晚上7:30,场馆内的灯光准时暗了下来。在不绝于耳的观众尖叫声中,窦靖童被闪亮的外套包裹着,大步登上舞台。当她解释起那个前卫的“表弟头像”封面由来,二楼媒体区的每个人都开启无影手模式,迅速敲击着键盘,争当发布这个万众关心回答的第一人。但当聚光灯变换成迷幻又绚烂的舞台灯,乐队成员走上台拿起各自的乐器,窦靖童开始开口唱出新歌,所有人又在黑暗中停下了敲击的动作,专心地盯着这位20岁的女孩,不愿意错过每个音符。
这是采访前一天,9月26日晚上,窦靖童在北京糖果三层,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共同举办她的第二张创作专辑《Kids Only》分享会。第二天下午,窦靖童与新京报记者面对面聊起了这张专辑,对于会不会介意有网友认为她的音乐有窦唯和王菲的影子,她坦然回答,“其实有的话,也再正常不过了。我是我爸妈生的,不然呢?”
自由随性
“从小被迫放手,对长大的我很有帮助”
新京报:专辑叫《Kids Only》,那你觉得,“大人”的世界是你不想参与进去吗?
窦靖童:我觉得大人、小孩可能都不是我,这是一种状态吧,就是我不想要变得死板,或者说,我不想把自己框住。
新京报:是不是因为从小到大在香港、北京以及国外很多地方生活过,给了你这种自由的心态?
窦靖童:我觉得是有关系的。经常搬家也好、去别的地方也好,在很小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即使离开了,也不代表这个东西就再也不会在了。第一次搬家的时候,确实很痛苦,因为要跟学校的小朋友说拜拜了,然后习惯的住所也不能再住了,你要搬到另外一个地方。但很快的,就算当时再难受,你搬到那个地方,过一段时间,又会习惯的。所以从小开始,你就会意识到,当时不管再怎么样,那些情绪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事。因为你从小就被迫要放手。我觉得这个东西对我长大了之后,很有帮助。比如朋友也不一定说是要天天见面,可以偶尔见一次,但是大家还是会很亲近。
爸爸妈妈
“妈妈比较喜欢《Wu》这首歌”
新京报:这张专辑在发布之前,有爸爸妈妈和好朋友听吗?
窦靖童:目前还不知道我爸听到没,我妈还挺喜欢的,她比较喜欢《Wu》这首歌,说“哟,写中文词儿了呀。”
新京报:好朋友呢?周冬雨和马思纯她们,会比我们优先听到你的新歌吗?
窦靖童:她们俩我没有传。因为她们工作也比较忙。所以我一般都是传给同样是做音乐的朋友。(笑)
新京报:如果有网友评论说,这张专辑有父母的影子在,你会介意吗?
窦靖童:我觉得其实有的话,也再正常不过了。我是我爸妈生的,不然呢?不过我也不是刻意去这么做。但是你知道,比如说新出生的一个婴儿,鼻子好像妈妈,眼睛好像爸爸,这是一个道理。但我自己做的时候,我不会说,哇,这个好像我父母。我只是在做自己想要做的,没有想那么多。
失望希望
“我做音乐,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回报”
新京报:你一直都说,“音乐是无法交流的”,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
窦靖童:因为音乐里有很多东西,是不能用文字传达的。我觉得语言就是很多人说,就是非黑即白,但是音乐就是灰色地带,它可以描述的东西是很细腻的。
新京报:从上张专辑到现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你去日本、英国、美国等地做过演出,有没有收获令你成长的音乐养分?
窦靖童:有一次,我去英国做Bastille乐队世界巡回演唱会的开场嘉宾,他们演出都是在体育馆,而我没有在体育馆演出过。他们有一个传统、有一个仪式感的东西,就是每次演出的最后一首歌,会请所有开场嘉宾上台一起唱。所以最后那一刻,上了台音乐响起之后,整个体育馆的人就“哇——”然后各种灯光下,几万人在唱那一首歌。那一刻,你就会觉得,那个能量太厉害了。
新京报:你会希望有一天也能站在这样的舞台吗?
窦靖童:我不会有任何的期望、期盼,因为我相信一点就是,失望来自于期望,所以没有期望,就不会有失望。而且我做音乐,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回报。所以它发生了,那就是我的福分;它不发生,那也不会影响我继续去做这件事情。
窦靖童新专辑封面非常“另类”,为什么会用表弟照片做封面?
>>>更多内容详见C03版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畅 实习生 叶彬彬 主办方供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