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书评周刊·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书评周刊·文学

女巫的子孙 难能可贵的举动是善行而非复仇

2017年09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Margaret Atwood,1939-
加拿大著名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1985年发表幻想小说《使女的故事》令她一举成名,获提名普罗米修斯奖和星云奖,以及英国文坛最高荣誉布克奖。她曾四次提名英国布克奖,2000年终以小说《盲刺客》摘得这一桂冠。
《女巫的子孙》
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沈希
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8月

  评审团

  随着美剧《使女的故事》热播,78岁的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再次出现在大众视线之内,最近她的新书《女巫的子孙》还“惊动”了大文豪莎士比亚。《女巫的子孙》是阿特伍德根据莎翁临终剧《暴风雨》改写的小说,她将莎翁时代的“已经发生”变成当下的“正在发生”,故事当中上演了一出文学女王与旷世文豪的隔空对话。

  作为莎士比亚晚年最后一部完整作品,《暴风雨》讲述了复仇与宽恕的主题。阿特伍德笔锋一转,小说《女巫的子孙》继续沿用原作的基本脉络,故事背景设在2013年的加拿大某地,以一段在狱中录制的《暴风雨》为开篇,书里的观众也在狱中观看录像……虽然故事发生在现代,但作者并没有以现代之名胡乱篡改,相反尽力向读者讲好原著,并在此基础上阐发新意。这本现代版的“复仇记”有何让人欲罢不能的吸引力?一起来看看先睹为快的读者们怎么说!

  1号评审员陈丹 阅读评分 10分

  良知的回归: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女巫的子孙》是一个人制造了一出戏的戏,一部源于他自身遭遇和自由救赎的戏。“与现实过于脱节的人很容易不被他人理解,其他人会觉得他有心理健康问题。”当所有的仇恨,所有的愤怒都被复仇欲点燃,让他人遭受困难,弥补法律层面的过失,他将注定被魔咒所缚,永远锢闭在要求灵魂赎罪的荒岛上,失去自由。“牢笼是你被置于的任何与你的意愿相违背的地方或情感,你不愿呆在里面,但又无法逃脱。”菲利克斯是他制造的这出戏的囚徒,而第九牢笼就是这出复仇戏本身。

  好的作品闪耀着痛彻心扉的内涵。“以至于我醒来之后,哭着愿意再回到梦中。”这部小说最富有创意的地方在于这出戏最后的任务:续写主要角色在剧终后的故事。这也体现了互动式戏剧的魅力和戏剧文学的实践运用。“你们有罪过希望别人不再追究,愿你们也格外宽大,给我以自由。”《暴风雨》这出戏的最后两句话恰恰是《女巫的子孙》与原著之间最契合的呼应。

  这本书,这出戏,或许是一面透视人生的魔镜,每个人都在镜子里看见了内在的自我。“难能可贵的举动是善行而非复仇。”“恶行乃至愚蠢之举终将遭到惩罚,而美德或多或少都会得到回报。”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人心普照,自由飞翔。终究是良知的回归。

  5号评审员望星辰 阅读评分 9分

  一场人文主义的暴风雨

  阿特伍德选择改编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实在是有勇气的,但也冒着相当大的风险。如何将几百年前的故事背景天衣无缝地嫁接到当今的年代?过度发挥和讨巧,令原著失色,甚至脱离了原著,就失去了“致敬”的精神,显得虚浮;但过于保守和谨慎的改编,又没了作者的内在精神和创作,死气沉沉。

  不出所料,阿特伍德在人设和结构改编上的能力不容置疑,她把菲利克斯设计成“一名戏剧导演,一个舞台的造梦者”,于是,这样一个人物能变出什么魔法都不稀奇,百年前的剧情放在现代,也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和不合理。

  相比于阿特伍德的改编能力,其对于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致敬和延续,给人的印象则更加深刻。也完满地体现了,人类时间长河中,严酷暴风雨中总有的温情一面,给生活在重重压力下的现代人以温暖、安慰和希望。

  在莎翁的《暴风雨》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最高憧憬,莎翁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解释为善与恶的冲突,而这个冲突最终通过道德的改善,得到了理想化的解决。阿特伍德在本书中同样继承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并证明了这种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通行。

  主人公菲利克斯在人文主义这条道路上昂首阔步。他的妻女先后夭亡,再加上最信任的助手托尼夺走了他的戏剧导演事业,多重打击下,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但当多年之后,他与弗莱彻监狱的“演员们”一起导演了现实版的《暴风雨》,在设计好的剧中剧里使大仇得报,他手握敌人的把柄,最终却选择了宽恕和原谅。体现了莎士比亚肯定人生,赞美人生,主张人有争取幸福美满生活的权利,谴责嘲讽权贵阶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用一句话说,就是“度己,亦是度人”。这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无疑也为在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等重重重压下生活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得到缓释的参照。

  3号评审员军军赵 阅读评分 9分

  跳出“暴风雨”的牢笼

  《女巫的子孙》采用五幕剧的形式,将这场演出的前情提要、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戏剧性地展开。理解整部小说的关键就是找到其中的牢笼所在。小说中,菲利克斯和他的犯人演员们分析了《暴风雨》的主题——牢笼。演员们在剧本中找到了八个牢笼,但菲利克斯告诉他们存在第九个牢笼,演出结束谜底揭晓:第九个牢笼就是这出戏本身。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身处牢笼之中。小说中,监狱对犯人们而言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牢笼,关押着他们的肉体,他们曾犯下的罪恶囚禁着他们的心灵;那部未完成的《暴风雨》对于安妮·玛丽同样是一个精神的牢笼,在那场完美的演出结束后,众人经受《暴风雨》的洗礼后,每个人都从牢笼中走出,重获新生。

  4号评审员于落 阅读评分 8.7分

  复仇是一盘放凉才好吃的菜

  对不了解《暴风雨》原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也精彩,但是精彩得有限。阿特伍德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在于书中对照莎士比亚原剧别出心裁的照应和隐喻,戏中有戏,在改写的《暴风雨》中排演一出《暴风雨》,这是很聪明的想法;把主人公现实中的复仇引入这场戏剧,就是绝顶精妙的设计了。可以说阿特伍德的改写十分成功,戏中戏的情节拉近了读者与原著之间的距离,即使没读过《暴风雨》的读者也得以在其间体会到个中三昧。戏里戏外的双重推进,小说的张力就在反复铺陈、发酵的情节中一一展现。全书仿照戏剧的形式分为五幕,标题都直接引自原文的内容,在书中也大量地保存和引用了原剧的对白,却丝毫不显突兀,一切都恰到好处。

  囚笼。这是小说中另一个反复出现的意向。松树是爱丽儿的囚笼,岛屿是普洛斯彼罗父女的囚笼,洞窟是凯列班的囚笼,相框和没排出的《暴风雨》是米兰达的囚笼,黑暗的过去和复仇是菲利克斯自己的囚笼。

  复仇已经完成,只是他却没能迎来终止符。如果说我对小说有什么不满的话,其中一项应该是结尾的处理。放下,无疑是意料之中的结局,但是没有任何契机,读者很难接受主人公为什么报完仇后都没能得到的,随后就突然想明白了:自己寻找的不过是个不一样的结局。

  无论如何,那个时刻他自由了,他们都是。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最终是在释怀而非无休止的复仇中,找到自由的。

  2号评审员木子纷蓉 阅读评分 8分

  复仇是一场漫长的自我救赎

  故事的主题是复仇,讲述了一位被伙伴背叛、人生跌入谷底的天才戏剧导演,蛰伏十二载最终复仇的故事。想象中,这样的题材所展现的情节应如《基督山伯爵》一样畅快,或者如悬疑小说般紧张。可不论是这本小说,还是莎翁的《暴风雨》,都没有让读者感受到惩罚“恶人”所带来的刺激与快感。相反,主人公最后都是选择了原谅。在很多人看来,与主人公十二年艰难的生活相比,这种宽恕显得太过轻易。

  倒不如换一个角度来看。书中有一段描写到,主人公在监狱里给犯人们编排《暴风雨》时,有人质疑:“为什么不干脆杀了仇敌?”作者戏谑地写道:“那样就没戏可演了。”然而,故事主人公用十二年的时间困在自己编织的复仇牢笼中,他真正需要的是放过自己,让自己从内心得到解脱,这比惩罚仇敌更重要。小孩子更会计较得失,而成熟的人会选择宽恕。

  阿特伍德一贯的文风更让人体会到“自我救赎”的意义。小说以主人公为唯一的视角,大量描写主人公的心路历程,随时间线向前推进,我们开始意识到,复仇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使仇敌受到惩罚,更重要的是打破自我内心的桎梏,重新回归生活本身。

  终审意见:综合几位评审员的打分,《女巫的子孙》的得分为——8.94分(满分10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阅读反馈评分。在读此书前,每一位读者都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对它充满了期待和好奇,而读罢此书,他们的评价又由于期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不约而同的,《女巫的子孙》都让读者们看到了人性里那些细微有力的瞬间。

  栏目主持:新京报记者 张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