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据梨视频报道,甘肃兰州在BRT公交车站设置了流动图书站,2个多月后,书架上的各类名著已不翼而飞。
新闻一出,引发热议,网友纷纷指责兰州个别市民素质堪忧。甚至有网友调侃:“‘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当然,或许真有个别人把公共图书据为己有,但也不排除一些人借走书还没读完,或者想要归还而不得空。无论何种情况,如今空空如也的书架显然表明,流动图书站的初衷没有达成,书并没有“流动”起来,而是“流失”了。
面对尴尬的结局,单纯指责个别市民的素质低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人的思想、行为各异,不能要求“人人都是活雷锋”。人与人素质、道德水平之间存在差异是几乎所有制度设计必须直面的前提。因而让图书站流动起来,关键在于利用更完善的制度设计来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而不是用粗暴的放任来激发人性中的恶。
具体到这个流动图书站而言,可以让保安代为看管,统计一下借书者的联系方式;也可以鼓励市民将自己的图书带来共享,让资源丰富起来;在图书上贴上显眼的标识,或一句“请及时还书”的提醒;另外,既然是在公交车站内设置的流动图书站,也不妨允许市民将图书归还在公交车上,由公交公司统一收集。再有,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如长沙地铁站的自助借阅系统,市民刷公交卡取书;或者扫二维码借书,等等。
防范图书流失的方式有很多种,都需要主办方主动作为、精细管理,而放任自流,寄希望于市民的高素质显然是最“懒惰”的做法。
□思凝(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