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特别报道

北京年底实现四级“河长”共同治水

全市425条河流有了5920位“河长”守护;到2020年底主要河湖实现“水清、岸绿、安全、宜人”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7月19日,萧太后河治理工程,工人在河道边打捞浮草和垃圾。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河长制

  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2017年7月,被称为北京“河长制”加强版的工作方案出台,要求强化属地责任,全面深入推进河长制,有力促进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治理、水资源管理、河湖岸线管理等工作,为解决首都水环境突出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北京全市425条河流所经之处,有了5920位“河长”守护,覆盖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

  他们成了这些潺潺流水的“父母官”,从河湖周边到流域水环境均成为他们的“分内事”,定期巡河、清淤等也成为政绩考核的一部分。

  截至2016年12月8日,北京市425条河全部有了“河长”。

  2016年12月11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

  2017年7月22日,《北京市进一步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正式出台。这份被称为“河长制”加强版的工作方案,对各级河长职责任务及考核方式进行进一步规定。除了首次明确河道治理“党政同责”,“河长”工作任务也由原来仅负责河湖周边环境扩大到整个流域内的污水治理,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根据规划,到2017年底,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长体系全面建立。到2020年底,北京市重要水库、河流、湖泊等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7%以上。新京报记者 信娜

  “河长”上任,多年治污顽疾5天解决

  2016年6月,苏建华调任海淀区海淀镇镇长,随即成了新任“河长”。她负责辖区内4条河道——北旱河、万泉河、北长河、黑山扈排洪渠。

  成为“河长”后,苏建华很快适应了新身份。她说,“管理河流并不是什么技术活,关键得上心。有这个责任后,肯定得去河道现场看看,有多少任务,工作重点在哪里”。

  用两周时间,苏建华摸清了所管辖的河道的家底儿,也找到了自己的关注点——老龙口和北旱河。苏建华解释说,前者人流量大,绿化刚刚完工,她担心成活率;后者紧挨居民区,有污水排放和乱扔生活垃圾等隐患。

  作为“河长”,苏建华需要定期巡河。对于苏建华来说,这个时间是20天。每隔20多天,她便沿河“挑刺”,小到一张纸片,大到围挡缝隙。发现问题后,苏建华会将工作布置下去,并设定工作期限,“最长也就一个星期”。

  这样的工作任务压力,传导至了镇内主要负责河道治理的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洪奎身上。

  王洪奎对之前的一次截污印象深刻。这处位于北旱河末端的管线,因入口被堵,生活污水涌入雨水口,直冲进河道,调抽水车又进不去狭窄的过道。

  此前,王洪奎也曾简单疏通过3次。可过几天,雨水口又被堵,反反复复成为顽疾。这一次,“河长”下了最后的命令,一星期内解决截污入河问题。

  王洪奎开始琢磨,如何抽水,怎样能够彻底解决污水入口问题。他与社区工作人员及负责管线的市政公司沟通,最终,王洪奎在河道上横架起管道,从数米外的另一侧河道抽水,连轴转一夜后,终于疏通。直到目前,此前的问题再未出现。

  这一次疏通,王洪奎用了5天时间。他说,河长制实施前,碰到这种不太好解决的事儿,会拖一阵儿,或者把问题推向水务管理部门,“也许一个月也没法解决”。

  即使水务部门来处理,排查污水口等工作仍需辖区政府配合。一位不具名的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举例,发现一个雨水口流出污水,要到管线上游排查,如果最终查清是饭店,则会涉及环保、工商等部门,还可能是工厂、学校、住宅小区,遇到不同主体就要协调不同部门,这样算下来,基本要涵盖所有部门。

  作为“一把手”的河长,则可“轻松”调配各部门。“我们自己和社区、市政公司沟通,解决起来确实快多了。”王洪奎说。

  18名市级河长上任,巡遍北京所有水系

  7月24日,市委书记蔡奇巡查平谷泃河。时隔8个月,他再次来到这里,得知断面治污今年连续达标,给予肯定。

  这一次,他有了一个新身份。蔡奇说,我作为市总河长,要带头把河长制付诸行动。

  今年7月22日,被称为“河长制”加强版的《北京市进一步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发布,将设立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长,共计5920名。

  这其中,包括18名北京市市级河长。截至目前,他们已分别前往十几条河流或流域巡河,覆盖北京所有水系。

  8月1日,在第159次市政府常务会后,北京市召开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各市级河长任命。

  会上,市委副书记景俊海宣布了7月6日市委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决定,蔡奇、陈吉宁任北京市总河长,市委、市政府各领导分别担任主要水库和河湖水系的市级河长。

  北京公示市级河长后,先后有多位市级河长巡查了密云水库,包括市总河长蔡奇、市副总河长卢彦及密云水库市级河长王宁等。

  市委书记、市总河长蔡奇用一天时间,乘船察看水库蓄水、保水情况,并将之称为北京城生命之水。他表示,在北京城市总规期限内,努力让水库蓄水量早日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

  市副总河长卢彦则来到密云水库上游的石城镇贾峪村,拨通了村级河长公示的联系电话,并询问其河长职责等问题。

  面对北京市水源地,密云水库市级河长王宁则要求调查密云水库流域内96条河流现状及问题,摸清底数,并梳理出每条河与河北交界地区存在的问题。

  多位市级河长巡河时,用一整天时间,巡查了流域全境重点区域水体现状,有时甚至跨越四个区。市级河长们不仅察看河道治理情况,还考察了沿线的污水处理站、再生水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及流域内湿地公园建设进展等。

  河道治理“党政同责”,环境损害终身追责

  “河长”治水,成为北京水治理的新转机。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底前将建立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长体系。2020年底,北京市重要水库、河流、湖泊等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7%以上。

  2015年5月,海淀区先“吃了螃蟹”,启动“河长制”试点。

  海淀区水务局副局长杨克刚回忆,2014年,河长制已在江浙等地收获不俗成绩,加上当时海淀区领导很重视,要求推进。筹备一年后,伴随着河长制试点,实施细则、考核标准等配套文件一并发布。

  在时任北京市水务局建管处高工赵翔看来,这是外省市政策会否在北京出现“水土不服”的一次试验。事实证明,成效不错。他说,“河长开始巡河,入河垃圾明显减少”。

  2016年6月3日,河长制在北京全面推行。406位河长走马上任。市长任“总河长”,负责全北京425条河流。属地一把手则成为流经辖区内河流的河长,定期巡河,清理河岸、河面、河底等。

  除了借鉴江浙“治河”架构外,也进行改良。

  杨克刚和赵翔均提到,北京河湖的污水、垃圾、渣土等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因此,市区两份河长制文件均强化职责中河道环境保洁规定。如规定,及时清理河岸垃圾渣土,每天打捞两次河面垃圾,并定期清淤。

  河长制破解了原有水环境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赵翔认为,原来水务部门独自管河,河出现问题了,只能末端治理。但根源在岸上,又得把问题还给属地,那就容易出现积极性不高甚至推诿、扯皮,效果并不好,“河长制”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016年12月,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河长制。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金树东解释,此前北京出台的河长制文件在文件规格、工作职责等方面,与中央规定仍有差距。加强版的河长制度“呼之欲出”。

  2017年7月,《北京市进一步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正式出台,被誉为“河长制”的加强版。

  赵翔说,新的工作方案首次明确河道治理“党政同责”,河长工作任务也由原来仅负责河湖周边环境扩大到整个流域内的污水治理,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职责范围离岸越来越远,范围更大,治理也将更彻底。”

  “河长”有助于解决跨流域水域环境

  今年将建立的横跨市、区的四级河长体系,将为跨流域河流治理迎来新的“转机”。

  以清河为例,目前,共有十余名“河长”共同管理清河。由于产权关系复杂,治理、截污等工程单靠水务部门很难推动,北京市东水西调管理处副主任钟海涛对此感受明显。“现在有了属地党政一把手担任河长,水务、环保、城管等各个部门都能在统一的调配下,更好地参与治理工作。”

  2017年7月,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成为主管清河的市级河长。获得任命几天后,杜飞进便来到清河,用一整天视察清河。杜飞进首先来到清河第二再生水厂,随后考察了朝阳、昌平、海淀区内多个流域内重点区域。

  钟海涛回忆,在向市级河长汇报时,他第一时间反映了清河目前存在的问题。

  例如,目前清河下游13.4公里河段仍未完成管理范围土地确权,同时,地处朝阳、昌平、顺义三区交界的蓄滞洪区功能也尚未实现。

  这一次,钟海涛对事情的解决充满期待。“之前,我们和各区基本没有沟通渠道,现在有了市级河长,跨区流域的问题能够更好地解决。”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博士郭红燕认为,针对跨区域河流,应保证河道治理的连续性。比如,有些下游河道的问题来自上游,就要先把上游问题解决了。在这方面,河长制可通过联席会议等,建立各区常态化河长会议,解决河流的跨区域治理问题。

  如何保持“河长”治水连续性,也成了关注点。

  郭红燕认为,如果不同的“河长”对水环境重视程度、治理思路不一样,治理可能会丧失连贯性,影响整条河流的治理效果。因此,“河长”任职期满后,如何让继任“河长”保持河流治理政策的连贯性,也很重要。

  此外,她指出,河长制能否落实,关键仍在考核是否严格。“除了不断优化考核评估体系、侧重行政考核外,还应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纳入最终的考核结果。”

  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问题为突破口,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略。要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

  行者说

  苏建华 现任海淀区海淀镇党委书记、河长

  “水环境发现问题区镇村三级联动”

  新京报:担任“河长”已有几个月时间,感觉与之前工作有什么不同?

  苏建华:几个月来,感觉工作架构更完善,工作任务更明确,工作要求更严格,工作责任更重大,建立了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

  新京报:多久巡河一次,巡查哪些内容?

  苏建华:海淀镇镇级河长每月至少开展1次巡查。

  一是坚持部门联动,理顺管理机制,做到水环境问题一经发现,区镇村三级联动。例如,今年5月,万泉河圆明园南门外至清华西门段,发现当地百姓私自占用河道保护范围种菜,立即联合镇城管、综治等部门进行清除,并投资30余万元进行绿化。

  二是建立责任台账,加大专业管护和治理力度。成立了50人专业管护保洁队伍,重新安装河道警示牌20块。同时,河长月月巡查,办公室周周巡查,次级河长日日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列入问题台账,真正做到全天候督查。

  三是将落实河长制与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相衔接,有针对性地对河道两侧环境脏乱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新京报:现在主要关注哪条河道?有什么问题?

  苏建华:海淀镇管辖的北旱河两岸属于棚户区,曾经有生产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生活垃圾乱扔的现象,鉴于此,部分河段增加了隔离设施,加强了巡查与管理,这个状况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随着棚户区改造的完成,这一现象将得到根治。

  新京报:你认为河长对河道治理最大作用是什么?

  苏建华:“河长制”让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治水,有利于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保护环境,方便各级地方领导直接进行环保决策和管理。

  “河长制”能够有效督促地方政府履行环境监管职责,提升其执政能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