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张翎 游走的移民作家 斩不断的文化根脉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

  201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他与拉什迪、奈保尔一起,并称为英国“移民文学”三雄。诺奖的聚光灯效应,让“移民文学”的概念瞬间在媒体上引爆,人们赫然发现,许多世界级文学大师都是移民作家。

  相较于从未离开过故土的作家,移民作家往往更具国际视野,在他们的笔下,能读到更多跨地域、跨文化、跨族裔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有移民群体融入当地社会遭遇的矛盾冲突,也有本土族裔遭遇外来闯入者时的自我调适。移民文学本身就是国际化的产物,是世界被拉平之后,必然出现的一种文学景观。

  在海外华人作家群体中,同样不乏星光熠熠、功成名就者,他们远离故土和故人,用中文或者另一种文字写作。曾经,由于遥远的地理阻隔,他们只能隔着山河海洋遥望故乡,因而早期的移民文学都带着浓郁的乡愁,写作的内容大多是对故土生活的回忆。交通和信息便捷之后,移民作家回国虽不再困难,但时间的阻隔、习惯的差异、理念的龃龉,都让他们难以再无缝地融入和理解当下中国社会。

  旅居加拿大三十余年的作家张翎,自称是没有根的作家。她从1986年留学加拿大,获得名牌大学的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美获得听力康复学硕士学位,在北美的生活,她一边从事听力康复师的工作,一边坚持文学写作。她坦承,“海外生活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毁坏的能力比带给我正面的东西更多。”

  她“出道”很早,二十岁便发表作品,但真正在国内文学圈形成影响力,却是在四十岁以后。

  许多本土作家都有一片自己独有的精神园地,在自己的园地里构建文学王国,但移民作家仿佛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们只能“向外求”,去探寻新的未开垦过的文学空间。

  从书写唐山大地震创伤后遗症的《余震》,到讲述清末华工赴加拿大淘金修铁路的血泪史的《金山》,再到写以抗战为背景的《劳燕》,张翎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文学领地,她对灾难和战争的关注始终如一,她想探究人在绝境中的韧性和力量。她对人类作为整体历经磨难依旧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怀有永恒的敬意。

  详见B02-B03版·主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