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书评周刊·社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书评周刊·社科

被重视的战争,被忽视的战争思想史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战争与社会思想》
作者:(德)汉斯·约阿斯
沃尔夫冈·克内布尔
译者:张志超/李钧鹏 校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5月
霍布斯以后的社会理论家对战争与和平进行了大量阐述,本书是第一部对相关研究作出全方位、批判性历史解读的著作。
汉斯·约阿斯(Hans Joas,1948-),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恩斯特·特勒尔奇宗教社会学讲席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与社会学系教授,国际社会学会前副会长,欧洲科学院院士,哈贝马斯之后德国社会学界新一代领军人物。
沃尔夫冈·克内布尔(Wolfgang Knöbl,1963-),德国汉堡社会研究院院长,曾长期担任哥廷根大学社会学教授。他与约阿斯还合著有《社会理论二十讲》。
【延伸阅读】
《和平与战争:国际关系理论》
作者:(法)雷蒙·阿隆
译者:朱孔彦
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年9月
阿隆在书中提出了有别于一般国际关系理论的综合性概念框架,深入考察了地缘政治、经济制度等各种物质和社会因素影响对外政策的多种方式。

  自二次大战以降,虽然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已然不多,但是人类似乎一直未能走出战争的阴霾。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从海外战争到反恐战争,如果说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人类历经了包括殖民地独立、全球化经济、性别革命在内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那么人类在战争方面也开始面向全新的形势和诉求。

  但奇怪的是,战争虽然一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生相伴,但社会科学乃至在现代学术定型之前的社会思想著作中,战争却一直更像是学者哲人在思考严肃问题时的配角;除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等少数讨论战争本体的著作外,大部分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鲜有把战争作为主体来进行研究、思考。相反,学者们在讨论战争时,往往更多的是在探讨外交、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抽象和平的同时,将战争作为附带的现象、结果来进行论述。到了二十世纪,关于战争的讨论逐渐被现代学术的框架所框定,如萨缪尔·亨廷顿的《军人与国家》、芝加哥大学的莫里斯·简诺维茨的《职业军人》,以及兰德尔·柯林斯的《暴力》等书都讨论到了战争,但其面向都是政治学、职业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的,学术传统中关于战争的讨论散见各处,但对战争问题的学术脉络做出明确梳理的著作却完全缺席社会科学界对于战争本质(而非包括战略、战术这样的本体)的思考已然缺位许久。

  “独立”的战争思考可能吗?

  所以汉斯·约阿斯和沃尔夫冈·克内布尔合著的《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事实上,约阿斯和克内布尔早在2002年就合作了《社会理论二十讲》一书,其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深厚的欧洲理论学养,使得这本书深入浅出、结构完备。而《战争与社会思想》算是两人第二次联手,虽然在行文风格上极为理论化(典型的德国式学术语汇),但在内容架构上还是以课堂讲义为主,所涉的思想家数量众多、观点众说纷纭,却被非常有条理地组织在一起。

  《战争与社会思想》中译本书名翻译与英译本译名一样,都更加突出从“社会思想”层面对战争所进行的学术梳理;而原德文书名中“对战争的抑制”(Kriegsverdrängung)这一层意思却隐而不见,事实上,这一点可能是全书的前提。一方面,之所以数百年来学者们都很少对战争做出非常全面和独立的研究,很可能是源自一种弗洛伊德式的排斥: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抗拒使得学者们不愿直面这一课题。另一方面,战争不是一种独立的暴力行为,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的爆发必然有政治、经济、社会矛盾、意识形态等多种现实渊源,在这一意义上,除非战争本体研究者,没有人可以抛离掉战争的现实语境来讨论战争。

  在这个意义上,两位作者不得不面临一个两难困境:如果割裂地考察战争在社会思想史中的地位,那么研究将无比干枯和片面;但如果如“剑桥学派”那样将思想史置于诞生不同思想的历史语境中去考察,不仅全书内容会变得无比臃肿、充斥着大量说明性的背景知识,而且其论述也将与那些“涉及战争”的学说殊无二致。

  约阿斯和克内布尔在此做了非常决绝的取舍,他们放弃了将战争还原到思想史中这一浩大工程,也没有极为干涩地“就战争论战争”,而是将不同思想家战争学说中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剥离出来:战争是主题,但是其余的政治、经济因素也并未就此退居到极端次要的地位,既不喧宾夺主,同时也举足轻重。这种处理方式更注重战争在“思想观念”层面的互动,在体例和架构上也更为简洁清晰。所以,我们看到两位作者是如何从霍布斯的国家概念开始,一路庖丁解牛般将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乃至功能主义、保守主义以及欧共体等繁杂的、有时相互论争激烈、有时却毫不相关的思想议题,通过“战争”一条线索举重若轻地贯穿起来。

  从霍布斯开始

  关于战争的史书层出不穷,但关于战争本质及思想史理念的探讨却颇为混沌。《战争与社会思想》大刀阔斧、截断众流,将霍布斯视为战争社会理论的起点。在思想史层面上,霍布斯的出现告别了古典哲学,其“自然状态”和契约理论不仅为现代意义的国家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对国家社会秩序的运作方式做出了深刻的思考;但同时在约阿斯看来,霍布斯某种意义上解决了社会内部的矛盾,但却反而导致了社会外部间(简言之,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尖锐冲突。由此开始,以霍布斯论点为基础的现实主义强权政治,为发动国家间战争找到了理论依据。

  约阿斯和克内布尔以霍布斯为开端展开全书的立意非常有趣。事实上,与霍布斯同时代的格劳秀斯已经开始讨论国家、战争层面的问题,但是霍布斯可能是第一个完全将战争行为放置到现代国家的理论框架内去讨论的思想家,在他之前,战争可能是部落的战争、是城邦间的战争,是不同宗教信仰者间的战争;但在霍布斯之后,战争在理念上成为了国家间的暴力行为——哪怕是我们所说的内战,或是冷战,也同样是以国家为单位而进行的讨论。

  霍布斯不仅成为了之后战争社会思想的起点,同时也确定了之后类似思想的理论轮廓,无论是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式战争论,还是康德的永久和平论,乃至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的卡尔·施密特、雷蒙·阿隆、查尔斯·蒂利,都将国家作为理论前提来讨论战争对国家政治、国际局势乃至社会变迁。约阿斯和克内布尔一针见血地抓住了战争作为国家行为的主线,哪怕本书总共讨论了近百位举足轻重的社会理论家、思想家的学说观点,却在结构上仍能做到散而不乱、泛而不滥。

  除去霍布斯,《战争与社会理论》一举讨论了从十五世纪以来近百位学者思想家对战争的思考。其中重点深究的学者共二十余人,时间跨度长达上下五百年,地域上更是横跨欧美(当然以欧洲为主),很多学者在中国声名不显,甚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著名学者迈克尔·曼也承认有个别思想家连他都闻所未闻。对于读者来说,这确实也是一份难得的欧美“国家战争”思想史的全景图,尤其是那些并未被主流学界所熟知学者的学说,更像是未被彻底开发和挖掘的思想矿脉。

  战争真的从思想史中消失了?

  虽然约阿斯与克内布尔想将战争从社会思想的丛林中挖掘、凸显出来,但整本著作仍然无法摆脱非战争因素对战争的联系、交叉、挤压乃至反诘。《战争与社会思想》多多少少都陷入这种矛盾之中,既想要凸显战争在社会思想史上的意义,同时又必须将之放回到政治社会语境和其他被讨论得烂熟的思想史概念中再次探讨,有时不得不承认,两位作者想让“战争”独立凸显的努力还是被淹没在了主流学术大潮中。

  对于战争来说,如果我们回避国际关系、政治学、经济因素和意识形态的话,貌似只能像孙武和克劳塞维茨那样强调战争的本体——如何进攻、如何防守、如何做战争准备……而哪怕孙武和克氏也并没有将战争看成独立的存在——《孙子兵法》中所强调的“庙算”和“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及克氏对战争与政治、战略做出的思考,都体现了他们绝非简单的“战术(战争技术)大师”,而是非常有远见和深度的思想者,这似乎也证明了,战争是社会发展、政治角力之后的因变量,而非自变量。

  在《战争与社会思想》一书中提到的很多社会学家,如塞缪尔·芬纳、布莱恩·唐宁、迈克尔·曼、查尔斯·蒂利、西达·斯考切波,也都没有忽视战争在政治历史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对战争的探讨有着更多的现实基础、历史语境和事实支撑,而战争在他们那里也不是单一的考察对象,而是历史变革的众多变量之一。这就使得战争走出了干巴巴的理论辨析和思想实验,而成为了国家政治社会中更为鲜活和复杂的组成部分。这也使得本书的前半部分,因为更为重视概念辨析、理论梳理更为精彩,且富有条理;而后半部分将纷繁的现代社会科学对战争所进行的探讨,因其力求全面且纠结于将战争从复杂的现实语境中予以抽离,所以略显芜杂。

  但瑕不掩瑜,虽然《战争与社会思想》面临种种无可调和的学科困境,不过两位学者对战争思想史进行了集高屋建瓴与精耕细作于一体的爬梳,让我们得以系统了解社会思想界对于战争问题的思想进程,既看到理论间对话的火花四溅,也看到各个学科对战争问题进行思考的“片面深刻”。战争这块研究领域原本错综复杂,学科之间交叉抵牾,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们欲言又止,社会学则顾左右而言他——这些都是学术界“对战争的抑制”——而约阿斯和克内布尔的研究,无疑厘清了这块本来暗流汹涌、却不为人所注意的学术议题。

  □伯樵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