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7:教育周刊·周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7:教育周刊·周报
下一篇

海淀区八里庄学区探索“互联网+区域教育综合治理”新模式

拥抱互联网 推出多种特色课程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学生在“最美小人鱼”评选活动中接受潜水培训。资料图片

  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学区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结合区域实际,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的形式,整合各方资源,推出了海洋、心理、阅读、创客诸方面的系列课程。

  9月28日,“最美小人鱼向国庆献礼”快闪活动在北京海洋馆落幕,八里庄学区首届评选出的“最美小人鱼”在本次活动中集体亮相。“能够潜水与海洋动物亲密接触很炫!通过活动,我不仅掌握了潜水技能,还学到了很多海洋知识,我更加热爱海洋了。”来自八里庄小学的“人鱼王子”刘熙宸说。

  今年3月份,学区启动“最美小人鱼”评选活动,逾2000名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海洋知识的学习与竞赛、才艺展示、体能测试、专业潜水培训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17个“最美小人鱼”脱颖而出。

  创新教育模式 落地海洋教育

  海洋教育在中小学较难落地是不争的事实。在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学区管理中心主任赵畅看来,只有创新师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模式,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才能使海洋教育做出实效。

  据赵畅介绍:学区管理中心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了海洋教育的官方网站、微信和微博,以激发师生的海洋学习兴趣,普及海洋知识,营造海洋教育氛围,推动海洋教育的常态化、深入化和多样化。此外,还研发了面向区域内学生的海洋戏剧、海洋动漫和海洋微电影三门系列课程,并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最美小人鱼”评选活动,让海洋教育变得更生动有趣。

  去年9月,学区管理中心倡议发起并成立青少年海洋教育联盟,将北京海洋馆作为海洋教育的科研实践基地。通过开展包括“小小科学家探秘海洋馆”“最美海洋声音”“我与海洋来一次亲密的接触”等系列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近距离触摸海洋和学习海洋知识的机会。

  提出“+”理念为学校供给多样选择

  紧密拥抱互联网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是八里庄学区教育特色之一。学区成立之初,便确定了以“互联网+区域教育综合治理新模式”为主线,进行“互联网+海洋教育”、“互联网+阅读工程”、“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实践与探索。

  赵畅表示,“+”不是为学校增加额外负担,而是为学校提供可选择的多样化区域特色课程,帮学校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做好。

  “+”的理念也体现在学区其他教育方面。例如,在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上,学区倡导“普及+提高”的足球课程模式,一方面,开展菜单式普及课程进校园活动,另一方面组建学区精英足球联队定期进行专业训练;在特色体育运动方面,学区开展花样篮球、气排球、少儿短式网球等适合中小学生的特色体育课程进校园活动,提供“桌餐+自助餐”式的特色体育课程供学校选择。

  ■ 案例

  将海洋教育融入学科教学

  学校: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小学

  “每节课老师都会要求我们练习五分钟的绕口令,然后选出自己练得最好和最不好的说给同学们听,这个过程很有意思,通过不断练习绕口令这一基本功,锻炼和提高了我的口舌能力。”提起海洋戏剧课程,八里庄小学五年级学生张馨元滔滔不绝。

  据了解,八里庄小学是学区内的海洋课程试点学校。该校大队辅导员单雪介绍:课程开展以来,学生们踊跃参与。通过海洋戏剧、海洋动漫和海洋微电影等系列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剧本创作、手绘动漫等相应的技能,还学习了海洋知识,提升了自身的表达能力、创造性等。

  八里庄小学书记兼校长张艳红表示,学校要将海洋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同时,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把海洋教育成果辐射到每一个家庭,使更多家长参与到海洋教育中来,从而帮助更多的公众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

  采写/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