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门大爷出诗集 体现校园善意
据媒体报道,今年70岁的吉林大学看门大爷张传振因为出诗集,而成为“吉大红人”。张传振走红后,许多爱好诗词的学生主动与他交流。曾经有三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自费印刷了张传振的100首诗词,供吉大师生传看。据悉,张传振的诗得到很多师生的转发,包括吉大某教授和行政老师,都表示惊讶。
公众之所以对张大爷的事迹着迷不已,更多还是欣赏这种老有所乐、心有所安的生活态度。相较于诗,他的生活方式,俨然更具魅力。
而除了张传振寄情诗歌、老有所乐的生活状态,此事中更加令人感动的,无疑还是吉林大学师生所展现出的善意,以及校园内的温暖人情。他们不仅极力鼓励张大爷写诗,并且愿意与他交流作品、分享快乐,这种善待身边人、关心身边人的人文氛围,背后所彰显的正是一所大学最宝贵的精神特质。爱好写诗的张传振老人,很幸运地遇到了一群尊重梦想、尊重生活的“善良的人”。
□然玉(媒体人)
抢课“大战”要摒弃功利思维
据媒体报道,新学期开学,许多学校都会上演轰轰烈烈的选修课抢课“大战”。待到选课结果公布之后,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怎么挑选修课,对于过来人说,学问可大了。有同学告诉记者,他在选课时通常将分数作为首要选课标准,即任课老师期末会给学生多少分数,其次才考虑课程的趣味性。这并非个例。记者随机采访,多数受访者表示首要考虑分数和容易通过。
“高分选修课”颇受大学生追捧,大学教育者和学生都应该反思。“热抢高分选修课”凸显急功近利心态,也是短视思维。一寸光阴一寸金,大学生应该结合个人职业规划,选择感兴趣的课。“酱油课”易上,职场上和生活中却容不得太多的“酱油”人生。
当然也不能排除,这也有老师的责任。一些大学课程设置要么空洞无物了无生趣,要么数十年一个“面孔”僵化呆板,自然不受学生待见。学生偏爱高分、易过的选修课,是给平时认真负责、教学严谨的高校老师造成了大写的尴尬。
□斯涵涵(职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