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书评周刊·社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书评周刊·社科

专业的媒体,应该追求常青的新闻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纪录片《头版》剧照。
《头版:<纽约时报>内部解密与新闻业的未来》
编者:(美)戴维·福尔肯弗里克
译者:赵奕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本书讲述了《纽约时报》“头版”新闻诞生背后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涉及采访背后的运作、媒体资金的获取渠道、与其他新媒体的合作模式、新闻的成形过程等,并由此串联起一些深刻影响新闻业格局的大事件。
《光与热(新一代媒体人不可不知的新闻法则) 》
作者:(美)迈克·华莱士、贝丝·诺伯尔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华莱士系美国新闻界教父级人物,本书通过他与其他CBS著名记者亲身经历的采访故事,探讨了能够揭示真相而富有激情的新闻是如何产生的,内容涉及怎样看待新闻的客观性、伦理以及新闻业的未来。

  《头版:<纽约时报>生命中的一年》是美国著名电影制片人安德鲁·罗西和凯特·诺瓦克深入《纽约时报》内部拍摄的一部影片,通过大量真实生动的故事,呈现了这家知名媒体在新闻业面临严峻挑战的年代的坚守与突围。美国著名评论员戴维·福尔肯弗里克所编著的《头版:<纽约时报>内部解密与新闻业的未来》(以下简称《头版》),则以此为基础,汇集了《洛杉矶时报》《卫报》主编等多位业内权威人士的见解,向读者展现了西方媒体的当下与未来。

  《头版》不是一本缅怀昔日荣光的书。正如南加州安南伯格学院新闻系主任奥夫霍尔泽在书中所说,传统媒体如果想要在新的传播生态中重新焕发生机,“一种良好的开始方式,是认可‘黄金时代’——它们的鼎盛时期——也有弊端。”

  因此,这本书讲述的正是《纽约时报》等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在转型道路上行之有效的探索,是一系列充满了批判精神的媒体变革故事。

  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变得迟钝?

  在这个传统媒体风雨飘摇的年代,探讨新闻业的未来,并不是一个完全无厘头的问题。

  从人类传播史来看,新闻媒体发展受益于技术发明,新闻媒体向来也是科技发明的积极推动者,当年正是《泰晤士报》的老板积极推动了在伦敦工作的德国青年柯尼科发明蒸汽印刷机,并于1814年11月29日用新型蒸汽驱动双滚筒印刷机,首次在伦敦成功印刷《泰晤士报》。电报的发明与普及,媒体的作用也至关重要,时间拉回到20多年前,我们也都记得,媒体编辑记者大规模的“换笔”,也极大促进了计算机在社会上普及。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网络大潮初起,近30年间,尽管从学界到业界,人们都惊呼传统媒体面临严峻挑战,但是,从报纸到广播、电视,除了把线下内容简单照搬到线上,推出形形色色的所谓网络版、电子版,此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创新。

  在历次传播技术革命中一马当先的媒体行业,为什么在网络时代变得如此迟钝呢?

  没有人会怀疑《纽约时报》缺少资金,也没有人敢说《纽约时报》缺技术天才。但是,现在看,包括《纽约时报》这样的行业翘楚在内的传统媒体,都缺少新媒体的生长基因。他们的web2.0时代手足无措,其实,这有逻辑的必然。

  传统大众媒体虽然强调尊重受众、满足受众知情权,有时甚至强调受众是传播中的第二主体,但是,不论在把传播过程中受众反馈的重要性强调到何种地步,媒体从业人员与其他专业人士相比,他们与自己的服务对象,也是受众的联系总是间接的。

  更重要的是,传统大众媒体的发展,都以所谓“新闻专业主义”为旨归,新闻专业主义强调尊重受众,但是,传受双方的界限是泾渭分明的,这是新闻能被想象为一个专业的前提。于是,我们看到,新闻专业主义追求最直接的后果,往往在媒体与受众之间构筑了一道所谓的“专业壁垒”,正如《头版》一书中,《卫报》主编艾伦·拉斯布里杰指出的:“记者曾认为自己——或许别人也这么认为——是特殊的权威人物。我们拥有信息和获得途径,而你没有。你相信我们可以过滤新闻与信息,按重要顺序排列,并以准确、公正、易读、迅速的方式传递出去。”

  新闻专业主义的本意在防范商业逻辑对新闻逻辑的侵蚀,但实践表明,专业主义在这方面乏善可陈,却在有意无意间养成了新闻行业普遍的“专业自负”。新闻传播成为一个专门化的职业,是以传播媒体作为一种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的,在前网络时代,要面向不确定的多数发言,必须借助一些精密复杂的专业设备,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均是如此,普通人不可能拥有这样的设备。但互联网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

  进入网络时代,尤其社交媒体兴起之后,向公众发布信息这一切都变得易如反掌。所以,这个时候,以专业壁垒为追求的新闻专业主义,就成了媒体行业“致命的自负”,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传统媒体不能顺理成章地发展出社交媒体,因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遵循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规则,我们探寻传统媒体的转型困境,这是最基本的逻辑起点。

  在与信息消费者的对话中重建新闻业

  传统媒体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新闻业的麻烦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传统媒体的全盛时期,美国也只有41%的人认为媒体关心民众。可见,社交媒体的兴起,只是雪上加霜而已。

  但是,传统大众媒体再不受待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媒体。在这个所谓“人人都是记者”的年代,传统媒体渐次凋零,专业的新闻业对于这个社会,是不是完全成为一种多余的存在呢?在许多重大事件中,我们的确看到自媒体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在很多重大灾害事件发生时,如果专业媒体缺席,要完全依靠社交媒体填补媒体留下的空白,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人类不可能在信息传播中走反专业路线,只是要在“大规模业余化”时代重建新闻行业。《头版》一书,讲述了美国社会各界为重建新闻业而努力的各种故事。书中,奈特基金会主席伊瓦尔根说:“当下我们面对的挑战,不是要保护某个特定的媒体或公司,而是要支持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在这个电子时代,提升传统公共服务的职能以及新闻的价值。”

  日新月异的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新闻业的创新需要关注的是技术使用上的革新,而非技术魔法本身,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去中介、去中心,是对公众的强力赋权,现在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受众”,信息消费者也在时刻生产内容,成为所谓的“创众”。任何一个媒体,已经不可能垄断事实的发布,也不可能垄断对一个事件意义的阐释。

  但是,被赋权的公众不是新闻业的竞争对手,更不是一种威胁,对新闻业而言,它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专业的新闻从业者需要放下身段,像《纽约时报》“话题备忘录”网站报道美国律师解雇丑闻时那样,心甘情愿地说:“这是我们知道的,那是我们不知道的,读者朋友们,你们能帮帮我们吗?”网站编辑深知网站的用户中,有很多人对法律文件有非常专业的解读,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互联网“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分享了众人的智慧。

  让新闻像一棵不断成长的树

  《头版》中,收有美国国家公共广播著名记者马特·汤普森的一篇文章,批评新闻界推崇“新奇就好”,他认为这是新闻界最盛行的偏见。

  的确,“最新”、“最快”是传统新闻业的图腾,所以,新闻是速朽的,“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在传统的媒体生态中,每一篇报道都像一滴水珠,一朵浪花,即使是惊天巨浪,都会在江海中迅速地化为无形,难觅踪影。

  因此,“时间”成为大众传播时代最有效的危机公关大师,再严重的危机事件,当一个新的热点事件出现,就会被媒体迅速忘记,也让普通公众迅速忘记。许多无良的企业,渎职的官员,最后都跑赢了时间,躲过媒体关注后转危为安。

  可是,最新的,最快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对社会有真正重要性的新闻,不会因为被媒体忽略或遗忘而失去自身的价值。互联网会放大我们的所有特征,在网络时代,信息更新速度变成以秒为单位,社交媒体上追逐速朽的新闻信息,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这个时候,把动态碎片的信息交给社交媒体,专业的新闻机构应该追求常青的新闻,把一篇真正重要的报道做成一棵生长的树,通过对事实不断地充实、挖掘、分析,让重要的新闻不断聚积读者,像一棵树苗一样,一件事件的潜在价值,历史的意义都会越来越显著。这些年兴起的卡片式报道、数据新闻,其价值都是追求新闻不断生长,或者说新闻的不朽。

  《头版》一书中,美国国家公共广播公司的马特·汤普森说:“未来的新闻报道,或许看上去会和维基百科的词条很相像……维基百科的聚焦效果会将最新新闻优雅地置于过去事件的背景之下,从而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我们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抛开越新越好的思维定式,新闻的黄金时代说不定尚未到来。”

  王天定(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