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9:特别报道

“村拆情不散”是郭雪忠的座右铭,在南庄村搬迁过程中,他帮老人跑程序,为特殊村民管补偿款

新机场拆迁村村支书为特殊村民管补偿款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郭雪忠 大兴区榆垡镇南庄村书记。郭雪忠写下“生活更富裕,国家更强大”的心愿。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大兴区榆垡镇南庄村书记郭雪忠,高中毕业后就在南庄村从事基层工作,一干就是37年。在南庄村的搬迁过程中,他始终将“村拆情不散”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和村干部一起帮困难村民跑腿出力,还为精神有障碍的村民建立管辖小组保管补偿款……

  现在,村民虽然不住在一起,但因为信任郭雪忠,大事小事还是愿意往村委会、村党支部跑。

  郭雪忠说,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报告中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很贴心,我们回迁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希望到2019年,原来的村民们都能坐着从家乡出发的飞机到世界各地旅游。

  帮腿脚不便的老人办搬迁

  今年59岁的郭雪忠,是大兴区榆垡镇南庄村书记,1980年高中毕业后入了党。回村后,郭雪忠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村干部的身份转换。在南庄村,他一干就是37年,从团支部书记到村支部委员,从民兵连长到治保主任,基层工作做了个遍。

  谈起在南庄村的工作经历,郭雪忠说,2007年他开始当村支书,亲历了新机场选址、村民搬迁、回迁周转,见证了搬迁村民的生活变化。

  “南庄村有一位刘淑芬老人,此前一直是村委会的特殊照顾对象。”郭雪忠介绍,老人今年82岁,身边没有子女照顾,还有一个早年间摔伤的养子需要她照料。搬迁消息传来时,全村人都很高兴,唯独她慌了神。搬迁要经历签约、选房、周转等多个环节,刘淑芬老人腿脚不方便,搬迁前家里大事小情都离不开村委会帮助。

  为了保证老人安全,村委会商议后决定派专车专人负责接送。从签约到选房,再到租住临时周转房,全都有村干部陪伴左右,没让老人费一点心。

  今年6月,在社区干部陪同下,刘淑芬老人第一次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新家。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郭雪忠记忆犹新,“老人带着她的养子在回迁楼工地看了一圈,还看了看新楼房配置的太阳能热水器和装修材料。母子两人都很激动。”

  前段时间,老人身体状态不好,原先租的房子又到期了,得知这一情况后,郭雪忠立即协调,帮老人和她儿子住进镇里的养老院。母子俩吃住外加护工照料,一个月总共只需3000块钱。

  “能实实在在为村民做点事情,我就很满足。”郭雪忠说。

  为特殊困难村民打理补偿款

  “李芳(化名)是南庄村一名有特殊困难的村民,有精神方面的疾病。”郭雪忠说,为了保障她的权益,签约搬迁各个环节都由村干部陪同,为她讲解。

  签约顺利完成,补偿款即将下发时,问题却随之而来。由于李芳存在精神方面的障碍,面对不小的一笔补偿款,她也不知道怎么管理。郭雪忠便和几位村干部商量,能不能由村里出面帮她打理补偿款。征得李芳同意后,决定由村里帮她“管账”。

  “我们提出帮她管钱的想法后,村里也有人怀疑,一个是觉得你们管得好吗,另一个觉得这些钱由你们保管会不会藏私心。”郭雪忠说,当时听到这些声音有一些委屈,为什么好心好意还不能让大家理解呢?“后来转念一想,只要踏实把活干好,正大光明做事,别人愿意怎么说是他们的事。”

  “不过村民们的质疑我们也必须重视,需要防患于未然。”为此,村委会专门成立一个管辖小组,由村支书、村委、会计(财务协管员)组成,共同管理李芳的补偿款。

  “李芳需要用钱时,就跟小组联系,我们帮她从银行取出来再转交给她。村委会专门立了一本账,每次支取都须她本人和小组成员签字。我们帮她管补偿款已经有两年了,前些天碰到她,她又跟我念叨,‘让你们管账,我就放心了。’”

  获认可 村民大小事愿找村干部

  虽然村民离开了原来聚集的村落,但又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郭雪忠说,“现在每个村都有微信群,传达通知或是组织活动,在群里说一声就行,根本不用动员,大家积极性都很高。”

  为了让村民感受到集体存在感,南庄村除了定期组织吵子会以外,还经常举办合唱、扇子舞、拔河比赛等活动。郭雪忠认为,村子的凝聚力离不开日常各种活动。“南庄村是个文体大村,‘吵子会’这种文艺活动在我们这儿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原先有一些祭祀作用,现在就是大家聚一起敲锣打鼓,又唱又跳,非常热闹。”

  “现在除了不种地外,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村民虽然不住在一起,但大家还是信任我们。大事小事都愿意往村委会、村党支部跑。”郭雪忠说,“村拆情不散”已经成了他和南庄村村干部日常工作的座右铭。

  “尤其是拆迁过程中的财产分割,赔偿所得,村委会、村党支部进行调解后基本上矛盾就化解了,大家还是认可你。”郭雪忠说。

  ■ 同题问答

  1

  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近5年社会的发展进步,你感慨最深的是哪个方面?

  郭雪忠:我感受最深的是交通变化,以前去市区只能坐公交车,最快也需要2个多小时,现在地铁大兴线开通以后,每次去城区连开车加地铁1个小时都用不了。还有就是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现在家家都有车,很多还不只是一辆。

  2

  问:这5年,你的家庭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郭雪忠:我家现在三代人,孙子5岁,孙女3个月。我两个儿子都是党员,一个是警察一个是教师。他们工作都挺忙,我平时会帮他们照顾一下孩子。我们榆垡镇专门为拆迁村的孩子们建了一个幼儿园,环境设施都很好。以前不是每个村都有幼儿园,像南各庄有一个幼儿园,基本上半个榆垡镇的孩子都得往那儿去,现在的幼儿园就在家门口。现在生活得到改善,每周末都要聚一聚,带着小孙子出去玩儿。

  3

  问:十九大召开了,你和家庭成员心情如何,会议期间将怎样收看收听?

  郭雪忠: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这句话很贴心,我们回迁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前两天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会后,我把报告摘要的内容打印了出来,随身携带,随时学习,有些特别关心的内容还做了标注。

  4

  问:对于未来5年,有什么心愿和期盼?

  郭雪忠:我岁数也大了,未来就是要注重健康,把自己的生活调整好,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吧,活到九十岁。这两年我在国内转了转,云南三亚都去过,但还没有出过国。2019年,家门口的新机场就可以用了,到时候希望原来的村民们都能出去旅游,坐飞机到世界各地旅游。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