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在语言之维重思中国文学

2017年11月0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

  1827年1月31日,在与爱克曼的对谈中,德国人歌德最早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我相信,一种世界文学正在形成,所有的民族都对此表示欢迎,并且都迈出令人高兴的步子。在这里德国可以而且应该大有作为,它将在这伟大的聚会中扮演美好的角色。”当时,德国公国林立,300余个公国间壁垒重重,更鲜有对外交流。

  翌年,歌德补充道:“这并不是说,各个民族应该思想一致;而是说,各个民族应当相互了解,彼此理解,即使不能相互喜爱,也至少能彼此容忍。”

  相互了解,彼此理解,不喜爱也应容忍——歌德的“世界文学”构想,在世界不同文化之间搭建起共同对话的可能。

  时隔近两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德国汉学已逾百年,德国也在百年间发展成为欧洲汉学的重镇,一代代汉学家们沿袭歌德的传统,不断为中国文学、文化提供新鲜的观察视角,同时丰富着自身语言文化和世界文学的维度。

  在这场“伟大的聚会”中,德国的确扮演了“美好的角色”。而德国汉学家顾彬,正是其中不可忽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

  研究古代典籍,译介中国诗歌,组织编写中国文学史,用中文向中国读者介绍欧洲文学,现年72岁的顾彬不曾有一刻停止思考:语言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中文才是好的中文?判断文学作品的标准是什么?理解和误解的本质是什么?两者的分野何在?

  在半个世纪的研究和反思过程中,他逐渐理清了语言的本质属性和其间蕴含的时间意义:语言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它并非思想的工具或载体,而是思想本身,它不止于今天,还记录了昨天、透露着未来,语言需要记忆,仅仅言说今天的语言是缺少张力和索然无味的。

  中文亦然。它并非一个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变动不居的过程;它与历史记忆相连,涤荡在苍茫的时间之流;也曾见证时代的起伏跌宕,一路行至眼下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它跨越地区与国家,偶尔驻足于另外一种文化或民族,在现实世界的建造之外开辟一片思想疆土。

  今日,明天,它会如何?又将向何处去呢?

  详见B02-B05版·主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