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山之石
如果有些不当言论出来,自然要加以批评,但我们更应该去批评言论所指事实背后的结构性因素。
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冯钢四年前的一条微博旧帖近日突然爆款。当时因为感叹研究生推免面试“性别比失调”,冯钢发微博说“根据以往经验,女生读研后继续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读研期间也少有专心学问的,大多混个文凭准备就业……”
这样的言论,在性别平等是普遍共识的话语场与实践场中,受到猛烈批判是必然。不过,我一方面翻看了各方批判言论,另一方面也翻看了冯钢教授本人的微博,可以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冯钢教授言论有问题,但很多批判他的言论对其言论也是断章取义。比如,冯钢教授曾经发过这样一条微博,“2017年第一条微博,献给那些我所敬重的为自尊而奋不顾身顽强振作的女性朋友,你们真的很让我敬佩!”
我不认识冯钢,没有为他正名的任何动机和必要,我想表达的是,公共空间的争论应该更为理性,不要过于“玻璃心”。有时候,言论虽然刺耳,但指出的可能是事实,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这种事实背后的根源。比如,“女子读研不如男”言论背后的结构性要素。这种现象明显不是由于性别要素,赵鼎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提供了国外的例证,但是,我们这里为何还存在这样的状况?
也就是说,这背后是性别之外的要素在起作用,比如家庭要素、社会文化要素、权力要素等。
家庭要素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女生在读研(包括硕士与博士)期间或毕业后,已面临结婚的问题,结婚后还有孩子要去照顾。因此,客观上女生不如男生有充足的时间去从事学术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中,“女博士生是第三类人”“女生不结婚就会成为剩女”“女的就应该在家带孩子”等陈旧观念与社会偏见,制约了女性发展的空间。权力要素中,在升迁机会、就业机会的提供上,明规则和潜规则中,有意无意都给女性设置了障碍。
因此,如果有些不当言论出来,自然要加以批评,但我们更应去批评言论所指事实背后的结构性因素。比如,在研究生这个话题上,以我自身经验而言,“女子读研多过男”比“女子读研不如男”,更让我印象深刻。在最近几年参加研究生的面试中,包括学校推免的研究生和参加统考的研究生,也包括与国际合作办学的单学位与双学位研究生,一个男生也没有、全部是女生的面试场次,出现过不止一次;偶尔一两个男生做葱花、其他全是女生的面试场次,也出现过不止一次。经常有老师在现场拿到面试名单或者面试间隙发出感慨:男生都去哪儿了?
或许还有学科因素,因为我参加的都是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生面试,并不知道其他学科研究生的性别比例。但肯定是学科之外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制约了或者造就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比如,男生本科毕业更容易就业、目前的考试制度使得很多男生无法适应等等。所以,冯钢教授所说的“女生读研后继续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其中可能也存在该学科中女研究生人数多这个因素,如果属实,女生走科研道路的人数在绝对值上不比男生少。
但不管如何,无论是“女子读研不如男”是真,还是“女子读研多过男”是真,或者两者通过统计之后发现都是真,我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可能的性别歧视言论,更要关注的是造成此种情况的结构性要素,呼吁或推动应该改变不平等的基于性别形成的文化、社会、经济、权力等要素。用正确舆论来迫使某些人不再讲性别歧视的言论有其重要性,但用正确舆论去呼吁改变性别歧视的结构性因素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