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书评周刊·秋季书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书评周刊·秋季书赏

秋季书赏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未知大学》
作者:(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范晔 杨玲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

《撒旦探戈》
作者:(匈牙利)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译者:余泽民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7年7月
《寂寞的游戏》
作者:袁哲生
版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9月

《鹰的王座》
作者:(墨西哥)卡洛斯·富恩特斯
译者:赵德明
版本:作家出版社 2017年8月

《坐在你身边看云》
作者:(葡)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程一身
版本: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女巫的子孙》
作者:(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沈希
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8月

《温柔之歌》
作者:(法)蕾拉·斯利玛尼
译者:袁筱一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文 学 类

  《未知大学》

  作者:(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范晔 杨玲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

  波拉尼奥是“拉美文学爆炸”后鲜有的获得世界声誉的西语作家。《荒野侦探》和《2666》的推出,使他“伟大小说家”的身份得以确立,也无意中遮蔽了他另一重要身份:诗人。其实,波拉尼奥在1976年出版的首部作品正是他的诗集《再一次放弃所有》,四十岁之前,他也一直在写诗。那时,他四处流浪,做着低薪零工,痴迷于阅读,唯一喜欢做的就是写诗,确切地说,是像个诗人那样活着。他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诗歌,诗歌最终也还他以真实。

  得知自己罹患渐进自身免疫性肝病后的几个月,波拉尼奥亲自整理了诗歌手稿。中文版诗集《未知大学》是这些手稿的合集,包括《未知大学》,以及《安特卫普》《浪漫主义狗》和《三》,涵盖了波拉尼奥1978至1994年间创作的几乎全部诗歌。这部诗集把波拉尼奥还原为“诗人”,比小说更好地呈现了他自己。

  诗歌记录了他的生存现状和诗意的闪光瞬间。里面写到的姑娘们、巴萨罗那、警察、死亡等,连缀成他的生活。这些诗乍看不算精致,有着似乎因匆忙写就造成的粗粝感,但正是这种粗粝感毫无掩饰地展现出生活的本真面目,带给读者以现场感,读者也因此得以清晰看清诗人的原本样貌。

  《撒旦探戈》

  作者:(匈牙利)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译者:余泽民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7年7月

  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于1994年将《撒旦探戈》改编成长达七个半小时的同名黑白片,二十三年后,原著终于迟迟到来。作者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是匈牙利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贝拉·塔尔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改编自其作品,《撒旦探戈》是其处女作,也是代表作。1983年,拉斯洛大学毕业后,“抱着用文化拯救贫困的热愿”去到一个小山沟,成为乡镇文化馆的图书管理员。不料一场午夜大火将文化馆和藏书焚烧殆尽,拉斯洛只好离开。随后写成的《撒旦探戈》的灵感就缘于这段生活。

  本书描写了一个封闭乡村中十几个人的生活遭遇和精神世界,用首尾相连的十二个章节,演绎出一台荒唐又悲伤的悲喜剧。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地方,十几个人酗酒、通奸、背叛,像烂在泥塘里的“蠢猪”,却又怀着虚无的希望,梦想救世主来临。伪装成救世主的人来了,把钱全部骗走,他们在希望之后得到的,只有更深的绝望。故事的发展充满荒诞,又似乎让人触手可及,与拉斯洛的偶像卡夫卡的写作异曲同工。

  通过拉斯洛建构的怪诞、冷酷、绝望的世界,我们再次窥见现实的黑暗。与其说这是拉斯洛构造的预言,不如说这是他给所有人的警示。

  《寂寞的游戏》

  作者:袁哲生

  版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9月

  台湾作家袁哲生三十八岁去世,留下的作品不多,却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其作品也对台湾文学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寂寞的游戏》是袁哲生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容纳七个短篇,虽故事各异,但都指向人类不可避免的共同困境:孤独。同学之间的友情、父子之间的亲情、夫妻之间的爱情,在袁哲生冷静、简约的笔下慢慢淡化,人与人疏离开来,渐行渐远,孤独的本质开始显现。

  作为文学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孤独被太多作家写过,但袁哲生笔下的孤独又是独特的。他善用儿童的单纯眼光审视世界,因此看到的孤独也是单纯的,这是极度敏感心灵的分泌物,不掺杂质,几近透明,我们仿佛看到他用孩子式的“游戏”眼光看着纷繁嘈杂的世界,变得沉郁不堪。

  面对孤独,有些人选择了逃离,就像《寂寞的游戏》这篇中的“我”对“躲藏”的强烈渴望,就像《父亲的轮廓》中离家出走的父亲。这是孤独的延伸,并不罕见,却在袁哲生笔下有了如此沉重的力量。几乎没有完整的故事线,没有抒情,袁哲生在片段式的孤独叙述之后,又似乎指向了更终极的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鹰的王座》

  作者:(墨西哥)卡洛斯·富恩特斯

  译者:赵德明

  版本:作家出版社 2017年8月

  卡洛斯·富恩特斯热衷于批判自己的祖国墨西哥。整整一生,六十多部作品,他都在用文字展示墨西哥的种种社会弊病,用抨击表达对祖国的爱。他的文学根植于墨西哥文化,延续历史传统,并用写作发扬这一传统,也因此获得了多种奖项和殊荣。

  拉美文学有与政治紧密相连的特性,富恩特斯的作品也不例外。加上出生于外交官家庭,后又长期供职外交界,还曾在1975至1977年任墨西哥驻法国大使,富恩特斯对政治有着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直接洞见。在《鹰的王座》中,富恩特斯把时间设置在2020年,用七十封往来书信的方式,描绘出一场扣人心弦的总统争夺战。为了这至高权力,一群高官显要——国务秘书、各部部长、将军等人尔虞我诈,以金钱、肉体等为交易筹码,在联盟与背叛、利用与反利用、忠诚与奸诈之间,暴露出各自的隐秘欲望。

  这是一部现代版官场现形记。富恩特斯以其对政治的高度敏感,为我们带来肮脏又真实的政坛风云,并用墨西哥政府及官员们的劣性,衬托出爱与自由的珍贵。

  个性推荐

  《坐在你身边看云》

  作者:(葡)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程一身

  版本: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虽然费尔南多·佩索阿已被称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但后人对其两万多件遗稿的整理还远未结束。在幽闭单调的漫长生活中,佩索阿不断沉入生活本真之地,用诗歌和随笔记录着自己的所思所想。他的奇特之处在于,不只用自己的身份写作,而且用七十二位“异名”尝试不同风格的写作,构建了一个广阔纷繁的文学世界。

  为了更好地写作,他拒绝婚姻,甚至拒绝恋爱,以期实现自己“思想的生活”。这个爱写作胜过女人的人终生与文字待在一起,却对写作并不自信,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他“展现”世界而非“比喻”,尽可能呈现世界的真相,辨析真与假、爱与不爱,为我们看待事物提供了一条复杂且深邃的道路。在这条路中,有对自然的赞美,对爱情的渴望,也有禁欲的克制和痛苦的阴影。

  《女巫的子孙》

  作者:(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沈希

  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8月

  莎士比亚的剧作对后世影响巨大,用电影、话剧、音乐剧等方式对其致敬是常有之事。为纪念莎翁逝世400周年,英国霍加斯出版社联手八位著名作家,开启了改写莎士比亚经典剧作计划,阿特伍德就是其中之一。她选择改写莎翁临终剧《暴风雨》,无疑是个挑战。

  作为已功成名就的作家,阿特伍德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但面对莎士比亚,她不得不使出解数,以期不愧经典。她用现代化的视角,设置了一出戏中戏,把古老的复仇故事放置在监狱中,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对《暴风雨》的“重述”,且频频给我们带来新意。阿特伍德在原作中注入自己的理解,并延续、阐释了沙翁的人文主义思想,用“救赎”和“自由”消解“仇恨”,给人性以光芒。

  《温柔之歌》

  作者:(法)蕾拉·斯利玛尼

  译者:袁筱一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文学不是疗愈的工具,而是“揭露的艺术”。这点在《温柔之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蕾拉·斯利玛尼通过对社会真实事件的改写,呈现出社会残酷的一面。她将敏锐的眼光投向阶级差异、女性生存、爱的欲望和孤独,挖掘出看似井然有序的生活表象之下的“黑暗的湖”。本是天使般的保姆,却因无法真正进入雇主的生活铤而走险。而在作者不断给出的信息中,保姆孤独、敏感、负债累累的面目逐渐清晰。在最终无法得到自己索求的“对爱的占有”时,她选择用最极端的暴力方式解决困惑。

  蕾拉·斯利玛尼用透澈的文字舒缓叙述,有着音乐般的分明节奏,对“人的身份和人作为高级动物的命运”提出诘问。这一问题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并将持续存在,对它的诘问展现出作者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深刻反思。

  文学类推荐人

  新京报记者 张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