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孩子的成长伴随着家长的成长,某种意义而言,家庭教育甚至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创始人卢振虎一直强调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在新府学,微信群、教育沙龙、家长会、一对一面谈等多种渠道构建了家校之间的紧密连接,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
线上线下结合 密切家校联系
11月17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初小部外方校长Gary Dimitrators将给家长上一堂“阅读课”,详细解读分级阅读和家庭阅读的策略与指南。这是新府学教育沙龙的第二期,在此之前的11月3日,七十七岁的著名教育学家王宝祥教授已经给家长带来了第一讲“如何做智慧型家长”。
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总校长张雅文说,新府学将陆续推出家庭教育、素质教育系列沙龙,举办沙龙一方面是希望家长自己先成长起来,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适度地引领孩子;另一方面是便于家长与学校零距离沟通,让家长更了解学校、也更了解孩子,让家校配合更紧密。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在新府学听完王宝祥教授的讲座,陈思渊妈妈对这句话深有感触。
今年,陈思渊从公办小学转到了新府学。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陈思渊妈妈已经观察到儿子身上发生的明显变化,“孩子适应得很快,几乎没有过渡期,住校也没有对我们之间的亲子沟通产生影响”。
快11岁的陈思渊在很多方面都很有主见,“现在,课上课后都有很多拓展性学习,而不是一味应试,我最喜欢周四谢老师的‘搞怪历史课’,老师会把历史故事画成漫画,还会自创卡牌游戏,把历史变得特别有趣。住混龄宿舍也不错,从7年级的学长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他们就教会我玩魔方,学习有不会的地方他们也会给我分析,我们也一起把宿舍整理得干净整洁。”
陈思渊妈妈说,学校为每个班级都建了微信群,住校生家长还有单独的群,“最开始时,老师会把住校孩子的情况事无巨细地发给家长,甚至包括每天三顿饭孩子吃了什么都会发,打消了家长的不放心;此外,在班级群里,老师每天会与家长沟通,包括重要事项、孩子的学习成果等。”
对家长而言,在家校沟通中,除了线上的微信群交流之外,还有很多线下渠道便于交流。新府学初小部执行校长辛玲介绍说,在线下,还有教育沙龙、家长会、一对一家长面谈等。
辛玲说,教育沙龙主要是梳理家长的教育理念,家长会既有校级层面,每个班也能根据需要自行组织,一对一面谈方便老师和家长进行深入沟通,此外,中方老师每周还会给家长点对点发送电子杂志,让家长对孩子这周的表现、学习生活情况等有整体了解,外教老师则会双周给家长发送中英双版的电子杂志。
声音
希望未来能共享家长资源,在及时采纳家长合理建议的同时,也鼓励越来越多的家长走进学校,为“明德至善、中西通才”这一育人目标而共同努力。学校未来也计划通过家长义工、有专业特长的家长给学生开设周末课堂、家委会组织体育活动等方式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学生培养中来。
——卢振虎,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创始人
家校及时沟通 合力解决问题
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的症结源自以往家庭教育中不足,有些问题的处理方式则折射出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同。面对问题如何应对,考验的是家校是否能够及时沟通,合力解决。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辛玲常常面对这样的挑战。“四年级几乎都由男生组成,聪明而且调皮。有个小男孩第一次离开妈妈独自住宿,心理上一时接受不了,每天时不时就会大哭。老师一边与家长沟通,商量从孩子的心理角度考虑,家长能否每周接孩子回家住一次,让孩子慢慢适应住宿生活;另一边对孩子倾注更多的关注,观察他喜欢什么、对什么有兴趣,让他逐渐对学校产生好感和安全感。现在孩子虽然还会有一些小脾气,但不会动不动就哭着要回家了。”
新府学高中部执行校长崔少周说,新府学的有些孩子是从其他学校转学过来,带着原来已经形成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这些都不是立即能转变的,而家长选择转学也是因为原来的学校教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家长是带着诉求来到新府学,他们的想法也往往带有普遍性,需要学校加以重视。”另一方面,父母的言行、教育理念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性,更能加强孩子的习惯养成、人格培养。
新府学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的处理让陈承泽妈妈印象深刻,“孩子成绩很好,但公立学校的竞争让孩子有时会有焦虑情绪。在新府学分层教学的数学课上,因为是小班教学,老师会关注到每个孩子的表现。儿子因为数独完成的比其他同学慢了一点,情绪有些急躁,在微信群里数学老师特意跟我聊了这个问题,希望家长能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竞争。”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却也是最容易犯错的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时代在变,如今哪怕是教授,他的知识也都是不全面的,最忌讳的是孩子觉得家长无所不能,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如孩子。”陈思渊妈妈说,孩子像一面镜子让她看到自己的局限性,与学校的平等沟通与交流,既让她看到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让她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收获了自身的成长。
■ 案例
家校共育以尊重对方为前提
●陈思渊妈妈,儿子11岁,就读新府学初小部
“家校共育的前提是双方互相尊重,坦诚交流、互相理解”,陈思渊妈妈说。她回忆了儿子在新府学经历过的一件小事,“学校规定在固定时间段可以把手机返还学生方便他们与家长联系,我便和儿子约定每周两次固定的通话时间。有一次班主任老师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在规定时间把手机返还给学生。得知此事后,我立即私下与老师沟通,说明我跟孩子的约定,也表达了我希望在孩子心目中维护老师重承诺的形象和威信。老师很快地处理好了这件事。”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