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微言大义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沸腾公号留言

  AmberASeven:#江歌被害案#公众可以理解一个女孩躲在门后的懦弱因为这是人性的弱点,舆论的确给了她过重的谴责压力,我十分不赞同这种凭借别人的事件发泄自己戾气的做法风气,但我依旧觉得这种谴责是她自己一步步一手造成的。

  新京报评论公号留言

  follow heart:#江歌被害案#作为一名新闻学的学生,从理论的角度看咪蒙的文章是一次典型的媒介审判。或许我们无法清晰划清对错的界限,但是我们有责任尽可能保持理性。真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法律始终都是我们最强有力的依靠。

  海洋:#江歌被害案#刘某的懦弱和自私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也并非十恶不赦的罪人。对人性的过度批判很容易让人陷入死循环,说到底只是人们的宣泄心理和朴素道义在作祟。让自私者自己去反思,把罪犯交给法律来审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绵薄之力去帮助江妈妈吧。

  Yif:#江歌被害案#如果说人可以凭借自己的世界观就去扭转法律,那很难想象,法律会不会成为一纸空文。倘若道德可以肆意地绑架法律,那这样的社会该变得多恐怖。

  Thérese:#江歌被害案#我们不是当事人,事情究竟怎样不能肯定。我们可以说刘鑫是自私的,是懦弱的,可以指责但不能把人的阴暗面无限放大来引导舆论。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凶手和真相。既然不能抚平伤痛,又何必再增添新伤。

  本地知名:#江歌被害案#刘鑫是对善意报以冷漠的极端案例,这种行为的扩大化会破坏正常的人际交往秩序。我们有谴责“不道德”的权利,也有谴责“不道德”的责任。但是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把法律的问题留给法律,道德的问题留给道德,二者的混淆也是对秩序的一种破坏;二是,这谴责不应该是头脑发热的,而应是冷静、理性、有反思的。咪蒙无视这两个条件,用煽情碾轧了说理,只剩下头脑发热的煽动。今天被喊打的是众矢之的刘鑫,明天可能是任何一个无辜的人,毕竟在她那里,煽情是第一位,这才是需要警惕的。

  栏目主持:孟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