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书评周刊·主题

J.M.库切 不进入深处,就不能成为艺术家(1)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南非裔白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大学教授,是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作家,于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幽暗之地》《内陆深处》《等待野蛮人》《福》《彼得堡的大师》《耻》《青春》《耶稣的童年》等作品。

  人生

  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青年库切有一个盼望,就是回到他在伦敦远郊租借的寓所,打开收音机聆听音乐,或者是分享睿智的谈话。英国BBC的第三套有“诗人和诗歌”系列,这是库切最喜欢听的节目。约瑟夫·布罗茨基,一个被控告为社会寄生虫的人,被判在冰封的北方的阿尔汗格尔斯克半岛服五年苦役,当时仍在服刑的他出现在这档节目里。

  “黑得像缝衣针的里面一样。”整天锯着圆木,小心保护自己长了冻疮的手指,用破布补靴子,靠鱼头和圆白菜汤活着的布罗茨基在一首诗里这样写到。这诗句带给青年库切心灵以冲击:“他无法从心头驱赶走这行诗。如果他一夜又一夜地专心致志,如果他能够以绝对的专心迫使灵感恩惠降临到他的头上,他也许可能想出可以与之匹配的句子来。因为他知道他有这个才能。”

  以上情节出现在J.M.库切的长篇小说《青春》里,题为“外省生活场景II”。主人公取名为“约翰”,显然这是库切的替身。经由这部自传体小说诚挚而又逼真的叙事,我们得以看见库切在青年时期的人生体验和生命际旅,他肉身的落魄艰窘,内心的悲欢喜乐,精神的沦陷和复生,以及写作生涯初始的晦暗与幽光。

  诺奖之后

  关注国际正义,避免演说家的命运

  “您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谈论特定历史所发挥的力量,同时又不局限于单一的时间或国家。您仔细地观察压迫、残酷和不公正,并教会读者如何看待自由以及试图表达自由的困难。”1996年5月31日,南非开普敦300周年基金会将1995年的奖颁给库切,以表彰他终生为文学所做出的贡献。同年,他获得纽约斯基德莫尔学院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在颁发仪式上,致辞人罗伯特·博伊斯教授说:“J.M.库切是一位小说家、政治思想家、评论家、理论家、语言学家和权力解剖学家。既有风格又有知识分子的勇气。”

  由知识界同人给出的价值判断,距离2003年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8年。在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库切时,他的前同事、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的乔纳森·李尔教授说:“J.M.库切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伟大作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伟大的教师中的一员。在典范和见证的传统下,他教导我们怎样阅读一本伟大的书。他教我更清晰地认识人类灵魂。”

  对于诸多嘉奖和盛名带来的光环,低调隐忍的库切安然处之。在接受记者的访问时,库切说:“从概念上来讲,文学奖属于这样的时光。作家仍然能凭着他的职业被视为智者,虽然不属于任何机构,却能就我们时代和道德生活提供权威的言论……将作家视为智者的想法如今不复存在。否则,扮演那样一个角色,我一定会感到不自在。”

  与诺奖得主的显赫而频繁的曝光不同,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越来越不愿意出席学术会议,他拒绝前往世界各地讲座的邀请,终止与芝加哥大学每年教课三个月的协议,拒绝墨西哥总统亲自发出的参加国际艺术节的邀请。“如果我认为,与一年前相比,我现在突然成了一个更好的作家,这将是非常愚蠢的。换句话说,我最好脚踏实地,别被冲昏了头脑。诺贝尔奖获得者命中注定不再是作家,而成为巡回演说家。我决定避免这样的命运。”库切对访问者说。

  然而,库切也保持着对国际事务的关切,显示他身为知识分子对国际正义所持的立场。2004年,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的美军虐囚丑闻轰动世界,库切深感震惊,当年6月14日访问斯坦福大学后,他写信给朋友说:“我前两个月在美国,在斯坦福大学。我觉得这次访问令人不安。首先,美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像被小心翼翼守卫着的堡垒。其次,我接触到的每个人几乎都心情阴郁。在阿布格莱布丑闻爆发后,更是充满了羞耻感。”在接受2005年斯坦福大学春季学期(4月和5月)的邀请后,他告诉邀请方,如果乔治·布什在2004年11月再次当选连任,他就不会去。

  2004年,库切与其他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起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要求释放被监禁的缅甸作家。2007年8月,他对彼得·魏斯基金会呼吁打破对津巴布韦反人类罪行的沉默表示支持,2008年,库切和戈迪默加入了为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辩护的作家行列,后者被控在捷共统治期间帮助过捷克斯洛伐克警察。库切还支持了一份作家请愿书,反对南非非国大政府不顾盟友南非工会的反对,力图在议会通过媒体立法草案,此事表明库切对祖国南非的持续关注。

  南非作家坎尼米耶在《J.M.库切传》里这样评价:“他是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勤奋的人。他不遗余力地发挥与运用自己的天赋。关于《耻》他写的手稿版本多达14个,这让人看到,作为一个作家,他对自己的要求有多么高。他也是一位注重隐私和沉默寡言的人。他经历了这么多的不幸,还能坚持住,并继续他的工作。”

  人生转折

  因参加静坐,被迫离开美国

  1970年1月1日,30岁的库切身穿外套,脚穿棉靴,把自己锁在他位于纽约州布法罗市帕克大街24号地下室的住所里。他在新年许愿中发誓,如果写不到一千字,就绝不出门。他下决心坚持每天写作,直到完成一部小说的草稿,这是长篇小说《幽暗之地》的雏形《雅各·库切之讲述》。库切身上的外套和脚上的棉靴,说明他租住的居所没有暖气。他用黑色圆珠笔在横格纸上写作。现在,《幽暗之地》的手稿被保存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哈利雷人文研究中心。由《越南计划》和《雅各·库切之讲述》组合而成的《幽暗地带》,应该是纽约布法罗时期给予库切的馈赠。

  1968年,库切在美国高校申请可以给他提供更高职位的空缺,他的一位老师告知布法罗可能有空缺。布法罗是纽约州的一个海港城市,位于伊利湖附近,尼亚加拉大瀑布以南约24英里,纽约市西北400英里。人口大约为53.3万,即使每年有长达四个月的冰冻封港期,也是大湖航运中心。这一年注定是动荡而血腥的,总统约翰逊·肯尼迪的兄弟罗伯特·肯尼迪——未来可能的总统候选人及黑人活动家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在东欧,1968年发生“布拉格之春”运动,其间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尝试进行议会民主改革,希望缓和与西方的关系,摆脱俄罗斯的统治。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改革尝试导致纽约和底特律爆发种族骚乱,1969年,美国黑人成功载人登月,同年塞缪尔·贝克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此时的库切被当时的局势困扰,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电视屏幕每天会报道相关内容。他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到1967年初,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反对总统林登·约翰逊的越战政策。校园里的反战情绪激烈,不断发生骚乱,频繁爆发学生大规模的抗议。随着战争升级,布法罗校区几乎每天都出现冲突,有针对战争的抗议,也有对布法罗大学当局的不满。

  1970年,库切在布法罗被捕,但并不是因为参加反战示威。当时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校长弄来数百名警察驻扎在校园,校长本人则从办公室撤退到一个秘密地方。库切和40多位教师对此静坐抗议,结果被捕。此次事件是库切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扼杀了他留在美国的机会,同时开启了他的写作生涯。

  他说,“在静坐事件之后,我在布法罗教书一直到1971年5月。和45人中的其他人一样被撤回指控,但是因为我的违法案底(尽管后来上诉成功),我的签证在移民和入籍当局看来极为复杂。我的再入境签证被撤销,使我不得再回美国。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在1971年决定辞职,并离开了美国。”

  (下转B03版)

  □夏榆(作家、资深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