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书评周刊·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书评周刊·艺术

回到五线谱 对符号语言学说不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1927-2012),美国钢琴家、音乐著述家和批评家。出生于纽约一个建筑师之家,自幼习琴,少年时拜著名钢琴家李斯特的弟子莫里茨·罗森塔尔为师,师承李斯特谱系。
《音乐与情感》
作者:(美)查尔斯·罗森
译者:罗逍然
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7年7月

  对于古典音乐,我们总是听得多、读得少,这不仅是因为古典音乐本质上是一门关于聆听的艺术,同时也是因为大部分古典音乐的书籍,不是音乐学家、音乐史家写的高头讲章,就是音乐家本人的回忆录、传记——前者经常是由无数的谱例和音乐分析组成,而后者则多半是音乐家本人一生的流水账。还有少部分书,则充斥着乐迷型作者对CD版本、八卦以及个人感悟的痴迷。

  而以演奏家身份(主要是非指挥的演奏家)对某些音乐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专业类著作,相比之下则少之又少。但也总有例外,著有《音乐与情感》的美国钢琴家、作家查尔斯·罗森就是其中之一。

  1 写得最好的钢琴家

  对于某些精力充沛的演奏家来说,黑白键盘或是提琴的钢丝弦无法束缚他们的表达欲,比如加拿大鬼才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就是一位创作欲极端旺盛的业余写作爱好者,他关于音乐、表演和媒介文章合集的中译本《古尔德读本》厚达700多页——但哪怕是他钢琴演奏的狂热粉丝、美国学者爱德华·萨义德,也对他的文章水准不敢恭维,甚至称他的思考为“乡村哲学家”。而奥地利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笔耕不辍、质量也堪称上乘,不仅自己出版诗集,还将平日写作的关于音乐的散文和演讲讲稿结集出版,2013年他还选择了关于钢琴的近百个关键词,把对每一个词的意见和看法以词典释义的方法写出来,然后按照字母表从A至Z,精心构建出了一本极度个人化的钢琴关键词词典手册。

  当然在钢琴演奏界,还有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不仅著作等身,而且本本精彩,其在著述方面的成就甚至完全超过了其在演奏方面的声望——这就是查尔斯·罗森。罗森本人一生极为传奇,很早就致力于从事音乐演奏,但与大多数职业演奏家不同,他没有选择在音乐学院或是大学的音乐学系里扎根学习演奏。早慧的他在6岁时就被纽约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录取,但却在17岁这个最紧要的学琴关头,选择去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法语专业,并一路拿到了博士学位。普林斯顿严格的学术训练不仅让罗森视野大开,也让他的文笔水准和思辨能力远远超过了类似于古尔德这样玩票的“演奏家-作家”。博士毕业后的罗森专心演奏事业,并没有任何著书立说的想法,直到一次,他看到自己的一张肖邦钢琴唱片上印着由乐评人撰写的文字介绍,文字以极度拙劣的笔法来描绘肖邦的夜曲风格,罗森忍无可忍,决定自己之后的唱片都由其本人亲自撰写唱片介绍。

  罗森的唱片介绍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于是出版商找上门来:“你想写什么我都愿意出版。”1970年,罗森开始在《纽约书评》上撰写专栏;第二年,他就抛出了处女作《古典风格》一书,旋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之后罗森一发不可收拾,他在音乐风格、作曲家研究和音乐评论上的成就,使他在思想界和文化界的地位逐步提高。1980-1981年,罗森受邀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开堂授课,能在哈佛诺顿讲座讲授音乐的人都无愧于业内最一流和举足轻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学家,比如斯塔拉文斯基、伯恩斯坦等人。而罗森在诺顿讲座的讲稿就是接续着《古典风格》的《浪漫一代》,此书厚达700多页,体大思精、论述精辟。直到2012年去世,罗森总共写作了15本书,其他在音乐著述方面的成就,要远超钢琴演奏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而罗森主要著作《音乐与情感》,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也可能是最为精悍的一本专著。

  2 五线谱面上的深耕

  《音乐与情感》与罗森的其他著作一样,充满了音乐作品的谱例和分析。罗森本人非常讨厌对音乐印象式、感悟式和比喻式的写作方式,罗森当年决定自己撰写自己的唱片介绍,就是因为看到乐评人在他的唱片介绍上说“(肖邦的夜曲)醉醺醺的、摇晃的、带着花朵的芬芳”——这类极为形象的比喻,虽然能让不懂得高深乐理的听众和读者觉得亲近,但却往往与作曲家和演奏者的初衷南辕北辙。可惜这种充满个人感悟的音乐评论,在很长时间内统治了古典音乐在大众传播上的写作风格,20世纪古典音乐在大众文化中的地位本来就处于节节败退的颓势之中,读者对于象牙塔内学者对音乐所做的专业精深的分析更是毫无兴趣,似乎只有这种庸俗化的对音乐的文字表达,才能让读者感觉自己“听懂了”音乐。

  但在罗森看来,对音乐的理解要以乐谱为基础,只有吃透乐谱,将音乐分析得透彻清楚,才能够理解音乐。虽然这与大众文化意义上的古典音乐写作格格不入,但罗森的著作却以其一针见血的观点、旁征博引的分析,以及如学者般严谨的论述,赢得了广泛的专业读者。

  在罗森的著作中,我们看不到多少作曲家的个人生平、奇闻逸事,就算站在时代背景的立场上分析音乐,他也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时代的风格特征,而不是社会特征上:比如分析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有人可能会强调华彩这种炫技形式是为了招徕更多的听众,让他们来围观演奏家表演如何高难度的演奏技法;而罗森可能更多地会从作曲技法的层面来探讨:莫扎特是受到了哪些作曲家的影响,才会写作如此一个华彩,而这样一个华彩又是如何成为一个时代的典范风格。

  虽然罗森的书充满了学术性和理论性,但罗森与传统的学术界始终保持着距离。他的《古典风格》就是对传统学界关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很多认识感到不满而写作的。而《音乐与情感》则是针对盛极一时的“话题理论”的反思之作。话题理论受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与二十世纪欧美人文学界所开始进行的“语言学转向”的范式转移息息相关。虽然“话题”这个词直到1980年莱纳德·拉特纳在他的《古典音乐:表现、形式与风格》中首次提出,但其实早在20年前,就有音乐学家做出了相关的工作——而罗森则通过他的如椽巨笔,对那些通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音乐理论予以通盘驳斥。

  3 语言学转向下的音乐

  话题理论,一言以蔽之,认为音乐是由一套固定的“音乐语汇-情感”的话题符码所构成。比如,华丽风格话题(galant)、情感风格话题(empfindsamkeit)等情感导向会对应着相应的固定音乐素材。有时音乐情感也不局限于抽象的情感,它还会通过唤起听众的社会记忆,以达到引导观众情感的目的。比如,舞曲话题的音乐编码,是要让听众感受到舞会现场欢快、热闹的律动感;教堂话题的音乐编码则旨在唤起听众的虔敬之心等等。当作曲家需要表达某种情感时,他就会从中抽取情感所对应的音乐素材、音乐动机。

  话题理论自1959年音乐学家戴里克·柯克著作《音乐语言》开始,直到2000年,在学界一度非常之盛行。包括拉特纳、罗伯特·哈登、怀尔·阿兰布鲁克、科菲·阿佳吴在内的一批学者都用话题理论的方法对包括贝多芬、舒曼在内的西方音乐的核心作曲家进行“语言学编码”式的话题分析。201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牛津话题理论手册》对截至二十一世纪的话题理论研究做出了阶段性的总结。

  罗森的《音乐与情感》系统批驳了像柯克那样把音乐语汇编辑成一套所指与能指“一一对应”的辞典的做法。在罗森看来,虽然确实很多音乐主题、音乐素材、音乐手法有着特定的情感面向和社会情感记忆,但是罗森通过大量的谱例举证说明,音乐并非只是单一“音乐语汇-情感”的对应,同样的音型、同样的手法,放在不同的音乐语境里,对照着不同的和声或是调性的前后关系,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情感导向。

  事实上,话题理论深深受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将语言符号学编码纳入到艺术实践分析的大潮的影响。不独是音乐,彼时诞生不足百年的电影,也被理论家们进行了语言学编码解读的尝试,包括克里斯蒂安·麦茨、安贝托.·艾柯都参与了对电影语言的理论语法的建构。但很可惜,对于电影的语言学尝试如今被认为基本是失败的,只有少数符号学的理论稍显有效。学者们开始意识到,艺术作品与发展比较完善的语言学、符号学体系,可能有着本质上的不兼容。

  如果说话题理论是将音乐放置在文化和社会的大语境下予以审视的话,那么罗森则保守地、顽固地、坚定地在乐谱谱面上进行理解。如果说话题理论是希望用语言学、符号学的办法来参透音乐这门语言的话,罗森则以几乎可以被称作原教旨读谱主义的学术方法,用一张张五线谱谱例,来捍卫了音乐语言的独特性,希望通过对音符与音符、小节与小节、和声与和声之间复杂的相对关系的解读,让我们看到那些音乐伟人们,是如何用相同的音乐手法,创作出如此丰富、微妙、迥异的音乐情感。 □伯樵

  【延伸阅读】

  《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作者:(美)查尔斯·罗森

  译者:杨燕迪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近五十年来公认的西方经典音乐论著,对古典风格最有代表性的体裁和作品进行鞭辟入里的点评和剖析。

  《钢琴笔记》

  作者:(美)查尔斯·罗森

  译者:史国强

  版本:现代出版社 2015年10月

  带领我们走入钢琴演奏的未知世界,了解音符是如何演绎出来的,和弦为什么能打动我们,钢琴如何塑造出西方音乐的走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