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文娱新闻·现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文娱新闻·现场

新编京剧的里程碑《曹操与杨修》有了传承版,举行“谈艺说戏话北京”戏曲分享会

尚长荣:京剧传承不只是教会一出戏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传承版《曹操与杨修》。 主办方供图
尚长荣在谈到新编京剧传承时表示,要根据每一个青年演员的特点来进行传承。 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首演于1988年的新编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被誉为“中国京剧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当时主演曹操的尚长荣为这部戏花费了很大心血,单是曹操的“笑”就设计了不下七种。上周,这部新编京剧《曹操与杨修》的传承版在北京上演,而尚长荣则在梅兰芳大剧院小剧场举行了一场“谈艺说戏话北京”戏曲分享会,聊了聊他大半生的京剧缘和“曹杨”往事。

  1

  三十年前揣着剧本几经奔走

  京剧《曹操与杨修》的故事讲述了赤壁之战后,曹操失败却没气馁,为了能东山再起,他求贤若渴,广罗人才,而名士杨修尤其被曹操赏识重用。不过,这两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却酿成了一出悲剧。剧中所传递的两种人格、两个灵魂的撞击,时至今日依然有着震撼人心的现代意义。

  尚长荣与这部戏的缘分始于1987年,当时他还在陕西省京剧团。从团里一位朋友处,他看到了湖南剧作家陈亚先写的京剧剧本《曹操与杨修》,随即被这个有多重性格的曹操吸引。他经过权衡后,感觉受条件所限“陕京”可能排不了这出戏。

  1988年1月,尚长荣怀揣剧本,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上海京剧院。当时上海京剧院的新任领导也在找本子,看到本子后第二天就决定排演此戏,并邀尚长荣加盟上海京剧院。当年7月,上海京剧院三团正式建组,由尚长荣饰演曹操,“言派”创始人言菊朋的嫡孙言兴朋饰演杨修,马可出任导演。当时的排练条件十分艰苦,是在上海京剧院二楼仓库旁的一个小房间,但主创们从小品训练、角色分析,到练功练唱一样没少。1988年12月13日,《曹操与杨修》赴天津参加全国京剧新剧目汇演后,一炮打响。当时的戏曲评论界把其称为新时期京剧的一场革命,是“京剧艺术探索划时代的开端”。

  2

  最难忘首都十场校园演出

  回忆当初《曹操与杨修》的创排过程,尚长荣并没有说多么艰辛,最让他难忘的是1995年上海京剧院带了四台戏进京,给首都高校学生演了十场,其中就包括《曹操与杨修》。在此之前,这部戏获得了第一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唯一一个金奖,但是能否让年轻人坐住,让大学生喜欢,他心里依然没有底。

  “那年12月,我们在北理工开了一个文体部长和学生会主席的联谊会,发票请大家看戏。参会的都是大学生,大家面面相觑,以为京戏都是爷爷奶奶的爱好。青年学生看京戏?那不是博物馆的艺术吗?”尚长荣觉得大学生有文化,如何才能让他们听懂京剧?他当时唱了周恩来总理的一段诗词,“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一下拉近了大学生与京剧的距离。

  票是发出去了,但那时的流行活动是唱卡拉OK和蹦迪,京剧《曹操与杨修》在海淀剧院演出前,尚长荣心里没底。他跟演员们说“即便撤退一半人,有人要看,我们也要演,就算剩三分之一也要演。”结果,当天从第一幕开始就抓住了大学生观众的心,“谢幕之后,我们从台子两边下去,一大堆观众前呼后拥,把我们几个人分别围住。有同学们站起来喊了句,‘中国戏剧永远属于青年!’后来上了好几个报纸的头条。”从那时起,京剧艺术属于青年人也成了尚长荣最常念叨的一句话。

  3

  传承更重要的是教方法

  京剧《曹操与杨修》之后,尚长荣又主演了两部新编京剧《贞观盛事》和《廉吏于成龙》,这三部戏被称作“新编京剧三部曲”。新时期以来,由于新编京剧的创作年份相对较近,在塑造人物、表演技巧、音乐唱腔上也有别于传统戏的戏曲程式,这就使得新编京剧的传承面临难题。

  相比传统戏,新编戏在教和学上更为困难,尚长荣有心思教是一方面,有没有青年京剧演员愿意花心思学更加重要,“还要看是不是叶公好龙的人物。”2014年,尚长荣和上海京剧院综合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物色了几位能把《曹操与杨修》“拿下来”的年轻演员,杨东虎、董洪松、陈圣杰等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由他们复排主演的《曹操与杨修》也被称作“青春版”。

  此前,该剧复排时尚长荣就多次强调要“精准传承”,“所谓‘精准传承’就是要根据每一个青年演员的特点来进行传承——眼睛怎么瞪,什么时候瞪,人物怎么走,怎么动情等等都必须‘精准’。”他觉得,在教演员细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方法,能够让青年演员未来举一反三,把方法运用到其他的作品中去。

  

  ■ 花絮

  谢幕时再度响起《让世界充满爱》

  这次在长安大戏院,由杨东虎、董洪松、陈圣杰主演的青春版《曹操与杨修》谢幕时,观众又听到了熟悉的谢幕曲《让世界充满爱》。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当《曹操与杨修》演出谢幕时尚长荣就要求播放这首流行歌曲。他的理由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历史的悲情,演出结束了还是要让观众回到现实,倡导多一份理解与宽容,而这首流行歌曲正好可以表达这份期许。“谢幕不是小事,一定要认真对待,别让一出好戏塌在谢幕上”,尚长荣曾这样告诫同行。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