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财经
未来,中国的关税会进一步向国际标准看齐,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但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12月1日起,中国将调降187项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商品的品类集中在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三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15年以来的第四次调降消费品进口关税。
降日用品类关税促进消费升级
征收关税目的有二,一为增加财政收入,二为保护国内经济行业。一般而言,进口关税整体与消费者的直接利益是负相关的:增加财政收入,意味着消费者的支出要增加;较高的关税使得进口商品的性价比不高,保护国内经济行业意味着消费者需忍受国内厂商质次价高的商品,消费需求被强行抑制。
即便如此,中国对境外商品的消费依然出现了井喷。海淘的兴起是原因之一,最早的海外代购一族,买的多是手表、箱包、化妆品等奢侈品,因定价策略或逃税行为,海淘的价格远低于国内。此外,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得个人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境外商品的需求扩展到日用品、服装、食品。
以往中国居民整体收入较低,进口商品是一种奢侈消费,较高的关税还可以视为调节消费结构的工具。但在今天,中国已经步入中高收入国家,居民消费升级的冲动很强,尤其在母婴、美妆、健康等品类更是一路狂奔。这些进口产品以前算是奢侈消费,但今天都成为中产阶级的刚需,这时的关税更多被厂商转嫁给中国的消费者,维持较高的税率使得中国的社会福利(消费者剩余)损失较大。降低这些商品的进口关税无疑是改善居民福利的利好政策。
对国内企业而言,降低关税有利于进口产品同国内产品开展竞争,引导我国供给体系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变化。
降关税有助于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
事实上,下调生活日用品的进口关税也是中国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举措。中国是现行国际贸易体系的受益者,自加入WTO以外,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有力拉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尽管美国也受益于中国出口带来的低物价,但美国的制造业和就业也因此承压,此前美国一直希望抛开现有的多边国际贸易体系、通过再造双方贸易规则以改变这种局面。近期中美元首会晤,为了平衡中美贸易的失衡,中国在开出了采购大单以外,也在汽车等领域承诺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逐步适当降低关税。降低其他商品的进口关税是可以想象到的延伸。
入世以来,中国的关税总水平持续下降,但仍高于发达国家,尤其是汽车等品类,中国的进口整车关税是25%,欧盟是10%、美国是5%、日本更低,这些都使得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备受指责。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的很多企业也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在要求他国接纳中国出口的同时,中国也在逐渐将关税总水平向发达国家靠拢。这有助于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深化。
未来中国关税将会进一步向国际靠拢
还要看到,中国经济体量增长的同时,财政收入增速也较快。在中国公共财政持续地以改善民生为重要目标的当下,增加财政收入已经不成为关税制定规则的首要目标了。在母婴、医药、教育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类上,应当参考消费税的制定规则,越是居民生活必需或者改善生活的日用品,税率应该越低。此次降关税主要集中在生活消费品就体现了这一点。
十九大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上海、浙江、辽宁、福建、广东等多地启动研究申报自由贸易港。与自贸区相比,自贸港的开放度显然更大。自贸港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贸易要有更充分、更大的自由度,如进一步考虑降低关税。而此次降税之举就是其中应有之义。
未来,中国的关税会进一步向国际标准看齐,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但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同时,降低关税也会倒逼中国的企业提高竞争力,这也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