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下一篇

别让家长成为学校老师的助理

2017年12月04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陈冬

  心理嘀咕

  当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其实就相当于充当了学校教师的助理工作,让家庭成为延伸的课堂。

  前不久,有媒体对1980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37.1%)的家长每天都会陪孩子写作业;而84%的受访家长会因陪孩子写作业而头痛。

  虽然这只是一项粗略的调查,受样本和取样方法的局限,调查结论未必具有代表性。但调查结果与城市家庭的经验大体吻合,大多数城市中小学生的家长都要面临陪孩子写作业的任务,包括给孩子作业签字、检查、听写等。

  不同于上一代,如今孩子写作业已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由于目前学生们所学科目及知识点比以前难度增加;家长陪孩子写作业一方面是辅导,另一方面是督促检查。甚至现在很多学校都把作业通过微信等方式发给家长,需家长签字,这变相成了家长的任务了。

  但学生家长通常有各自的职业分工,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是熟手,甚至专家,但在学校教育上是生手,是菜鸟,他们或者早已经遗忘年少时所学,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知道的传授给孩子,再加上他们还有负荷本就不轻的本职工作,有84%的家长感到力所不逮,一筹莫展,实在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就这样,一些中小学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课后作业,使得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都疲于奔命,而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没人真正追究过。

  客观地说,家长辅导孩子获得各种知识本来也是家庭教育应有之义,特别是对于小学低、中年级段的孩子来说,父母能够陪同孩子学习,以及通过努力获得成绩是必须的。但是,家长的有效陪护不应该是围绕学校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应该着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说直白一点,家长的有效陪护是要让孩子从学习中感到快乐,感到成就,那么发现、赏识和鼓励才是有效陪护的关键词。

  但是,当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带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其实就相当于充当了学校教师的助理工作,让家庭成为延伸的课堂。那么,损害的就是孩子本来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家长引导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其中就包括对学习的内在热情。

  这样造成的结果,一方面使孩子在整个学习生涯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内驱力,被动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穷于应付。造成的后果就是,即使孩子能够考入著名高校,也同时失去努力的动力和人生意义。例如,一项针对北京大学新生的调查显示,超过40%的新生有着明显的“空心病”,缺乏学习动力,失去人生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家长事实上充当了学校教师的助理角色,那么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角色实际上存在某种缺位,那么孩子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就会受到忽视乃至抑制,后果之一就是中国学生普遍在社会交往中倾向于退缩,特别是在竞争性的社会情境中倾向于退缩。

  怎么办?其实不难,正如学校教育以教师为主导,那么家庭教育就应该以家长为主导。家长要积极主动地去充分了解和发现自己的孩子,然后与学校教师沟通,让教师也能了解自己孩子的天赋和特质。家校合作的要义是沟通、配合、共识,而不是简单地听从教师的安排,成为教师的助理。

  如此,那些为陪孩子写作业的家长恐怕就不会有那么头痛了。

  □唐映红(心理学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