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在其处女作《撒旦探戈》中构建了这样一个世界:十几个愚蠢无知的人活在封闭的村庄,互相攻讦又彼此依赖,不做任何努力又期待救世主的来临。最终,他们等来一个骗子,就这样被蒙蔽着,走向深渊。
故事看上去像是一则寓言,却也真实得可怕。在如今这个无限追求速度的世界,置身其中的我们似乎很难看清它的面目,而为了跟上它的脚步,我们又很容易失去自己,不自知地盲目前行。某种层面上说,所有好书所对抗的,正是这种境况。这些书籍从不同侧面向我们揭示世界繁杂,揭示人性幽微,由此我们得以看见,进而得以思考。我们以此界定自己,并尽可能去追寻“认识你自己”这一古老格言所指出的方向,让自己在宏大潮流中不至随波而行。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去为那些美好的东西——自由、真实、善等等去拼争,同时在自己身上克服自己。
一年将尽,在寒冷的季节,我们追溯至春天,梳理四个季度的书籍,从中找出那些真正可以帮助我们开拓认知并激发思考的好书,以期在纷乱摇摆中得到坚守的支撑。
理性思考
避免无思之恶
这个冬天有些冰冷。冷风不时侵袭,让人不敢在屋外久停,即便钻进室内,也未必温暖。因为你知道,此刻,有些人因无法取暖,晚上常被冻醒。你也知道,人性的道德暗影早已浮现。展现、论及人类道德的好书从不匮乏,它们从不同角度带给我们启示。美国作家埃亚勒·普雷斯在《美丽灵魂:黑暗中的反抗者》记述了四个普通人在面临道德困境时让人敬畏的选择——站在正义的一侧。他们不是所谓的“完人”,也非品德楷模,“普通人”的身份为他们的选择增添了重量。他们可以,我们呢?也许作者的用意,就是让我们反观自己。
思考是如此重要。1960年5月11日晚,在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阿道夫·艾希曼被抓捕,随即被送往耶路撒冷审判。汉娜·阿伦特发现,这个“魔鬼”竟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但可怕的就在这里,一个平凡、乃至平庸的人却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恶。无思,是一种罪。那么,同样作为普通人,换做我们身处其境,一定会做得比他好吗?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这仍是一个不得不谨慎对待的问题。另一本涉及二战的《德国人的战争》用士兵的私人日记、法庭记录等可信资料告诉我们,直到战争最后时刻,纳粹政权依然受到绝大多数德国人的支持。可见,保持思考能力,仔细辨别各种口号、思想的好坏,是避免无思之恶的前提。
三本书讲述的都是普通人,却有天壤之别,让人慨然。另有一些人,他们不普通,我们记住他们,不是作为衡量自己的平行坐标,而是试图追随。葛兆光在《余音》中追寻了王国维、陈寅恪、吴宓等学人在彼时大变革时代中的境遇、学术和思想。当他对比着审视现在,却不免心生苍凉。历史的作用就在于此,与现实形成互相映照的镜子。《唐代高层文官》《洪宪帝制外交》《中国1945》《孙中山史事编年》《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几本书从唐代官员对社会的深层意义、袁世凯的外交和中国历史走向等方面,与现今社会形成参照,并从历史沿革中梳理出某一阶段的来龙去脉,为我们从宏观层面了解“你从哪里来”这一问题提供了史料。
跟随内心
构建完整的自己
然而,想要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他人的细微生活可能更易引起共鸣。“定宜庄口述系列”的作者走访了满族八旗子弟及其后人,用“口述史”这一特殊方式,记录下老北京城里斗鸡走狗、饮酒唱戏的生活。法国小说家尤瑟纳尔这个逆潮流而行的人,则用“世界迷宫三部曲”叙述了自己的一生,笔触多次深入死亡与孤独。但不管怎样,她都绝对做自己,不顾社会规则,最终跟随内心,走向了独属自己的自由。英格玛·伯格曼也诚恳地写下《魔灯:伯格曼自传》,从童年起,回顾了自己一步步成为电影大师的过程。从他们生活的流动变幻中,我们看见生存的漫长旅程,也看见人类的某些共性。阅读过程中,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我们的喜怒哀乐,这些情绪也成为我们自身的重要成分。
但当我们慢慢构建自己,以为自己已足够强大,可以从容接纳社会上的喧嚣与孤独,然而事实上,这喧嚣和孤独却远超乎想象。在《五十四种孤单》中,五十四位孤寡老人口述了他们为何最终孤宿。他们没有子女,即便有国家福利保障生存,生活依然冷清。《孤独的城市》指向的更多是年轻人。城市的街道人群拥挤,却无法遮盖城市孤独的本质。也正因此,我们才更需要《共鸣的灵魂》。河合隼雄在书中为心理问题答惑,传达获得幸福的方式、实现自我认知的途径。
认识自己是重要的,不过当我们将目光从自身移开,会发现一个更瑰丽的世界。《羽毛:自然演化中的奇迹》一书中汇集了大量关于羽毛的故事,用科学的态度发掘羽毛的演化史。《海洋中的爱与性》则带领读者深入广阔的海底,见识无数种鱼类是如何吸引异性、繁殖后代的。J.A.贝克的《游隼》更是以充盈的主观感受力赞美了游隼,赞美了大地。它们与我们共存于地球,对它们的研究不仅是出于“长见识”的单纯乐趣,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生活已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不可分割,说到底,对动物的关注恰恰是对人类自身另一部分的挖掘。
自然之美如此动人,又如此脆弱。无论用多么真诚的描述去书写,不能规避的事实是:自然之美正渐趋消亡。这一惨痛的现实就摆在我们面前,而利益往往成为优先选择。经济的发展似乎真的高于一切,连其目的——人——也退居次位。我们应该如何理智看待这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经济学家们给出了回答。《市场经济与企业家精神》《经济学规则》《市场的合作与秩序》剖析其运行规则,分析利弊,并指出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其所做的,依然是让我们不至被粗暴地裹挟前行,保持清醒。
保持童心
艺术安慰灵魂
虽然市场自有其规律,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谋求暴利,破坏规则者数不胜数。反观消费者,则压力越来越大,父母们尤甚。仅为孩子能上好学校,得到更优质的教育,父母们不吝花费,但效果却又不尽如人意。孩子的教育自然是一个家庭的重中之重,但如何才能给孩子真正的好教育,是中国大部分父母需要学习的。峯村良子的《儿童教养》指出,无论穷富,孩子的教养是首要的,在孩子最初面对这个世界时就告诉他/她如何与人沟通,如何适应环境。此外,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其不囿于环境的束缚,才能发挥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的诗》就记录了三到十三岁孩子们的诗意和创造力。在焦虑盛行的成人世界,我们总是幻想“诗与远方”,却不知道,其实童心即诗,如能保持童心,诗就在你身旁。
也许焦虑、痛苦无法避免,艺术是暂时逃离的一种途径。当你为生活所累,打开《现代艺术150年》,看看那些艺术史上的伟大杰作以及各种艺术流派的反叛与创新,将杂事搁置一旁,只面对心灵的创造,这不失为一种享受。觉得清静的话,还可以在《论巴赫》中聆听巴赫安慰人心的旋律。这些敏感灵魂带来的慰藉有时比话语更暖人。
嘈杂与安静,冷漠与温暖,幸福与不幸,利益与纯净,世界就这样在看似相悖的因素交杂中行进。我们想让这一切清晰,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并坚守于此,好书带来的启示必不可少。
撰文/新京报记者 张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