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下一篇

智能时代,计划经济会成为现实吗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扫描二维码微信看“新京报评论”
扫描二维码微信看“沸腾”

  贤明改革

  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和计划经济挂上钩,是对新经济的误解,也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

  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是过去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也是下一步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新经济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供给结构,对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倒逼着供给端的一些改革。例如,目前以新零售为代表的一些创新,对传统的供应链做了极大的优化,其效率远胜于传统供应链。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需求,过去不存在的需求开始出现,并且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当前出现的一些新消费,大多是数字经济所带来的。

  人工智能和计划经济不能简单挂钩

  在此背景下,对经济的看法,出现了一些误解,如新经济会解决过去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可以实现计划经济。

  在近日举行的“2017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天津峰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称,供应链的智能化将有望实现供需平衡,使按需生产、按需供应成为可能。并感叹道,也许未来在智能化的时代,我们的计划经济才真正可以成为现实。

  事实上,这种言论过度夸大了人工智能等新经济的作用,以至于出现了逻辑谬误。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经济学家们就爆发了一场论战。双方的交锋点是,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计划经济是否可行。这场论战的结果很清楚,即便有一个无所不能的计算能力,我们也无法让计划经济的效率超越市场经济。

  今天的全球计算能力远超一百年前,但没有哪个国家会转而实施计划经济。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一分钟内所完成的计算量,相当于全球72亿人用计算器不间断地计算32年。但这个计算能力也不能保障可以回归计划经济。

  与其担忧成计划经济,不如聚焦监管创新

  根本原因在于,计划经济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计算能力,或者说计算能力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个因素。一个经济体,即便是封闭的经济体,其经济运行就是一个动态过程,经济活动如大海的小水泡,不断涌起(经济活动发生)又不断熄灭(经济活动完成),经济主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计划经济对不断变化的需求难以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也就是说,计划经济处理信息变化的成本过高。计算力再强大,也无法对这些变化做出瞬时统计。人类社会经过试错,选择处理这些信息的方法就是借助于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市场主体间信息交流的作用,以价格机制来有效调整个体决策及其行为。

  简而言之,就是把过去所有的数据全部喂给了人工智能,它也很难知道下一秒钟所有消费者的偏好、所有生产者的决策、所有企业家对风险的判断和把握。因此,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和计划经济挂上钩,是对新经济的误解,也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更重要的是,也容易忽视当前发展数字经济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过程中,新经济领域还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需要回答。例如,如何监管共享经济,才能有效防范相应的风险?在大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和基础设施后,如何保障企业的数据安全和国家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此外,新经济中的垄断判定以及反垄断问题,已经成为各国的重大挑战。

  因此,与其把注意力放在数字革命与计划经济上,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形成数据驱动发展模式所需要的政策与体制创新上。

  □匡贤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