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下一篇

最好的纪念,是理解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余光中,诗人、作家。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作者:李红涛、黄顺铭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12月
《至爱梵高》电影海报
《现代世界的诞生》
作者:(英)艾伦·麦克法兰 主讲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主编
译者:管可秾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8月
《公共的政治哲学》
作者:任剑涛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6年6月

  过去的一周,我们听闻著名诗人余光中逝世的消息;我们度过了第四个国家公祭日,缅怀那些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我们还记住了一部动起来的油画电影《至爱梵高》,它将已经逝去的画家梵高带回我们的视野……

  我们在过去一周似乎与纪念与缅怀与回忆联系紧密。我们缅怀的方式,是去理解。我们相信,更深的了解,便是更好的纪念。

  

  逝者

  为什么余光中被如此之多的人纪念?

  12月14日上午10时许,诗人余光中于高雄医院去世,享年90岁。这一消息迅速被众多媒体报道跟进,而很多人的朋友圈也被刷屏。意料之中,“乡愁”是所有纪念中最鲜明的关键词。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991年,《乡愁》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由此更成为一首全民诗歌、明星诗歌。

  但余光中的文学创作不仅在于一首《乡愁》,围绕着余光中也有文学之外的争议。 上世纪70年代,余光中曾在“台湾乡土之争”时期攻击台湾乡土文学,引起广泛争论,至今仍因此受到抨击。我们在这篇文章中,采访了几位诗人、学者、评论家,请他们谈了谈对余先生的评价。更深的了解,便是更好的纪念。

  纪念

  我们真的记住“南京大屠杀”了吗?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发生80周年,同时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0年前那场惊天的暴行,夺取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也给我们留下了难以愈合的文化创伤,每年的今天我们都会告诫自己、告诫国人:不要忘却。

  不过对于今天来说,最难解的问题也许不是要不要记住,而是如何记住。很多人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也许只停留于历史书上只言片语的介绍,和对日本强烈的仇恨。

  在国家公祭日这天,我们整理了即将出版的《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中的相关内容,揭示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众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集体记忆。我们希望借此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我们对于南京大屠杀复杂而多面的记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追溯记忆形成的过程,也许能更好地帮我们理解历史、理解我们本身。

  《至爱梵高》 画笔与色彩铸造的世界

  最近,一部名为《至爱梵高》的动画电影正在热映。它用六万余幅手绘油画画面,让梵高的画动了起来,重构了一个由梵高的画笔与色彩铸造的梵高世界。电影中,主创们孜孜以求、心心念念的一个问题是:梵高到底是怎么死的?又是为了什么?

  关于梵高的死,我们通常认定这是一位艺术家因精神崩溃而自杀的故事。而在电影中,主创们引入了另一种说法,梵高可能并非死于自杀,而是来自他人的误伤。这个切入口让我们想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梵高形象,背后可能有着更复杂的多面性。或许与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相比,更重要的,是看见复杂。

  观察

  亲情与衰老,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

  当下我们的家庭关系,似乎正变得脆弱而稀薄,人们正在日益孤独地老去。猛然发现,向来自诩家庭观念重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正经历与父母、亲情、传统的日渐分离。这一趋势的产生,不仅仅是孩子或者父母某一方的问题,更多的时候,它像现代生活跟人们开的一场玩笑,但却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我们急需承认一个现实,我们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已经注定短暂而无效。于是,我们呼唤一种新的方式,与孤独自处。

  我们试图用这篇文章来探讨:在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在外出打拼的当下,关于活着与死去,我们的心里都有着怎样的恐惧?如果你也正因为个人奋斗与发展前景的选择,与父母或亲属一年只见一两次,你如何去维系传统的亲情?

  2017年度流行词之“社会我xx”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二十年前,冯小刚扮演的角色在电影《甲方乙方》片尾如是说。跌宕起伏的2017年,而今,也要走了,带着我们一言难尽的情绪。我们自然不会忘记,“中年危机”、“保温杯”、“油腻中年”……但我们要盘点的不是一种由文化精英热议的流量爆点,而是落地、嵌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词语或表达。

  我们将在微信端推出一个2017年度流行词系列观察。第一弹是“社会我XX”,什么意思?混得好、厉害、牛叉,经验丰富。“社会”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层含义?广义上是“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但狭义上,日常生活的用法和学术研究的含义完全迥异,前者意味着边缘的、不确定的、消极的,后者却意味着自由的、能动的、积极的。两者差异的背后现实,绝非是“社会我XX”寓意的厉害光辉,而不过是一把辛酸泪。

  本周新媒体观察/新京报记者 张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