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书评周刊·决选书单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书评周刊·决选书单

决选书单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美丽与哀愁》
作者:(瑞典)皮特·恩格伦
译者:陈信宏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10月
《雷蒙·阿隆回忆录》
作者:雷蒙·阿隆
译者:杨祖功、王甦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8月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作者:(美)汉娜·阿伦特
译者:安尼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7年1月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作者:(美)盖伊·特立斯著
译者:范晓彬、姜伊敏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3月
《青苔不会消失》
作者:袁凌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4月
《弦诵复骊歌》
作者:岱峻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4月

  《美丽与哀愁》

  作者:(瑞典)皮特·恩格伦

  译者:陈信宏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10月

  政客们的争执,外交使节的奔走,指挥官的抉择,地图和沙盘上的推演化为战场上的血腥厮杀,不得不说,我们所熟悉的战争就是由这些宏大的碎片所组成的。那么,战争中的普通人是什么样的呢?

  一战不仅是一场“世界大战”,更是一场在全方位改变了人类认知的战争,古典时代战争的所谓“美学”在这场战争中被消灭殆尽。对战争的英雄勇武的想象被击得粉碎,生命往往陨落在泥淖和弹坑中,而不是瓦尔哈拉的圣殿里。《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这本书所讲述的正是这些战争中小人物的个人经历。尽管书名“美丽与哀愁”(The Beauty and the Sorrow)看起来颇有些感伤滥情的味道,但书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小人物从乐观到悲观的情感变化,以及他们生死莫卜的命运,却让这个书名变得恰如其分。

  当你在开篇读到这些普通人在国家的号召下奔赴战场时,你无法预知到书的结尾这些人是死去还是活着。当那些年轻的战士们在赶往前线的路上,停在某个小镇上,开心地看到“有个人手臂下夹着一块圆形奶酪,另一人有一串无花果,还有一人口袋里满是坚果,又有一人抱着一包饼干”时,他们绝不会想到这是他们见到的最后生活的景象。等待他们的是死神挥舞的镰刀,正在收割被尸体肥沃的战场。将这本书的每一个细碎的篇章联结在一起的,正是这些散落在战地各处的无名生命。(李夏恩)

  《雷蒙·阿隆回忆录》

  作者:雷蒙·阿隆

  译者:杨祖功、王甦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8月

  雷蒙·阿隆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和评论家。在这部思想回忆录中,他追述了20世纪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他与法国众多著名知识分子的交往乃至交锋,并对自己的全部著述做了归纳。对于此书的价值,莫过于阿隆自己的评价:“我相信,我已经说出了基本事实。”

  作为孟德斯鸠、贡斯当和托克维尔的传人,阿隆的政治思想接近英美自由主义,反对任何终极结论、完美社会和群体拯救的思维。他与萨特为首的左翼对峙几十年,始终坚持责任伦理和个人诚实,对于每个重大事件都明确表明立场,同时拒绝各种狂热和暴力。这使得他在奉行“all or nothing(要么一切,要么全无)”的战后法国思想界一直处于孤立和边缘地位。

  通过这部回忆录,读者可以了解20世纪法国知识界的风貌,了解科耶夫、J.拉康、韦尔、费萨尔、埃里克·韦伊、阿尔库塞、M.梅洛·庞蒂、萨特和波伏娃等思想家。阿隆强调民主的“现实性”和“平庸性”,批评萨特等人对自己所谈论的事情往往一无所知,尽管阿隆审慎、清醒和明智的观点不及萨特更有思想魅力,但历史最终证明他是正确的。

  阿兰·布鲁姆曾称阿隆是“最后的自由主义者”,他的政治论述很少涉及道德,但他一生的思想历程却表明,他热爱人类,甚至不惮于被时代孤立的重负。(景凯旋)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作者:(美)汉娜·阿伦特

  译者:安尼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7年1月

  1960年,以色列特工在阿根廷绑架了纳粹德国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的执行者艾希曼。1961年4月,针对艾希曼的审判在以色列拉开帷幕。当时流亡在美国的汉娜·阿伦特主动请缨,代表《纽约客》赴耶路撒冷报道审判过程,先后撰写五篇报道连载于《纽约客》,1963年扩展成《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

  阿伦特之所以毛遂自荐,是想近距离地观察艾希曼这个纳粹屠夫、杀人狂魔,但令她失望乃至震惊的是,艾希曼是一个既不充满仇恨也不内心癫狂、既无嗜血欲也无极端人格的平庸乏味之辈,他内心空虚,道德空洞,既不思考也无思考力,说他是大屠杀背后的操盘手简直是荒唐的,因为他根本没有脑子。

  因此阿伦特提出“平庸的恶”这一观念,正是艾希曼的平庸,也就是为了升迁而展现的官僚式的愚忠,以及被纳粹彻底的洗脑,使得他成为大屠杀的刽子手,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的恶人。阿伦特由于对艾希曼的“可怜”以及对以色列高层和犹太人领袖的微辞,在文章刊出后受到犹太人的口诛笔伐,可谓众叛亲离,甚至遭到犹太人组织的绝罚。但“平庸的恶”却时时刻刻敲打着我们每一个平凡之人的灵魂,恶来源于思考的缺失,我们每一个不思考又没有思考力的平凡之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艾希曼。(翟志勇)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作者:(美)盖伊·特立斯著

  译者:范晓彬、姜伊敏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3月

  尽管特立斯每本书每篇文章处理的题材都各不相同,有时甚至相去甚远,——比如《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第一部《纽约——一位猎奇者的足迹》描写的是纽约城不为人知的方方面面,以及它的同样不起眼的众多普通纽约人,第二部《大桥》聚焦于普通的修桥工,第三部《走向深处》则是一组各个领域著名人物的特写,——但总的来说,在特立斯所有这些题材各异的文章背后,我们可以轻易发现一种共通的充满惊奇的打量的目光,这目光因为饱含情感甚至有了重量,它似乎盼望着在它的描写对象上留下类似于绳索勒出的痕迹。

  因为这目光,对大多数人来说司空见惯的场景、事件和人物,在特立斯笔下都渐渐发出某种独特的光芒。特立斯的非虚构写作不像一般的记者总是直奔主题,而是借鉴了小说家迂回的手法,他对环境比一般记者要敏感得多,不放过人物周围任何一个貌似不起眼的细节,结果这些被扎实描写的细节回馈给特立斯一个充满魅力的文本。特立斯的非虚构写作,应验了美国大诗人庞德的一句名言:“文学是日常生活事件的新闻。”在此意义上,特立斯的写作弥合了文学和新闻报道之间存在已久的鸿沟,并为文学史上的所谓新新闻主义流派的诞生奠定了最扎实的几块砖石。(凌越)

  《青苔不会消失》

  作者:袁凌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4月

  《青苔不会消失》是作家袁凌十多年来记者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非虚构作品,那里有十二则惊心动魄的灵魂故事,更浓缩了中国社会灰暗阶层人物的命运。那些灰色的乡土与河流,那些事故的幸存者,那些被生活抛弃的人,那些残病之人,那些穷苦之人,那些流离失所者……那些生活在灰色和灰暗之处的人身上的光热,都凝聚在这部作品里。

  作为写作者,袁凌“诚实地面对他们的沉默,感受其中质地,保留被磨损掩盖的真实”,在写作中,他努力“还原事实本身,避免文学性的嫌疑”。由此,他记下了我们时代地表之下的艰难与疑难,也记下了我们时代人的痛苦、忧患和困境。他使我们重新认识何为我们的现实,何为我们的生活,何为我们的真实所在。《青苔不会消失》的文字诚挚、朴素但又深具穿透人心的力量。这是值得我们表达敬意的作品——在困苦时刻书写沉默者的作者,如同大地上辛苦劳作的农人一般值得尊重。

  《青苔不会消失》的出版表明,在今天,做到完美修辞并不是写作者最大的挑战,勇敢正视眼前之事并诚实抵达地表现,才是我们时代写作者应该具有的美德。(张莉)

  《弦诵复骊歌》

  作者:岱峻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4月

  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三条:一是完全国立,自始至终由国家力量建立的大学;二是由各地的学堂、书院等公私学校发展扩充建立的公立或私立大学;三即教会大学,是在清末以来的教会学校体系内部发展起来。在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之前,教会大学已与国立或华资私立大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抗战爆发之后,原来集中于北平与东南沿海的高校群,因为战争的原因内迁,打破了中国本来教育不均衡的状况。而教会大学集中的成都华西坝,是与昆明并列的后方文化高教中心之一。

  《弦诵复骊歌》正是通过一出出折子戏般的学人往事,展现出“教会大学”为大后方的中国教育与中国社会做了哪些事:从农业调查到国学研究,从藏地建设到中西交流,从妇女教育到牙医普及……战火纷飞的年代,现代文明的输入从未停止。

  还不仅仅如此,启蒙者自己也在被以成都为中心的中国本土文化浸染与改变着。钱穆在赖家园子(齐鲁国学研究所)创造出的书院风味,大可看作日后香港新亚书院的滥觞;而1950年被驱逐出境的金陵大学教授芮陶庵,淹留香港参与创办崇基学院,两个儿子也都毕生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更不用说金陵大学农经系师生渡海开拓的台湾农复会事业。是时候正视这些“教会大学”的影响与意义了。(杨早)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