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书评周刊·评委推荐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9:书评周刊·评委推荐

评委推荐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重写旧京》
作者:季剑青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7月
《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
作者:唐世平
译者:董杰旻 朱鸣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8月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
作者:汪丁丁
版本: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4月
《莫扎特与纳粹》
作者:(英)艾瑞克·莱维
译者:杨宁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3月
《孤灯下的记忆》
作者:赵絪
版本: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4月
《J.M.库切传》
作者:J.C.坎尼米耶
译者:王敬慧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邻人》
作者:(美)杨·T·格罗斯
译者:张祝馨
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9月
《共鸣的灵魂》
作者:河合隼雄
译者:蔡鸣雁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7年10月
《中国战争史》
作者:武国卿
版本:人民出版社 2017年12月

  《重写旧京》

  作者:季剑青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7月

  在众多关于北京的学术著作中,《重写旧京》独辟蹊径,杀出重围,自成高格。它以民国时期关于北京——“旧京”——的城市规划、影像、旅游指南、书画、方志、建筑、文人笔记、学术研究等不同文类为对象,描绘出了多种拥有话语权和表达权的异质群体对旧京的认知、理解和想象,即将“旧京”客体化和博物馆化的意识及实践。

  这些有着现代性的意识与实践,多少延续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摇头晃脑、浅吟低唱而频频回首、感怀伤时的“城愁”书写传统。因与前人超越时空的强大共鸣,作者捕捉到了不同文类呈现出的或浓或淡、或隐或现的旧京文脉与肌理。因此,旧京真切地变成了“古都”。活生生的情感、伤痕累累的记忆、文化的混杂、政治的敏感,纷纷粉墨登场。“流体”旧京不时回旋的演进状态,让人一览无余。(岳永逸)

  《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

  作者:唐世平

  译者:董杰旻 朱鸣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8月

  作者从生物演化中获得灵感,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别于生物演化的、以“人工的变异-选择-遗传机制”为核心的社会演化范式,这一范式由于能够兼容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基础范式,从而成为社会科学的终极范式。人类社会是一个演化系统,只有使用社会演化范式,才能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变迁提出内生性解释。人类社会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从伊甸园般的无政府状态演化为“肮脏、野蛮和短命的”霍布斯式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社会,到了17世纪,由于征服越来越困难,再加上主权观念和民族主义的兴起,人类社会逐步演化为洛克式的防御性现实主义社会,二战之后由于区域的以及全球的和平机制的建立,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更为规则化的社会。本书的突出贡献在于,揭示了人类社会自我演化的内在机制,也因此荣获2015年“国际研究协会”的“年度最佳著作奖”,这是亚洲学者第一次获此殊荣。(翟志勇)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

  作者:汪丁丁

  版本: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4月

  汪丁丁是这个时代稀有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思想“弹性极限”极大,各种奇思妙想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不断“涌现”。这本书延续了他一贯的运思风格,打破学科壁垒,贯穿古今中西,试图以鸟瞰的姿态呈现全景式的人类思考图景。具体说来,汪丁丁的思考纵轴是历史发生学的问题意识,追问各种社会现象的“何以至此”也即它们的演化过程;横轴则是行为社会科学的三个主要维度: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借此追问人的行为及其意义。

  这些高度抽象的理论思考初看起来天马行空,实则万变不离其宗,最终都聚焦在“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与过程评价”之上,其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就是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协调问题。正如丁丁反复申述的怀特海命题:“在任何理解之前先有表达,在有所表达之前先有关于重要性的感受。”理解丁丁亦当如是。(周濂)

  《莫扎特与纳粹》

  作者:(英)艾瑞克·莱维

  译者:杨宁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3月

  该书以大量的期刊、日记、演讲稿等档案材料,再现了纳粹党人如何歪曲利用莫扎特音乐来为法西斯独裁政权和侵略战争服务的历史史实。作者指出纳粹党人争夺与改造莫扎特的努力是全方位的:破坏在奥地利举行的音乐节,改编莫扎特的音乐,从音乐学、文化学、人种学等领域全面重新阐释莫扎特的形象,举办以歌颂德国为中心的莫扎特音乐节和纪念活动……深刻地揭露了以纳粹意识形态改造和利用莫扎特等德国音乐大师的种种手法,批判宣扬德国性和民族主义精神的纳粹政治意识形态对艺术、对历史的随意扭曲与蹂躏是何等的无耻。书末的两篇附录是纳粹头目在音乐节庆上的演讲,反映出纳粹党人以艺术为战斗武器的功利主义文艺观,是重要的纳粹文艺思想文献。(李公明)

  《孤灯下的记忆》

  作者:赵絪

  版本: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4月

  赵絪通过对父亲母亲过去生活的追忆,勾勒出了父辈在学术之余,在苦难面前生活的剪影,他们面对苦难,绝不堕落,绝不绝望。这就是韧性,不是苟活,而是带着自我的尊严,带着德行,顽强地活着。全书写到的无论是父辈学人,还是平辈普通人,都充满珍贵的人情味。这种人情味,在黑暗的时代尤为珍贵。赵絪在用平实朴素的文字记忆还原出长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的同时,她也完成了父母亲那一代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一种勾勒叙说。

  我推荐此书的理由,四个字:德行韧性。无论是黑暗时代还是平常生活,这四个字就是试金石,它们是作为人尊严度日的基础。而这,其实是古老的立身之道。(朱学东)

  《J.M.库切传》

  作者:J.C.坎尼米耶

  译者:王敬慧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作为200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写作呈现出独特而奇崛的样貌——冰冷的美感,残酷的诗意,对人性幽微的洞察,对存在的勘测,玄奥思辨,人道立场,世界主义,哲学激情——这些语义不同的特质,被熟知库切的学者和批评家总结出来。而他的退隐与人群疏离的状态也使他的个人形象显得神秘难测。库切重要的虚构与非虚构著作在中国多有出版,《幽暗地带》《内陆生活》《青春》《男孩》《夏日》《耻》《彼得堡的大师》《凶年纪事》《内心活动》《异乡人的国度》等,作为前南非作家的库切写作风貌被读者所识。《J.M.库切传》是在更广阔也是更深入的背景下对一位杰出作家的精神考察,在更多元更开放的语境下对优秀文学知识分子心灵的呈现,我们由此看到一位杰出小说家应有的道德维度和职业标高。(夏榆)

  《邻人》

  作者:(美)杨·T·格罗斯

  译者:张祝馨

  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9月

  美国历史学家格罗斯《邻人》一书通过文献资料,再现了1941年7月10日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发生的一场大屠杀,1600名犹太人大多被烧死在谷仓里,还有许多人被刀砍、棒打、石砸至死。屠杀者不是纳粹,也不是苏联人,而是这些犹太人的波兰人邻居。

  这些波兰农民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世代遵循的教义教导他们,要爱自己的邻人,但此刻他们却出于偏见、利益与恐惧的心理,大肆屠杀邻人。事件过去几十年后,当地居民依然对此讳莫如深,甚至那些营救过犹太人的波兰人也不敢讲出自己的义举,最后选择远走他乡。

  直到转型之后,当地波兰人才开始重建犹太人墓地,并详细调查此次事件,对仍然活着的犯罪者提出起诉。可以说,此书颠覆了人们对纳粹大屠杀的传统认知,它将永远是人类境况的议题。(景凯旋)

  《共鸣的灵魂》

  作者:河合隼雄

  译者:蔡鸣雁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7年10月

  《共鸣的灵魂》讨论什么是幸福,是几十篇专栏的合集。表面看,内容与形式都很像一本鸡汤书。然而绝非如此,因为这是河合隼雄。作为日本现代心理学之父,他被一众以挑剔著称的文化巨擘视作最优秀的心理导师,无数读者也曾表达过同样一个阅读他著作的感受:单是看到这些文字,即有治愈之效。河合隼雄总是见人所未见,再以至简至白的家常话,直刺每个人心灵最深处。他从不讲知识,只讲常识。知识只是被学习和了解,而常识会变成“自身的东西”。而当你习惯性地又要把他所讲常识当作知识去学习时,他会当头棒喝:掌握常识地生活,和被常识束缚是两回事。 (杨葵)

  《中国战争史》

  作者:武国卿

  版本:人民出版社 2017年12月

  八卷本煌煌六百余万言,九百余幅图例、图表,书写中国五千年战争史,从传说中的炎黄大战,一直写到国共三年内战,描绘了一幅恢宏浩大的历史画卷,堪称中国战争历史的百科全书。作者深入考察历朝历代每一场战争的形态和样貌、经过和结局、作用和影响,进而对不同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战争观、战略思想、战争手段、兵器装备都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剖析,并记述和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军事家和著名将帅的不平凡经历和功过成败。中国历史文献中关于战争的记载可谓浩如烟海,武国卿用了大约四十年的时间,研究、处理这些史料和文献,深入发掘、悉心比勘、详加考订,甚至亲临古今战场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完成了这部兼有史才、史学、史识的巨著。(解玺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