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北京市足协第七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杨海滨当选北京市足协新任主席,市足协与体育局脱钩完成。新足协一直强调做实事,就像杨海滨所说的,“我不在乎大家说我是一个外行,但我不接受自己无所作为。”
跨界
自称外行 但爱学习
除了现在的头衔,杨海滨简历中几乎没有什么和足球相关。
杨海滨当选市足协主席后,有网友发出了他曾经的代表作品。因为曾经为征战中甲的北理工队歌做过词,在代表作方面能让人看到一点足球的影子,但用当下流行语来说,杨海滨跨界还是有点大。不过杨海滨从不讳言自己是“门外汉”。
初到体育局担任副局长主管足球时,杨海滨也曾向上级领导表示过自己缺乏经验。当时领导跟他讲,要跳出足球看足球,杨海滨自嘲道:“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优势,因为我一直就在外面嘛。”
“我确实不是专业足球人出身,但这并不影响我有意愿为北京足球努力。尽管我不够了解足球,但是我的同事们都是懂行的专家,他们会为我提供很多帮助。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在管理层面上,足球和其他领域之间是相通的。至于足球业务方面的差距,我会尽快迎头赶上。”在当选为市足协主席后的第一刻,杨海滨回应了这个问题。
杨海滨确实说到做到,从他从事足球工作以来,笔记有厚厚的几本。每次开会或者学习,杨海滨都会认认真真地记下每个人讲的内容。
他曾经旁听过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培训班一周的课程。北京市足协邀请匈牙利著名国际级裁判考绍伊来讲课时,杨海滨也在场。
搭界
思考不止 脚步不停
杨海滨思考北京市足球改革的原点也是在一次“学习”上。那是去年六月份,他第一次到工体看球。他看到在客队球迷坐席的旁边有一件国安球衣,上面的号码是12号。当时杨海滨询问旁边人得知,12号代表第12人(球迷)。这对他触动很大。
杨海滨经常说,体育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希望寻找北京足球的“摆渡人”,但他强调足球人自己首先要努力,得有人去默默地做事。在他的眼中,像徐根宝这样默默耕耘的足球人就是“摆渡人”。
北京市足协也在一点一滴地做事。比如,12元象征性的会费收取,构建会员单位和市足协之间的契约机制;在14个专项委员会中设立会员服务委员会;为会员单位提供帮助和服务。他们还专门设立了球迷委员会,这在全国是唯一的。
在这个月召开的第一届足球产业博览会上,围绕青少年培养体系建设,北京市足协公布了正在展开和落实的12件实事。
杨海滨希望自己能够做北京足球改革的一块铺路石,“虽然每个人都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我希望自己永远不要停下思考和改革的脚步。”
地方之变
27家体育社团脱钩
体育社团与行政机关“脱钩”已成为体育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2017年,北京市共有27家体育社团先后“脱钩”,包括市足协、市风筝协会、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市毽绳运动协会、市回春操保健协会和市保龄球运动协会等。
全民健身投入增加
2017年北京市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超3亿元,在11月18日前完成了全部509片专项活动场地的建设工作。据了解,2018年5月底前,北京市还将建设完成700余片群众身边的专项活动场地设施,打造“一刻钟健身圈”。
采写/新京报记者 房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